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人物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百姓人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

奔跑在科研、商海、传媒人生路上的勇者
2011-11-08 18:23

吴延熊,四十开外,建德洋溪人,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兼任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培训学院院长、东亿国际创意园管委会主任。E-learning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传媒经济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林经济学博士后。

吴延熊的成长足迹与事业发展,实乃我们建德的骄傲与自豪。

踏上彩云路

翻开吴延熊的博士论文,其前言中醒目地写到:五年前,当我驻足黄河第一桥,向下俯瞰时,为其震天的涛声而感慨,为其飞溅的浊浪而怅触。黄河宛如一条受伤的蛟龙,嘶鸣着,怒吼着,裹挟着大量泥沙狠狠地甩向下游的礁石,满目赤红,烟尘迷漫。“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极其普通的资源与环境工作者,我感到自己肩负着极不平凡的重任,仿佛听到母亲在撕心裂肺地呼喊,仿佛看到母亲的筋脉在沽沽地淌血。

就从那次泪洒黄河后,他迈着沉重的步履开始探索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综合评价等等熟悉而又陌生、普遍而又关切的问题。没想到,一旦涉足,便一发不可收拾。五年来,时时都会想起一个令他食寝难安的命题:“长江是否会变成第二条黄河?”然而思量越多,越感到知之甚少,越欲扑捉,越感到迷离失措。

当他作为北京林业大学九八届博士生,第一个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后,怀揣报国为民的理想,他依然作出了自他懂事以来最大的一次人生抉择,放弃留京机会,选择去云南林科院工作。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一些后怕。此前,他从未来过祖国的西南,只知道云南的森林资源与环境质量事关母亲河长江的未来。

好心人得知他作出这样的决定后,都来劝他改变主意。同学劝他说:“你是统分生,又有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呆在北京?我们这些定向委托培养生都在想尽办法留北京呢?”老乡跟他说:“在我们江浙人眼中,什么算城市?北京、上海才算真正的城市。苦了这么多年,不为自己考虑,总得为下一代考虑。你要知道生活在北京和上海才算一等公民,光儿子户口的价值就够你挣一辈子的了。”

当一位曾在昆明读过本科的硕士研究生向他介绍林科院时,描绘林科院的场景是“前面马车穿行,后面坟山坐镇”。听罢,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开始动摇自己的信念。找到导师,足足谈了二个小时。导师最后送他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当他踏上北京至昆明的列车时,望着送行的同学,突然意识到自己作为北林本届统分博士唯一一位离开北京,奔赴祖国的西南边陲时,心头一阵酸楚。遥望江南的天空,自己的前程宛如天上的彩云飘忽不定。

成功就是给充满理想并不懈努力的人。吴延熊没有让云南人民失望。他奋发努力,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主持了国家西部大开发科技专项(2000-K01-05-05-02)“云南省不同类型区天然林保护监测预警的研究”(经费88万元);主持云南省“十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2001NG28)“思茅林区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经费150万元);主持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2C0010Z)“云南热区阔叶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的研究”(经费80万元);主持中荷合作项目(FCCDP-21)“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经费20万元美元);参与主持中荷合作项目(FCCDP-18)“受威胁森林生态系统及植物多样性监测系统的研究”(经费38万美元)。

1999年他被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000年获第二届云南省青年科技奖。2000年8月破格晋升研究员。在云南首次实现了连续两年破格晋升研究员的历史,成为云南当年最年轻的研究员。

吴延熊更没有让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失望。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短短的5年半时间里,担任了2年的副院长,1年半的法人代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在吴延熊及全体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更新观念和机构调整为突破口,以打造学习型组织和建立新机制为途径,以增加职工收入和增强经济实力为改革目标,全面开创了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工作的新局面。“十五”期间,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科研经费达6000余万元,居全国省属林科院第一;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省属林科院第二。

“我自豪,我曾为云南人;我自信,踏上彩云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吴延熊走出校门,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奉献大西南,敢于拼搏所积累的人生财富。

征战商海

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延熊于2003年11月参加华中师范大学公开选拔副校长考试,并于次年3月调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兼产业集团总经理。

由于种种原因,华中师范大学产业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步履艰难,甚至到了无法生存的境地。管理体制不顺、有效资源匮乏、发展资金困难和人员包袱沉重。当时,他们工作的目标主要是生存问题,而不是发展问题。能保住一方平安,就是对学校整体发展最大的支持与贡献。

在华中师范大学工作期间,在较短时间内,他就能找准学校社会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发展思路,确立文化教育产业、创意产业为核心,积极稳妥地推进产业集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在吴延熊的领导下,华中师范大学产业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发生了巨大变化,华中师范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得到了迅速提升。

(一)启动并完成华师东门培训大楼建设工程

培训大楼建设工程是华中师范大学产业集团发展的重要阵地和平台。吴延熊带领一帮人,克服种种困难,大胆决策,在没有任何现有资金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自筹资金全面启动并快速推进培训大楼建设。最后,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总投资1600万元的培训大楼全面建成,并且成功解决了资金问题。培训大楼现在成为华中师范大学产业集团最优质的资源。

(二)组建华大博雅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等新型公司

经过近一年的谈判,最终引进资金1000万元,组建成立华大博雅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产业集团占49%的股份,是高校产业融资的典范,也是华中师范大学产业集团历史上最大的融资案例。

(三)维护学校无形资产,打响学校品牌保卫战

吴延熊敏锐地发现某知名房地产开发公司侵害学校名称权的事实,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启动司法程序。官司不战自胜,为学校获得了一大笔赔偿。

(四)武汉数字媒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组建,成为武汉动漫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吴延熊审时度势,充分利用我国发展动漫产业的有利时机,推动东湖开发区和武汉市政府联合投资组建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主题的武汉数字媒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作为该公司总经理,吴延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虽然吴延熊在林学院毕业,但在华中师范大学的大平台上,用业绩证明他在华师的三年半是成功的三年半。尽管这是他第一次踏入商海,但在产业的新天地,他成功了。他的公司曾得到了温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的视察。他所取得的业绩至今仍得到华中师范大学主要领导的高度赞赏。

纵横传媒

2007年的夏天,吴延熊的人生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中国传媒大学陈维嘉书记和苏志武校长的关怀下,在华中师范大学丁烈云书记和马敏校长的理解下,他实现了“回归北京”和“回归专业”的梦想。

他认真学习中国传媒大学积淀的优秀文化和良好传统,能将自己迅速地融入学校文化,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和环境。到校后被任命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兼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培训中心主任。E-learning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传媒经济学博士生导师。

吴延熊是在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发展遇到困难时兼任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的。在短短的时间里,学院获得了飞速发展。

在他的全力推动和组织下,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部语言司、传媒行业的各个媒体机构签署了一系列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在全国率先启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并成功申报教育部等部委的一系列重大研究课题。自己的科研工作也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科研水平逐步得到业界认同。

有两件事是吴延熊的得意之作:

(1)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由他牵头的项目组成功中标《环球汉语》20集教学电视片摄制项目,总经费达430万元。《环球汉语》是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外文局)与美国耶鲁大学合作的项目,即大型汉语教学项目《环球汉语》电视片及多媒体教育资源的之作。该项目已上报李长春、刘云山、陈至立、蔡武,得到4位领导的批示支持,并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直接关注。项目顺利完成,得到合作方的高度赞赏。

(2)大力发展非学历培训,逐步完善运行管理机制,非学历培训取得突破。改革管理机制,大胆尝试“一院两制”的管理模式,加强成本核算,加强宣传,拓展渠道,强化组织,创新观念,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传媒产业的机遇,非学历培训工作取得突破,全年共计培训约4000人次,培训收入突破2000万,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吴延熊经历了科研、商海和传媒三个领域的人生转折。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领域,他转换得完美自如。他总是说“在一流大学要想得到认可是不容易的,得凭实力和业绩。”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他,自然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更多。他在三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凭的是勤奋、智慧和勇气。

吴延熊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学者,更是一位对事业越战越勇的斗士。

叶奎林

责任编辑: 黄倩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