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人物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百姓人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

【青春故事】知识青年的青葱岁月
2014-12-29 15:49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共同的期许……”歌词中这样唱道。1969年,17岁的徐爱良毅然加入到了上山下乡的队伍中,告别家乡,踏上了北上的列车,千里迢迢来到了黑龙江。17岁去,27岁回来,徐爱良在北大荒整整待了十年,付出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若是时光能够倒流,徐爱良说:“我还要去。”

1969年5月18日,徐爱良和来自淳安、建德的知青们乘坐火车来到了黑龙江省的饶河县。饶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乌苏里江中下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那时候,中苏关系十分紧张,知青们人人都配一把枪。当时的徐爱良满腔热血,和所有知青一样,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支援边疆去了。

生长在山明水秀的江南,一下子跑到了环境恶劣的北大荒,诸多的差异与不适让还是半大孩子的徐爱良不知哭过多少回。刚到东北时,正值初夏,虫子乌泱泱的,不仅多,而且个头大,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所以外出时,每人都要在头上戴一个艾叶编成的环,再点燃,借助艾叶熏烟来趋散飞虫。到了冬天,东北大炕是唯一的热源,砖头砌成的大炕靠柴火燃烧产生热量,从炕头延伸到炕尾。徐爱良住的房间有三个烧火的炕头,可以睡十多个人。因为冬天晚上特别冷,大家就把火烧得很旺。有一天晚上,睡在炕头的一个姑娘的被子突然着火了,浓烟弥漫了整个屋子,把大家都吓坏了。

黑龙江纬度高,冬季时间长,6月开春前都没有办法种菜。漫长的冬天就只能吃存在窖里的蔬菜,不过是些白菜和土豆。北方都是以面食为主,除了馒头就是窝窝头,没有什么菜。咬着坚硬无比难以下咽的窝窝头时,常常会有人掉眼泪。都是20岁不到的小姑娘,一个哭了大家都哭。徐爱良说,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会哭,想家,但是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回来,总想着不做出点成绩来没脸回家。

那时候条件太艰苦,做的菜都是大锅乱炖,土豆拿来煮汤,白菜拿来煮汤,就连韭菜也拿来熬汤。因为实在没有菜,韭菜也当绿叶菜煮汤吃。只是有些男生看到了,捞光了漂浮着的一点韭菜,剩下的汤就没人喝了。徐爱良在生产队被分在食堂,每天就是做馒头,然后给在地里工作的知青们送饭。她去东北的时候还不会做饭,只在阿姨家学过做玉米饼。吃不惯窝窝头的她尝试着做玉米饼,每每一出锅就被抢光了。

徐爱良回忆起当初上山下乡的日子时一点也不觉得苦,反而是单纯快乐。没东西吃的时候,大家会烤些黄豆或是玉米来吃,但是都不会从自己的自留地里摘,往往是偷旁边生产队大队长地里的。徐爱良说:“那黄豆烤起来可香了。”有时候被大队长发现了,也不责备他们,他也理解知青们的不容易。甚至有一次数月不识肉滋味的知青们把他家的猫偷来煮了,队长也没有说什么。徐爱良说:“那时候日子是很苦,也没有东西吃,但是我们都很开心。”白天劳作了一天,可一吃完晚饭大家就跑到附近的学校开展文工表演,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那时候的题材大多是文化大革命和知青下乡之类的,大家自编自演,很是开心。

在生产队待了三年后,徐爱良被分配到饶河县工作,经人介绍,认识了同在饶河县的建德知青孙晋喜。孙晋喜和徐爱良是同一批来饶河县的知青,只是被分在了不同的生产队,所以相互并不熟识。后来两人成了一对恋人,一起看电影,一起回老家过年,在遥远的黑土地上书写了一段佳话。1979年,两人从饶河调回建德工作,为了铭记这段岁月,也为了让这次回乡的旅程尽可能延长,两人把各种交通工具都乘坐了一遍,先从佳木斯乘飞机到上海,再坐轮船到杭州,最后乘汽车回建德。

徐爱良说,知青的生活很简单,很单纯,她很怀念那段时光,她和丈夫两人打算等孙子小学毕业后,再去黑龙江故地重游一番,缅怀一番那段上山下乡的青葱岁月。

(实习记者 纪婕妤 通讯员 姜紫霞)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