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人物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百姓人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

孜孜不倦办书院,款款深情寄乡里大同书院让家乡父老乡亲同享书香
2011-10-25 13:58

 

作为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州府所在地,建德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存。从晚唐至清末,有明确记载的严州书院不下50座,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一座以广大农民为授学对象的新书院——大同书院,在建德这方文化沃土扎根,成为远近村民的读书乐园。他的创办者是我市荣获杭州市第二届十大“藏书人家”的汪国云。

民间书院书香满溢

今年以来,大同镇杨柳畈村的不少村民茶余饭后都爱去一个地方,它就是村头新挂起牌子的“大同书院”。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书院,由原省委副书记梁平波题词,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授牌,参观者一度络绎不绝。有人不禁要问,这小书院哪来这么大的魅力?

 

 

带着疑问,记者走进大同书院。眼前两层楼的房子面积不大,总共400平方米,一楼是图书报刊阅览室和讲堂教室,二楼是本地书画家作品和特色艺术品陈列室。书院院长汪国云向记者介绍,书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阅览室现有文、史、哲方面的图书及少儿读物近万册,各类杂志40余种,党报和行业报刊50多份,陈列室内摆放着数十幅书画作品和当地独具特色的蛋雕艺术品。

“和其他背靠教育机构或由学者作家牵头、企业出资包装的书院不同,大同书院是一家纯本土化的民间书院。”汪国云说,“它扎根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这是以前的书院不曾有过的。”

全家合力办好书院

汪国云家是杭州市第二届十大“藏书人家”。面对书房里的众多藏书,他感到自己这一生是读不完了,与其放在城里闲置,不如搬到老家乡下,让农村居民和青少年来共享。汪国云的这个想法得到大同镇和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鼓励。去年2月15日,在民政局登记注册后,大同书院正式成立了。

 

 

创办书院这种“无利”还倒贴的事情,如果家人不支持,是根本办不下去的。回乡下办书院的想法,汪国云首先和儿子谈,他当即赞成,还提出了不少好建议,几次利用休息时间到书院帮助安装报架,整理图书。妻子郑丽菊更是难得了,春节期间,她白天上班,晚上帮助汪国云把书房里的藏书下架打包。春节前后,汪国云借来小皮卡车,开始和妻子一趟趟地把家里的书打好包运到大同,妻子每次都随行帮着干活。从四楼的家里搬下去装车,一包书有四五十斤重,一手一包拎起来走路都困难。7000余册图书,夫妻俩像蚂蚁搬家一样,运送了12趟终于大功告成。

书院没有窗帘,汪国云的妻子就把家里存放着的窗帘拿出来,到书院挂起来。每当书院有读书会或者有人来参观,她更是做义工,头一天就随行去打扫卫生,整理书报,做好一切准备。还有邮政局等许多部门单位赠阅了书籍报刊,给了书院很大的帮助。

家乡父老同享书香

对于汪国云而言,阅读是他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这种状态,在他应征入伍的时候就开始了。1978年汪国云到部队当兵之后,当时部队里有个图书室,汪国云一有空就到图书室看书,他觉得看了这些书好像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部队图书室的书看完了,他就到部队所在地的唐山新华书店买书看,长此以往,六年当兵退伍回来,汪国云带回了三个大头箱子近千册书。

汪国云说,读书丰富了我的人生,对我后来的工作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但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读书的好处,汪国云想到了在家乡大同办书院。现在,大同书院的名字在孩子们中间传开后,不少大人也慕名而来,每天都有二三十人到书院学习,还陆续有邻村村干部找上门,希望书院去他们村设立读书站点。

看着书院发展的局面比自己预想的好,汪国云又有了开展读书活动的新打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书院开始陆续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大同镇第一期校长读书会、“读书与成才”讲座、从小爱读书盖手印活动等都成功开展。不少家长还带着孩子赶几十里山路过来参加活动,反响很好。读书论坛、大同讲堂、留守儿童读书会等一个个计划都已排在汪国云的脑海里。汪国云希望大同书院不仅是一间阅览室,更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教化乡民、有实际内涵的新型书院。

汪国云写过一本书,叫《心灵的回响》。他在书的扉页里写道:“这个集子,是海边一片小小的沙滩。如果你碰巧光顾了这里,并且捡到一两枚你所喜欢的贝壳,那真是我的荣幸,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或许也是汪国云创办大同书院的初衷。

(记者 郑伟林 通讯员 陈迁)

责任编辑: 周碧辉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