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人物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百姓人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

对症下药,精准“消薄”——乡村特派员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2018-04-24 09:27

望闻问切,摸清家底

蒋宁,1986年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当过医生,跑过业务,考上公务员后一直在外贸线上工作,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今年3月,被任命为乡村特派员后,退居二线的他,重返基层战场,肩负“强党建、促发展、优治理”的职责,开启乡村振兴之路。4月9日,市旅游商务局乡村特派员蒋宁带领调研小组对大同溪口村进行一整天的调研走访。

溪口村地处双溪河畔,是原溪口乡镇政府所在地,距大同镇集镇中心4公里。地域总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20个自然村,现有总户数780余户,人口2368人。现有耕地1440亩,山林面积2300亩,其中,集体山林300余亩,蒋宁深刻感受到溪口村是一个山青、水秀、人淳朴的善美之地。

溪口村历史文化悠久,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6座、具有历史传承的宗祠3座、由杭州市特批的旅游开发寺院1座(即西竺万福寺,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目前,在建的大同“稻香小镇”核心区块——游客接待中心恰好在该村辖区内。大长线、溪大线穿村而过,周边杭千高速大同出口、大店口出口均已开通,交通便捷。幼儿园、敬老院、信用社等生活配套资源齐全。溪口村在村委和全体村民十余年的共同努力下,田园进行了平整,道路进行了拓宽,河坝进行了修固,村落和田野共同构筑了一幅美丽新农村的诗意画面。

在一个拥有历史文化资源,又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村,却缺乏集体经济收入,需要特派员“消薄”,让蒋宁深感责任重大。第一次来村里,他与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就村集体经济发展如何“消薄”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对部分村集体资源进行实地查看。多年来,由于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集体资源相对匮乏等因素,一直限制着溪口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原供销社仓库、茶厂的租金,然而年租金还不到2万元。

面对少额的集体经济收入和高额的日常维护支出之间的矛盾,以及项目匮乏和招商难之间的矛盾,蒋宁认为,要打好“消薄战”,首要的就是最大力度的梳理好村集体资源。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精准“消薄”

4月17日,特派员蒋宁就“消薄”工作再次来到溪口村,摸查村集体经济家底情况。根据村两委初步统计的各项数据,蒋宁认为关于集体农地、林地、水塘、房产等信息还需进一步核实,做到心中有数。他对工作精益求精,不遗毫发。这次走访,他注重村里几个主要集体经济资源,然而经过实地勘察,他发现村集体经济的可用资源并不多。

村委所有的房产出租给木门厂、纸箱厂、商铺使用,年租金仅每年一万余元。琴山桥头的原乡政府所在地,村委计划建三层楼房,用于农贸市场、小超市和农民工公寓,提高商贸活力。特派员蒋宁强调要尽快动工,将设想转化为措施,将措施转化为成效。

在摸清村里三处水塘的情况后,他提出通过发展养殖增加集体收入,还计划邀请省旅投公司专家来做考察,对规划提出专业建议。又从“一村一品”工作角度出发,与村两委一道进一步挖掘经济资源,根据溪口村的农业特点因地制宜进行探索。此外,他还结合大同镇打造“稻香小镇”工程,提出设计和包装项目,挖掘本村环境和资源优势,以乡村休闲为主题做好做足文章,提升本村建设水平和村民收入。

接下来,他将集村两委之力,进一步摸清“家底”,找准“病因”,开出“良药”,广泛听取村民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想法,找准切入点。同时,利用旅游商务局在招商引资、旅游规划等方面的政策优势,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 欧阳媛婷)

责任编辑: 黄倩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