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人物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百姓人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一位执着到近乎“孤独”的铜像雕刻者——鲍慧民
2016-04-20 17:04

他说,总有一天,这门技艺会被大家关注

一块铜板,经过锤子和錾子的几万次敲击,会变成什么样?在航头镇,有一位54岁的农民,10多年间,他重复了几十万次的敲击,在铜板上“敲”出了毛泽东、齐白石、成龙等20多位国内外的名人肖像。

他就是鲍慧民,一位铜像雕刻者。或许相比其他人物表现形式的艺术品,铜像并没有太多人关注,但他却一直在坚持,因为他坚信,只要不断地“敲”下去,总有一天,这门技艺会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可。

一部电影,开启了他对肖像的执着

时间回到19世纪70年代,十来岁的鲍慧民不会想到,外公教他敲敲打打的铁皮,竟然会成为他一生坚持的梦想。“外公开过一段时间的铜艺店,有铜雕手艺。小时候家里没有铜板,他就教我在铁皮上雕刻一些枪、剑之类的玩具。”这是鲍慧民记忆中第一次接触雕刻。

那时候,他并不觉得自己有雕刻天赋,只是特别喜欢上美术课。“上学时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连环画,我最喜欢画里面的人物,班里其他同学都画不过我。”鲍慧民笑着说。在外公的指导下,他掌握了一些雕刻技巧,但那时候更多是因为好玩。直到有一天,一部名为《第八个是铜像》的电影的播出,改变了鲍慧民对雕刻的印象。

“我始终记得,影片中的那位母亲,把印有儿子模样的铜像当成了自己儿子,不断抚摸和哭泣。”年幼的鲍慧民被电影中的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他明白了一件事,头像雕刻在铜板上,也可以以假乱真。最关键的是,相比于其他材料,铜这种材质可以保存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也就是从那时起,鲍慧民开始特别关注人物肖像的表现形式。

孩子长大,他重拾空白了20多年的手艺

1981年,因为种种原因,鲍慧民高中毕业后,没有走上铜雕之路,而是选择了到外面做生意。直到2005年,当鲍慧民最大的孩子高中毕业后,他才作出一个决定——雕刻铜像。“这个决定不是一时兴起的,在内心深处,我对铜像的喜爱从未改变过。”鲍慧民告诉记者,过去的20多年里,他翻阅了无数资料,研究了无数的人物表现形式。所以,当鲍慧民重新拿起锤子和錾子时,他没有太多的陌生感。

在自家二楼一间小房间里,鲍慧民完成了他的第一个铜像作品——毛泽东。为了将毛泽东的神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他几乎翻遍了毛泽东出席各种场合的照片,光是研究人物面部神态就花了将近一个星期。对比照片,敲击铜板,再研究再敲击,3万余次的敲击之后,他成功完成了毛泽东的铜像。

“其实铜像的雕刻步骤不算复杂,在铜板上用特种笔勾勒出画像,将錾子对准画像,再用锤子敲击,直到铜板上浮现出画像就好。”鲍慧民介绍。然而,铜像雕刻看似步骤简单,但过程非常复杂。他曾经雕刻的周恩来铜像,就因为一锤子失误,导致整个作品作废。

鲍慧民说,铜雕的表现形式为线条感,一般来说,山水风景画等铜雕作品相对简单,因为线条较流畅。人物肖像就难多了,不仅讲究线条感,更讲究神韵。要体现出神韵,对锤子力道的掌控就有严格的要求,稍有不慎,整幅画就作废了。“人物像不像,最关键是面部神态像不像,而神态像不像就看锤子敲下去那一下了。”鲍慧民如是说。

执著初心,他坚信这门技艺会被关注

完成一幅人物肖像,鲍慧民平均要花2个月时间,敲打3万多次。所以,尽管鲍慧民雕刻了10多年,他的作品也就20多个。慢慢地,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开始质疑,为什么一定要雕刻人物,这样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手艺,完全可以选择更为简单的山水风景等画作。但是鲍慧民的心中有着对人物铜像的一份执著:“如果让我放弃雕刻铜像,改为雕刻其他作品,那我宁愿不制作。因为从我拿起錾子的那一天起,我就是想雕刻人物铜像。”

2014年,鲍慧民参加了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他送展的齐白石铜像获得了银奖。虽然获得了评委的认可,但鲍慧民发现,在这样大型的博览会里,虽然有无数的作品参展,但几乎没有几件铜艺作品,更别说铜像了。

“其实,我自己也明白,到目前为止,没有多少人在关注铜像,更别说找到铜像制作者了。但我的个性就是这样,一旦坚持了就不想放弃,哪怕就我一个人在制作。”鲍慧民说道。除了坚持铜像雕刻,鲍慧民还有一个坚持,那就是雕刻的全是名人。对此,鲍慧民解释说,名人的认知度高,像不像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也是一种挑战。

如今的鲍慧民,将家附近一间几乎放满缝纫机和布料的房间当成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的挑战在继续,而他的“敲击”也在继续。(记者 黄冰)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