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人物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百姓人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

久病床前有孝女:100多个星期,两姐妹寸步不离照顾瘫痪母亲
2011-11-29 16:37

 

她们是两姐妹,姐姐金玲,56岁,下个月就要抱孙子了;妹妹金萍,52岁,要给女儿装修婚房了。然而,这些“芝麻小事”从没被姐妹俩放在心上,唯一让她们挂念的,是瘫痪在床的母亲。

两姐妹的母亲叫徐爱兰,79岁,患糖尿病和脑血栓已有14年,2年前瘫痪在床。2年里,100多个星期,她们俩一人一周,守在母亲身边,每天给母亲擦身、洗脚,按时给母亲喂饭、喂药,还学会了打针,甚至是别人不愿做的事,譬如洗尿布、解大便,待母亲像婴儿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

把“家”搬到了母亲这里

姐妹俩退休后的每一周,挨到谁,谁就把“家”搬到母亲这里,丈夫、儿子、女儿、媳妇、女婿全都过来帮忙,与母亲一起吃饭,晚饭后才肯回家,留下姐姐或妹妹陪着母亲睡。

为了方便母亲出行,她们买下了几个一楼的柴间,拼成了30多平米大的小屋。母亲住在朝东较大的房间,两个女儿则在狭小的客厅兼饭厅里摆了张小床,轮着睡。

上午八点多,老人刚刚被梳好头,半躺在床上,盯着电视机里的节目,看得乐呵呵的,见到有人进房间看她,就像孩子一样开心地笑着,望着。

这一周轮到妹妹金萍“值班”,因为下雨,她不能推母亲去户外走走,便赶着洗尿布。

在水池边忙活一会,她就会走回房里看看,母亲发出的声音、做的动作,她都能准确判断出母亲下一步想做什么。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要做到定时定量,所以,母亲的每顿饭,女儿们都小心翼翼地准备。为了怕自己忘记,她们还在母亲的床头贴上了时间表,提醒自己每天必须按时做的事:六点起床,7点半早饭、注射胰岛素、药3粒,中午11点半午饭,傍晚5点半晚饭、钙片1粒,注射胰岛素、药1粒。

 

 

“我就是要狠下这个心,为了我多叫几天娘”

2009年11月,母亲徐爱兰失足摔断了骶椎骨导致下身瘫痪。那会儿正赶上姐姐金玲的儿子结婚,无奈之下,姐妹俩头一回请来保姆帮忙,可保姆干了没几天就嫌脏、嫌累,走了。

金玲回忆:“那时,妈妈瘫在床上一点都不会动,引发了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腰上、臀部、腿上全都发黑,烂得一塌糊涂。都说烂起来会危及生命,保姆听了那样的话,就不干了。”

“我当时不信我妈挺不过去。我想只要不再烂下去,脓水不流出来,止牢了,收干了,妈妈就会好起来。”金玲跑东跑西的寻医问药。

“我买来医院消毒用的碘弗,70多块钱一大瓶的,一瓶又一瓶地给她擦。再买来SMZ止痛药片,打碎,用中药材中的冰片混在一起,抹在烂的地方,包好。”金玲清晰的记得,母亲在那最难熬的日子里,每天嗷嗷叫疼的情景,她抹着眼泪说:“我就是要狠下这个心,为了我多叫几天娘。”

现在,徐爱兰身上溃烂的地方全好了,但还能看到大大的疤痕。金玲卷开母亲的裤腿:“你看我妈妈的脚多光滑,我们每天都把她洗得很干净,不洗皮肤就老厚了。”

 

 

“妈妈也是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们带大”

“她大便根本不会拉。”姐妹俩说,母亲瘫痪后,大小便也完全失禁,只要母亲一说肚子痛,她们就会带上一次性手套,给母亲抠。

刚开始,金玲会带上口罩,口罩里垫上毛巾,毛巾上抹上大蒜、滴上花露水,“我开始一点都不习惯,全部恶心,饭都不会吃。可是这种事情谁会来做?保姆都跑的老远了,这事只有女儿做。”

后来,两三天做一次,习惯了,口罩也不带了,一次性手套十个二十个的往家里买。金玲说:“爸爸在我十几岁时就过世了,妈妈靠在缝纫机边做,很幸苦的支撑起整个家。总归是自己的妈妈,想想以前小时候,妈妈也是这样子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们带大,现在能报答养育之恩的时候,臭就臭吧。”

 

 

其实,两姐妹的身体都不好

到采访的尾声,我才得知,在徐爱兰开始瘫痪的前一年,妹妹金萍曾因患乳腺癌开过两次刀。母亲瘫痪的第一年,她的右手一直都肿着,每回在冷水里浸久了,就会犯疼。可她还是坚持给母亲洗衣洗尿布,手又疼了,她就坐着歇一会,再继续洗。由于身体虚弱,她根本吃不消熬夜,但糖尿病的母亲一晚要拉十多次,她就起来十多次。忙起来时,自己忘记吃药也是常有的事。

姐姐金玲曾因子宫肌瘤动过手术,并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每次把100多斤重的母亲从床上挪到轮椅后,她的腰背就会痛上一阵。于是,自己找来东西箍在腰上,用绳子绑得紧紧的,“我叫妈妈一只手绕着我的脖子,一只手扶住床,我们互相抱着,然后,我喊一、二、三,就像拉牛一样。”

姐妹俩都说,自己是五十多岁的人了,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妈妈可以健康开心地多活几年。

(记者 王莉莎)

责任编辑: 周碧辉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