部门动态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部门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

2013年度建德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4-06-03 14:4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规定,现发布2013年度建德市环境状况公报。

一、综述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突出污染减排和区域污染防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努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全市环境质量稳中有升,环境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

二、水环境

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1.1饮用水源

2013年新安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其余7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平均达标率为97.2%,与2012年相比,维持在较好水平,超标项目主要为总磷。

1.2江河水系

全市新安江、兰江、富春江、寿昌江四大河流,共设八个监测断面,其中电厂桥、冷水两个监测断面执行Ⅱ类水质标准,大同三村、将军岩、兰江口、三都大桥、汪家桥、洋溪渡6个监测断面执行Ⅲ类水质标准,各监测断面按达标频次评价,八个监测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92.4%,与2012年持平。

全市四条河流中以新安江水质最好,兰江最差;八个监测断面中电厂桥水质最好,将军岩水质最差。

2、工业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

全市工业废水统计排放量2507.25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 %。工业废水排放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677.4吨、氨氮排放量为118.6吨。

3、措施与行动

持续开展行业环境污染专项整治:(1)化工行业:全市化工企业39家,整治关停转型24家,化工企业总数已控制在15家以内,保留的化工企业委托省环保科院按“52+6”条标准,编制“一厂一策”整改方案,在整改过程重点做好污水、清下水、雨水三水分离,污水实现“下改上、暗改明”,以及排污刷卡等工作。(2)电镀行业:全市13家电镀企业关停6家,7家电镀企业整合重组成4家,并进电镀园区建设施工。占地106亩的电镀产业生态园区,完成了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配套的电镀污水处理设施完成设计方案,通过省级专家论证。(3)造纸和印染行业整治:1家造纸企业和2家印染企业委托浙江省环科院、杭州市环科院编制了“一厂一策”整改方案,并按整改方案逐一进行整改。(4)水晶烫钻整治:着重做好30家保留企业的提升工作,重点抓好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达标排放工作,对达不到要求的,采取断电、停产整治措施;取缔了9家从浦江转移到我市非法水晶烫钻生产企业。

饮用水源保护:针对新安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存在的问题,集中精力进行整改,取缔景江假日酒店洗车场,拆除所有设备,并完成复绿;取缔水源保护区内所有违法餐饮点,拆除了所有餐饮设施及户外广告牌51块;拆除水源保护区内7处违法建筑物和构筑物,面积152.5平方米;拆除二处虹鳟鱼养殖场,共计拆除网箱174个、4350平方米;共清除岸边菜地10500余平方米,清运岸边积存垃圾45余吨,清理化粪池1个,复绿面积13000余平方米。对景江假日酒店雨水口、南岸排水口等下达整改计划。同时举一反三,对全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安全隐患进行了大排查,下达了整改计划。同时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梅城镇、杨村桥镇、寿昌镇、大同镇4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工作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并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

三、大气环境

1、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按环境质量指数法及质量等级划分法,2013年建德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属于尚清洁水平,与2012年相比基本持平。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1.1环境空气质量

2013年市区空气污染指数(API)范围是25—242,指数年均值为70,全年Ⅰ级(优)、Ⅱ级(良)的天数合计为343天,优良天数所占百分比为93.9%,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年均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按PM2.5计算,2013年全年空气质量指数(AQI)为62.9%,在杭州地区排名第三。

1.2酸雨

根据国内普遍采用的酸雨污染程度分级标准评价,我市仍处于重酸雨区, pH值平均值为4.27,酸雨率为100%。

2、工业废气和主要污染物排放

全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539.42吨,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9424.1吨,工业烟尘和粉尘排放量为3187.75吨。

3、措施与行动

粉尘与废气治理:石灰土窑整治:全市88门石灰土窑,强制拆除46门;对30家灰钙企业进行了强制断电,停产整治。大气复合污染整治和“无燃煤区”建设:根据省、市大气复合污染整治和“无燃煤区”建设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整治方案,水泥行业除尘、非热电锅炉的脱硫、水泥热电行业脱硝等14项大气复合污染整治项目圆满完成。制定高污染柴油车淘汰补助方案,划定新安江街道主城区黄标车限行区域。

四、声环境

1、声环境质量状况

2013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4.5dB(A),与2012年基本持平;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65.4 dB(A),与2012年基本持平。主要影响声源仍为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各类功能区噪声均达到功能区标准要求。

2、措施与行动

虽然汽车保有量逐年在增加,但市区交通道路的不断完善和通过宣传市区禁鸣教育,使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明显下降。

五、固体废物

1、工业固体废物

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59.6831万吨,较2012年更新调查上升了5.5626万吨。2012年固废综合利用量59.6517万吨,处置量0.0314万吨,综合利用率99.95%。

2、城镇生活垃圾

全年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6.03万吨,同比增加0.21万吨,处置量6.03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

3、危险废物

我市危险废物主要为化工和电镀企业产生的废渣及污泥,2013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2912万吨,综合利用量0.8818万吨,安全处置量0.3701万吨,贮存量0.0584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量0.0096万吨,处置往年量0.0094万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96.96%。

4、措施与行动

根据省、市对危险废物管理的要求,采用综合利用、集中安全处置或贮存等方法对固体废物加以管理,确保不发生二次污染。各大医院均与杭州大地维康公司签订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合同。

六、生态环境保护

以生态文明目标责任制为龙头,以杭州创省级生态市目标、生态文明“811”整治行动等工作为契机,加快推进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市创建。

1、深入推进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开展创模资料组档等各项创建基础准备工作,加快做好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技术评估工作,力争达到验收要求。

2、深入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2013年,创建杭州市级生态村51个、杭州市级生态文明村9个,完成1250工程82个。目前,我市杭州市级生态村已增至124个,杭州市级生态文明村增至15个。同时,开展寿昌镇、大慈岩镇、航头镇、李家镇、大同镇、新安江街道等6个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创建工作。

3、深入推进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市创建。我市已取得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4家(霞雾茶油、天赐有机茶,麻车杨梅、严州府竹笋),完成三都大库湾有机香榧、千岛银珍有机茶2家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创建。

4、持续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16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6个沿江村(十里埠村、绪塘村、麻车村、松口村、三都村、胥江村)生活污水治理,并指导做好莲花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开展并进行5座畜禽养殖废水处理设施建设。

5、深入开展多绿创建。创建省级绿色社区1家,杭州级绿色学校3家,杭州市级绿色矿山2家,以及省、杭州市、建德市级绿色家庭100余户。

七、专项工作

1、总量控制与减排

经杭州市政府减排办认定,我市化学需氧量较上年削减1.79%、氨氮较上年削减1.32%、二氧化硫较上年削减1.51%、氮氧化物较上年削减16.95%,均完成年度削减考核任务。

2、环境法制建设

2013年全年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立案59件,下达处罚决定书53件,申请强制执行24件,结案27件(其中移交公安2件)。完成6家化工企业(新安化工、新安迈图、新化、福斯特、建业有机、国际香料香精)环境责任保险。

3、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严格执行环保六项审批原则和环保分级管理的规定,加强建设项目审批和跟踪管理,加强对环评中介机构监管工作。同时,引入中介服务竞争机制,基本实现了环评服务市场化。缩短了中介机构项目环评报告编制的时间,提高了中介的办理效率和服务质量。2013年共受理许可办件738件。其中受理环境影响报告书 21 件;受理环境影响报告表368 件;受理环境影响登记表 349件,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 %。建设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要求,采取局和所分级验收措施,加强项目“三同时”监管。全年验收“三同时”项目318件,其中A类15个,B类项目169件;C类项目134件。

4、环境监督管理

突出“民生保障”,强化“飞行监测”。为保障群众健康,打击企业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污染源“飞行监测”工作的管理,将市控以上重点污染源纳入“飞行监测”名单,加大检查频次,强化监督检查力度,促进污染源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对沿江重点化工、电镀等重点污染源做到每月监察,对一般污染源做到每季监察。此外,还不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夜间、节假日突击执法活动。2013年,累计出动6348人次,检查企业2248家次,取监察水样226家,出具现场监察意见书231份。完成排污申报及年审企业978家,申报、年审率100%。

截止2013年底,我市污染源监测系统共39套,其中废水在线系统26套,废气在线系统13套,2013年新建在线监测站点6个。我市国控站点为19个,省控站点10个。目前,建德共有三家在线监测运维单位分别为浙江环茂、杭州成套、杭州安控,全市在线监控运维单位为建德电信。

5、信访和提(议)案

完善承办人责任制度、重要信访、敏感性纠纷的书面报告制度、投诉首问责任制、有奖举报工作制度。密切关注、妥善处理重点污染源企业和重点敏感区块的发展与稳定问题。办理人大议案 9件、政政提案6件,受理各类信访件679件,较去年同期(397件)上升71.93%,其中来信来电投诉394件,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267件,接待来访18批25人次,处理率100%,满意率达95%以上。

6、环境科研和监测。

突出“监测为民、服务发展”,做好环保监测工作。开展全市8个地表水断面、8个饮用水源地、4个功能区噪声、100个区域环境噪声的常规监测以及国控、省控、市控重点企业的监督监测等工作,完成监测报告1057份,获取有效监测数据106902个。发布市域乡镇25个交接断面月度水质监测结果通报;持续开展杭州自来水异味建德将军岩水质监测预警巡查工作。

突出“能力提升”,加快“天罗地网”工程建设。为提升监测能力,着力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建设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2个大气自动监测站。2013年通过了全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

突出“思维创新”,科研水平上台阶。完成杭州市生态环保应用推广项目便携式傅里叶红外多气体分析技术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兰江流域污染调查监测工作有序推进。

7、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

完成建德市顺发化工助剂有限公司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浙江新安迈图有机硅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

8、放射源管理

完成3家辐射单位年度审核。开展了“一源一卡”挂牌和数据入库工作,对全市17枚放射源逐一进行核实,现场指导挂牌,确保每个源都处于动态管理之下。17枚在用放射源基本情况录入数据库,编制全国统一编码,进行危险度分类和身份认证。

9、“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作

2013年“三江两岸”共25项目标任务(杭州下达23项,本市2项),其中:环境整治类9项,生态建设类16项。制定《三江两岸河道保洁方案》、《砂石码头景观化改造和提升标准》。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砂石码头整治:列入杭州市考核任务的8家已经全部关停拆除,列入本市计划的21家(含杭州8家任务)还剩4家未拆除(梅城镇2家,大洋镇2家)网箱已全部清除,十里埠库湾养殖区提升工作正在实施;三都镇取消了下钱养殖区,网箱网围已全部清除,网箱管理船整治工作正在推进过程中。景观林带建设:完成总计近38万平方米,其中完成生态景观示范带5公里、10万平方米。生态景观护岸修建:完成沿岸林相改造面积1500余亩,完成5.8公里堤防加固工程。旅游开发与建设。乌石滩—子胥渡段5.8公里绿道已完成沥青路面施工和乌石滩、子胥渡驿站、子胥渡公厕改造;严东关(老虎桥)至三都大桥段4.5公里已开工建设,并完成部分沥青路面铺设;乾潭—子胥渡段4.1公里绿道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已完成道路地形测绘、道路地质勘查及绿道方案设计,基本完成预算审核,进入招投标准备,计划年内启动建设。

10、环境宣传教育

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培训。围绕省级生态市及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三江两岸、污染减排、环保专项整治等中心工作, 印发《建德环保》7期,在建德电视台、《今日建德》分别设立生态市创建、国家环保模城市创建专栏,与杭州电视台、建德电视台、建德广播电台合作拍摄了《生态杭州》等访谈节目共6期;组织参与了浙江卫视“寻找可游泳的河”报道、省环保厅重污染行业整治及四边三化新闻报道。在《中国环境报》、《浙江日报》等党报党刊报刊上发表环保文章10余篇。积极开展世界环境日宣传,6月5日市长在今日建德刊发署名文章,在市文化广场设立现场咨询台,环保、科协、经发、水利、农业、林业、安监、城管、供电等部门联合开展环保咨询宣传活动,当天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提供咨询服务3万多人次。同时开展世界环境日群发环保短信活动。6月5日,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环保公益短信,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建德市环境保护局

2014年6月5日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