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人物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百姓人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

有生之年,他想开个“严州青石雕”个人展
2015-11-09 17:03

——记严州青石雕技艺传承人俞永松

 

近日,有亲友去了遂安古城——姜家镇游玩,回来后,对姜家的古镇风情赞不绝口,特别提到了姜家的城楼、牌坊、宅门等石雕建筑,以及古色古香的石碑、石桥、石柱、石桌凳等,觉得这些建筑和石雕给古城增添了不少古意,是为古城一景。

但是,大家也许并不知道,给姜家镇做了这么多石雕建筑的,是一个建德人。他叫俞永松,今年59岁,是杭州市非遗项目严州青石雕技艺的传承人。2009年—2011年,他前前后后在姜家呆了近三年,为姜家镇的古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种石头,积淀严州古文化

严州青,是古严州盛产的一种青石板材,它外表呈青灰色,颜色均匀,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有很高的抗压度,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重要材料。作为水泥诞生前古代的重要建材,石匠们提起严州青,无不竖大拇指。

清乾隆帝下江南时,为方便其入灵隐寺敬香参拜,曾修建御道,所选石材即为严州青。他在杭州的寝宫第四进有一长逾4米、厚逾15厘米、“长条年糕”似的大青石,也是严州青。后来,严州青大举进入浙派和徽派的建筑、园林中。杭州胡雪岩故居的楠木厅,有一块景观石,透着古朴灵秀之气,让多少游人领略了严州青的隽永魅力。名扬天下的徽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们经新安江、钱塘江,沿着京杭大运河将严州青带往全国各地。石梁石柱石础、石门石窗石廊、石桌石凳石墩、石磨石碾石臼、石碑石俑石兽……乃至官邸民居内的天井石、排水沟,还有下水用的金钱孔,几乎无所不包,至今南京城里仍可见到严州青的大量身影。

当代严州青石雕的典型代表作是白沙桥,桥栏杆上有风姿各异的大、小石狮二百多尊,或蹲驻、或站立,造型糅合雄浑和秀朗于一体。有的眸睨回顾,活泼有趣;有的憨态可掬,顺良可爱;有的蓄势待起,张口含珠;有的昂首挺胸,生动自然;有的圆睁双目,俯身前冲;还有母抱幼、父叠子,妙趣天然……让人觉得又威猛又和顺,叹为观止。郭沫若先生曾题字、题诗,赞颂它“姿若虹霓为河山增秀色,固如磐石与岁月竞久长”。故人称,“北有卢沟桥,南有白沙桥”。

严州青当年最优质的采石点是“茶园山”,后来因新安江大坝蓄水被淹没在湖底。现在我市境内还有航头石井山采石点、三都凤凰采石点,以及桐庐境内的钟山采石点等采石场,储量有限,是珍贵的自然资源。

青州青石雕刻技艺的缘起年代已无从考证。清乾隆年间,严州青被大量采用,操此业以此为生者众多,其雕刻技艺也得以发展,并自成一派,日臻完美,至今仍有一批传世佳作。

一双巧手,神州各地作品留

俞永松师承曾新富,出师后,他就走南闯北,一边做石匠活,一边苦练石雕技艺。

1980年,俞永松的师傅接了江西三清山景区的石桥、石道、石护栏等工程,便派了俞永松及其师弟几人前往。在俞永松的带领下,前后历经3年,完成了三清山景区的所有石制工程。

1998年,玉泉寺新建,俞永松受邀前往,为玉泉寺做了许多石雕作品。原大雄宝殿下的石阶旁有一幅戴不庸手录的“般若波罗密心经”,就是俞永松所刻。还有原大雄宝殿走廊上的名人碑文,少康大师的石像和碑文,“莲池”的石拱桥等,都出自俞师傅之手。见过俞师傅石雕作品的,无不为他的传神技艺所折服。

2008年,经朋友介绍,俞师傅接了淳安县政府大楼仿古栏杆的活。其间,姜家镇古城建设的负责人正好在淳安县政府开会,看见俞师傅正在精雕细琢,不禁为俞师傅的手艺所折服,当即决定将姜家镇古城建设的所有石雕项目都交给俞师傅。3年下来,俞师傅上交了一份让姜家人民满意的答卷。

2012年,俞师傅被推选为杭州市非遗项目第二代传承人。他与众多杭州市非遗项目传承人一起到杭州开会,遇到了富阳竹雕的传承人陈志贤,他向俞师傅介绍了富阳龙门古镇的建设,并推荐俞师傅去做了龙门古镇的一些石雕项目。

2011年,严州中学百年校庆,俞师傅为我国著名文人夏承焘题字的“严州中学”校名题款刻镂,并在它的反面雕了“六睦学堂”碑。这块碑就立在严州中学梅城校区的大门口,它见证了严州中学从1901年建校至今的历史沿革。从那以后,严州中学梅城校区里处处能看见俞师傅的作品——桃李亭、六睦桥、严州十景碑……走在严州中学梅城校区里,这些石制作品,无不让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名校古意盎然。

凭着一双巧手,俞师傅在各地留下了众多作品——原《人民日报》总编邵华泽在严州府旧址古城楼上题写的“严州府”和严东关旧址的“严东关”题款刻镂;邵华泽题写的“淳安中学”题款刻镂;邵华泽手抄的著名诗人朱熹的名诗《观书有感》石刻;千岛湖多处景点的石牌坊、石宅门、仿古城楼等古建筑……

一腔热血,矢志传承青石雕

几十年石雕做下来,俞师傅也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须发染霜的老人。对于这门只靠师徒口口相传的老手艺,他感慨颇多。

他清楚地记得,20多岁时,他和师弟做一个龙柱,精雕细琢,足足做了半年。而如今,倘若花半年时间只做得出一个龙柱,根本找不到活干。对于现状,他有心而无力:“以前只需要把手艺做好就行,不用赶时间,所以以前的师傅能做出许多传世作品。现在一味求快,哪里还能做手艺?”

年纪越长,他脑海中的一个念头便越来越强烈,那就是做一批严州青石雕的作品出来,再把脑子里师傅传承下来的东西整理成文字。他觉得,这才是他作为严州青石雕传承人应该做的事。

这些年,他接的活越来越少,总是在琢磨这件事。他想要个场地,将严州青石雕的来历雕出来,再做些传统青石雕工艺品。比如立体雕的牛啊、马啊,浮雕的龙啊、凤啊、花花草草,以及一批名人书画。他说,严州青石雕在古代,除了装饰以外,还有一大部分是作为生活用品的,因此,他还想雕一些石磨、石碾子、石墩、门坎、猪槽、香炉等古代生活用具,留给后世人看。

他还想把脑子里记得的一些关于严州青石雕口口相传的技法整理出来。他说,师傅曾告诉他,明朝和清朝的时候,龙都有不同的雕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龙头是否朝上。明朝的时候,无论龙身和凤身如何相缠,龙头都应该雕在凤头的上面,而且要仰起来;而在清朝,就应该雕得比凤头低,否则就要犯忌讳。这相传是慈禧太后规定的。

他还记得师傅带着他,给一些人家做过“泰山石敢当”。当时师傅告诉他,泰山石敢当一定要长1.2尺,高1.2丈(这代表一年12个月),厚度为4寸(这代表一年四季)。规定的尺寸是代表保佑家里一年四季12个月都平平安安。而且泰山石敢当必须要在属虎的日子和属虎的时辰动工,立碑也必须在属虎的日子,这样才能保证凶邪不入家门。

面对严州青石雕的式微,俞师傅在无奈的同时,也在做着执著的努力。他欣喜地告诉记者,现在,他的徒弟也已经有了两个徒弟,每年都会来看他。“老手艺总算还能传下去。”说这句话时,俞师傅的眼里闪着希望的光。(记者 邢菡 通讯员 韩承义 何樟昀)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