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人物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百姓人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

这是一种最好的“接受”
2012-09-10 13:49

 原型:新安江第一小学 余志军

在校时,老师时常教导我们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礼物,然而作为一名新一小的老师,余老师却率先犯了这一“错误”。

余老师又是一次接新的班级。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班上有一个男孩,上数学课的时候,非常好动,几乎安静不到5分钟。但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特别感兴趣,思维非常活跃,鉴于他这么爱动脑筋,余老师自然对他表扬的次数就多了点。可能是对“挑战题”有些偏爱,他对作为数学老师的余老师也就有些亲近。每到下课,就会冲到讲台边,跟余老师讲一些他眼中的趣事,同时今天给这种零食,明天又给那种零食……

对此,余老师并没有太在意,只顾微笑着倾听偶尔点点头,当着这么多学生的面,一来考虑到教育的需要,二来也是不好意思,每次都婉言拒绝零食。有过几次这样“碰壁”的经历后,这位同学下课几乎都不愿意和余老师交流了,而且上课发言大为减少。

对此,余老师开始了自我的反省:“我不接受零食有错吗?难道我“伤害”到他了吗?”余老师心里不禁有点忐忑不安起来。在事后经过侧面了解后知道,这个孩子由于家庭的原因,得到的父母的爱不多,平时跟父母的交流很少,因此从父母方面得到的精神关爱也就少之又少。

由此余老师分析,这位同学之所以下课老是爱跟自己讲一些见闻,并且送零食给自己吃,是一种爱的需要。“他觉得我的课堂,发挥了他的“特长”,是了解他、关爱他、关心他、在乎他。”因为平时在家里缺乏这种具体的爱的交流,他觉得在这里找到了“补偿”,所以,他希望能长时间地抓住“机会”。分享零食是儿童之间表达信任和“关系铁”的标志,但是,余老师由于顾虑太多,给他的感觉是“不信任”、“关系不铁”,因此心里不免有些失望。但是,他又没得选择,也不能对抗,那么只好表现消极……

余老师渐渐明白这层关系。在之后的一次课堂上,当他再一次鼓起勇气,众目睽睽之下,又递给余老师两支巧克力棒的时候,余老师欣然接受了,并且很真诚地说:“谢谢!我很喜欢!”

当余老师接受了这份“礼物”后,他看到,这位同学的双眼发亮,转过身去,面朝他的全体同伴,笑了!

(记者 周碧辉)

责任编辑: 郭锡辉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