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人物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百姓人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

集间谍、战地记者、外交官于一身的传奇女子
2015-08-17 15:28

——二战胜利70周年之际,建德亲属深情回忆胡济邦

在出席5月9日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俄罗斯报》发表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中写道:“在(苏联)卫国战争最艰苦的时刻,中华民族许多热血儿女毅然投身到抗击法西斯德军的英勇行列中。中国女记者胡济邦以柔弱之躯全程经历卫国战争,冒着炮火报道了苏联人民的坚贞不屈、法西斯军队的残暴、俄罗斯军民胜利的喜悦,鼓舞了中俄两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胡济邦何许人也?是什么让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报》的文章中专门提到她。记者8月13日来到新安江街道御景园采访胡济邦的侄女胡再蕴女士、侄孙女应秀平女士。

从小天资聪颖,大学接触革命思想

辛亥革命爆发那一年,胡济邦出生在浙江省永康县古山镇一农家,胡家是古山镇上的名门望族。胡济邦祖父有5个子女,只有胡济邦的父亲胡仁锲读了几年古书,胡仁锲曾考取了安徽省某县的候补知县,遗憾的是一直没有“补”上,后来到外地做了小官,积蓄了点钱,培养四子一女,除了大儿子胡济福在家务农,早年去世以处,其他三子一女都学有所成,在各领域崭露头角,二子胡济川曾经担任国民政府驻大韩民国大使馆副领事;三子胡济仁(胡再蕴父亲)曾经任铁路专员(相当现在铁路分局局长)、永康县参议长,解放后入狱;四子胡济时,曾任国民政府兵工署少将,后随迁入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移民美国;女儿胡济邦,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中国著名的战地记者、外交官。

1923年秋,12岁的胡济邦从永康崇正小学(古山小学)毕业后,考入永康县初级女子师范学校就读,接受一位善良霜居校长吕莹玉女士的英语启蒙。15岁毕业后,胡济邦千里迢迢来到山东济南,投奔当时在津浦铁路局工作的二哥胡济川,就读济南东城根中学,一年后胡济邦重返江南,考上浙江法政学校。1928年胡济邦考上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

石头城四年的学子生涯对于胡济邦来说,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四年。大学时代胡济邦接受了马列主义,选择了革命,可以说南京是胡济邦投身革命之旅的起始点。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学生爱国运动风起云涌。1931年12月17日,各地学生示威团3万多学生,从中央大学出发,举行声势浩大的联合总示威。胡济邦作为中央大学护校委员会13名委员之一,慷慨领导学生运动。1932年夏,胡济邦被中央大学开除。她毫不气馁,立即北上,到北京大学旁听,她一边学习,一边参加革命。

潜入国府高官府第的红色间谍

胡济邦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过,在此前后,胡济邦还由国民党元老、司法院长覃振等人亲自介绍,成了国民党的特别党员,这对她从事地下工作十分有利。

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蒋介石调集人马,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并聘请德国前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担任军事总顾问,制定了全新的作战计划。

当时的胡济邦由供职于国民政府兵工署预算处当会计的四哥胡济时介绍,已经走进兵工署署长俞大维的深深宅院。胡济邦当时扮演的角色是家庭教师,专为俞大维的儿子教授英语,这一条件为胡济邦获得国民政府大量军事情报提供了机会。胡济邦年轻时俊俏秀美,善于交际,故而深得俞大维一家的喜欢,更兼是自己心腹部属胡济时的胞妹,俞大维对胡济邦深信不疑,从不防范。甚至俞大维在公务之余,还毫不避嫌地与胡济邦谈论一些国民党高层的内幕消息,他哪里知道这位风姿绰约的小姐竟是中共地下党骨干成员。

1933年7月的一天,俞大维从庐山回到南京,对胡济邦欣欣然道:“蒋委员长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部署了进剿共军的详细计划,我看朱毛红军这次的日子恐怕不长了……”胡济邦认定俞大维一定有蒋介石的“剿共”计划,因为兵工署长必须熟悉军事部署,不然,无法向各部提供武器弹药。胡济邦不动声色,没费多大周折就找到了俞大维从庐山带回的一大摞军事文件,都是绝密材料。她用最快的速度一一拍照,将情报送了出去。

当江西瑞金中央苏区的红色通讯社刊出这些绝密文件的时候,蒋介石大惊失色,气得差点晕倒。

二战苏德战争惟一中国战地记者

1933年夏,经二哥胡济川和恩师何浩若举荐,又有俞大维和四胡济时的说合,胡济邦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进入国民政府外交部国际司五科(护照科)任科员。

1935年,胡济邦被派往中华民国驻苏使馆工作。1936年初,胡济邦在上海独自登船,乘一艘苏联破冰船,到达海参崴,然后坐了9天9夜的火车,穿过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到达莫斯科,任中华民国驻苏大使馆新闻专员,兼《中苏文化》杂志驻苏记者。

胡济邦作为国民政府驻苏联大使馆的新闻专员抵达莫斯科,谁曾料到,此一去,竟是漫漫13年!

此时,胡济邦是苏德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又是女性;唯一持有外交官护照的记者;在前线坚持时间最长的记者;中共秘密党员。

埃德加·斯诺曾评价她:“胡济邦女士是中国唯一的驻苏战地记者。苏德战争如何?我看中国武官的分析是错的。胡济邦女士说胜利一定属于苏联红军,那才是正确的。”这位《西行漫记》的作者,将毛泽东的照片和胡济邦的照片一起贴在了书的扉页上。

胡济邦和斯诺是很好的朋友。1941年,斯诺接受《纽约先驱论坛报》的任务,前往苏联和欧洲,在莫斯科的记者圈子里和胡济邦相遇。“在语言大师中,最‘威风’的恐怕非胡济邦莫属。这位先后为国民政府和人民政府的外交部效劳过的女秀才,正是曾经与世界五巨头笑谈国际风云的惟一的中国外交官呢!”胡济邦“跟苏联元帅斯大林在一起时说俄语,跟美国总统罗斯福、杜鲁门,英国首相张伯伦、丘吉尔在一起时说英语,跟法国总统戴高乐说法语。她还用流利的匈牙利语采访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匈牙利总书记卡达尔。同时她还会日语、拉丁语……”。

这位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女子,在莫斯科13年(1936-1949),目睹了苏德战争的全过程,写出了无数篇战地报道,拍摄了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发表在国民政府情报司(即新闻司)英文版的《自由论坛》周刊和《中苏文化》杂志上。胡济邦凭借其卓越才能,成为莫斯科新闻、外交圈举足轻重的人物。

那是1943年初一个风雪交加的隆冬季节,胡济邦乘坐军用飞机来到斯大林格勒。狂轰滥炸的德国飞机向斯大林格勒倾泻了成千上万吨炸药,城内随处断壁残垣。朱可夫将军派人带领胡济邦穿过遍地瓦砾的战场,来到朱可夫的司令部采访。胡济邦采访了投降的德军元帅鲍罗斯。在斯大林格勒战大捷后的第四天——1943年2月6日,胡济邦从战地向国内发回了10000余字的专电《解放后的斯大林格勒》。

1949年3月,中华民国驻苏使馆起义,4月阔别故土13载的胡济邦以赴欧学习为名,离开中华民国驻苏大使馆,乘飞机经瑞士抵香港。 1949年5月,胡济邦历尽艰险,回到祖国。

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拓荒者

1949年9月,胡济邦进入正在筹建的新中国外交部大楼,于同年11月至次年7月在外交部东二楼大厅举办的大使学习班里,任外交礼仪教官。学习班由李克农副部长主管,具体组织工作由办公厅副主任阎宝航负责。阎宝航(1895-1968)于英国爱丁堡留学,后长期从事统战和国际情报工作,他一米八的个头,中山装每天都熨得平平的,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日语,社交活动、礼宾礼仪、官场应酬,娴熟自如,从各野战军调来的将军大使们都称他“洋主任”。

在学习班里,外交礼仪教官胡济邦被尊称为“老外交”,是个“传奇人物”,“在隐密战线上战斗了近30年的红色战士”。她教起“学生”来极为严格,就连王稼祥夫人、朱剑凡之女朱仲丽都服了。胡济邦指着一位夫人的旗袍,连连摇头:“不行不行,你的内裤太长,都露在旗袍开叉外面了,必须穿衬裙,知道吗?”准备去匈牙利当大使的黄镇夫人朱霖,穿了件连衣裙,解开领扣,把里面的汗背心往领口拽了拽,觉得很漂亮,但胡济邦直摇头:“不行,背心不能露出来,这样人家会认为不礼貌。”这些不懂外语,又没出过国,从黄土地走来的“土八路”夫人们,个个都是短发。胡济邦指着她们的发型说:“解放区的发型不符合外交场合要求。要烫发,搽上点粉,抹点口红……”朱霖泄气地说:“我不干了!最好选能干的去!”到学习吃西餐时,朱霖对黄镇说:“我还要吃20个饺子才够。”服务员递上一盘水,朱霖想喝,胡济邦赶紧制止:“这是吃完水果后洗手的水,不能喝。”朱霖只好悻悻地缩回手:“真是活受罪!”

胡济邦在外交部办公厅任秘书科长、处长,研究室研究员等职近7年,为共和国外交部的初创,付出了全部心血,得到李克农的赞赏。

1956年,胡济邦调《人民日报》国际部任记者,常驻波兰、匈牙利等国。匈牙利事件时,她深入第一线调查研究,及时发回大量通讯和社会动态内参,1956年11月至1958年3月,《人民日报》共发表她的专稿31篇,其内容为国内广大党政军干部关注。匈牙利劳动党总书记卡达尔来北京访问时,曾对毛主席说:“你们派来的《人民日报》记者胡济邦很勇敢,工作表现很出色,谢谢你们。”毛主席听后点点头,微笑着说:“是的,我从她的报道里,晓得了你们的真实情况……”

胡济邦从东欧回国后,任《人民日报》国际部评论员。笔下生花,纵览国际风云,其评论员文章,常常被外电作为研究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胡济邦同时兼任全国记协国际联络部部长。她的丈夫毕季龙,继唐明照后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负责技术合作促进发展部。

1979年,胡济邦随夫至纽约,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6年时间,夫妻俩风尘仆仆地访问了六七十个国家,足迹遍布亚、非、拉美各国,结交了各界人士和朋友,在外交界,两人被誉为“最美好的一对”。

“无情”和“有情”

胡济邦1949年从苏联回到北京后,作为首批40名骨干筹创外交部,工作很忙。三哥胡济仁到北京,帮助胡济邦买了四合院,张罗好住处。

考虑到三哥在旧时代铁路系统工作多年,胡济邦介绍胡济仁到中国人民军政大学读书,接受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胡济仁在填写履历表格时,向妹妹交心,说自己当过永康县参议长,妹妹胡济邦马上警觉地问:“有没有血债?”哥哥回答:“那倒没有。”按照当时政策,担任过国民党政府要职的人,要进行法办,有血债的人更是要枪毙。胡济邦做通哥哥的思想工作,胡济邦对胡济仁说:“你在里面好好改造,家里的事情我会照顾的,几个侄儿侄女,我会每个月会寄生活费,将她们抚养成人。”胡济邦为免除妈妈担心,骗妈妈说:“帮助哥哥找到工作了。”然后亲自将哥哥胡济仁送到北京市公安局,经过审查,胡济仁被判入狱,直到1977年夏天才被政府特赦,投奔在建德的女儿胡再蕴、女婿应天松(生前曾经担任建德市政协副主席),一起生活。

胡济仁入狱服刑后,胡济邦每月寄生活费给哥哥一家,还将侄女胡再丽接到北京上学,后胡再丽考上河南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从助教干到教授,直到退休。

胡济邦不仅对入狱服刑哥哥的几个子女悉心照顾,对胡再蕴的三个子女的教育、生活非常关心。应秀平女士是应天松、胡再蕴的女儿。她告诉记者,胡济邦对她姐弟三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常常来信教育:“碰到挫折,自己能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不要麻烦人家,要‘自尊、自强、自立、自爱’,再三强调要相信党的政策‘重在表现’,不要托人情,走后门。”

应秀平是建德老三届知青,1968年下乡插队到洋溪公社下塘大队,后在洋溪五七学校当了三年民办教师,1975年进入上海铁路局金华站工作。1977年2月,胡济邦得知侄孙应秀平要结婚,特地托福州列车长陈祥龙同志从北京给应秀平带来20斤水果、牛奶糖,当作喜糖分给同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应秀平到北京参加铁道部火车票调价会议,会议结束后去看望姑奶奶胡济邦,胡济邦送应秀平两双皮鞋、两件她穿过的大衣。她对应秀平说:“我看你穿铁路制服蛮漂亮的,新衣服就不要买了,送你鞋子就希望你穿上它时,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胡济邦生活十分节俭,胡再蕴、应秀平每次到北京都留下印象深刻。胡济邦家四合院有13间房,均没有暖气,家里用的是煤饼炉媒,在家里干活时穿差衣服,出门才穿得毕挺。胡济邦喜爱吃南方米饭,每年国外回来,就让应秀平给她带糯米、玉米、芝麻、霉干菜、笋干等一些土特产。

1995年2月7日,胡济邦在上海逝世,应秀平因出差在外,由儿子高翔代表她和外公应天松、外婆胡再蕴到上海参加追悼会。(记者 王庚鑫 通讯员 吴康福 孙锦涛)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