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创业故事

微信扫一扫分享

国内首家捐献遗体俱乐部成立
2005-02-23 08:56

一家七口申请捐献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2004年12月16日,中国首家由捐献遗体志愿者自发组织的俱乐部在沈阳正式成立。据介绍,该俱乐部是继德国捐献遗体志愿者俱乐部之后,世界第二家此种类型的俱乐部。

 走进在这家俱乐部,从“沈阳倡导遗体捐献第一人”于佐良老人,到“一家七口参加遗体捐献”的吴梅臣老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笑容,在他们的心中你可以读懂一个散发着炽热的词——生命的延续。

 女儿角膜未捐成

 被称作“沈阳倡导捐献遗体第一人”的于佐良,虽是古稀之年但神采奕奕。作为辽宁省捐献遗体志愿者俱乐部的发起人之一,于老内心中却有着难以释怀的酸甜苦辣。

 于老是沈阳市变压器厂的退休工程师,上世纪50年代,年纪尚轻的他就产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然而由于当时社会尚未提倡捐献遗体,而且手续繁琐,于老未能如愿。

 2000年,由于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已经退休多年的于老再次来到医院办理遗体捐献手续,但被告知需要家属签字才能办理。于是他开始作三个儿女的思想工作,于老的儿子坚决反对父亲的想法。

 当时于老火冒三丈,情绪激动地对儿子说:“老爸一生未求过你,今天爸就求你让我达成心愿,这就是最大的孝心。”最终儿子被老父亲的执着所感动,三个儿女郑重在父亲的申请表上签字。

 天有风云不测,2002年10月,于老的大女儿因肺癌住进了医院。医生告诉于老,他女儿只能活一个月了。于老日夜守在女儿的病床前,“爸,我可能不行了,但我不想把眼睛带走,把它们留给需要光明的盲人吧。”这是女儿在弥留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带着女儿沉甸甸的嘱托,于老来到相关部门办理捐献遗体和角膜的手续。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天是休息日,于老连续走了两家大医院,相关医生都未能在病人死亡八小时后赶到,角膜死亡不能再作移植手术。

 那一刻,于老老泪纵横,一声声呼唤着女儿的名字:“爸爸不能让你如愿,你的角膜没用上……”送走大女儿的第5天,于老就到医院为自己办理了捐献角膜的手续。

 一家七口全捐献

 “只有我一个人捐献,对医学贡献毕竟有限,只有人们观念的改变,才能使中国医学得到进步。”于老带着满腔热忱,开始宣传遗体捐献的意义,开始寻求社会的认可。“你这人有病啊。”一次宣传中,某单位工作人员对着徒步走上9楼的七旬老人,扔下了冷冰冰的一句话。

 杨东文,今年36岁,为自愿遗体捐献事业奔走多年,当他了解到于老的境遇后,设法找到了于老的电话,两位志同道合者走到了一起。在两人的带动下,金诚、田辅桁、吴梅臣、王世杰4人先后加入遗体捐献志愿者队伍。

 在辽宁省红十字会、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相关单位在大力支持下,2004年12月16日,全部由遗体捐献者组成的辽宁省遗体捐献志愿者俱乐部正式成立,杨东文和于佐良任分别担任俱乐部的主任和副主任。

 众人拾柴火焰高,俱乐部成立后,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短短两个月时间,已经由当初的6名骨干,发展到志愿者150余人的大家庭,其中填写捐献遗体书的有3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志愿者吴梅臣老人的带动下,她全家七口人都加入了捐献遗体的队伍。吴老是俱乐部6名创始人中惟一的女性。当初她加入志愿者俱乐部时,家人都反对。经过无数次做思想工作,子女的想法有了180度大转弯。

 现在,不但大儿子、二儿子、二女儿以及两位儿媳妇先后加入捐献志愿者行列,连远在美国的大女儿也表示回国后要填写捐献申请书。由于吴老家里七口人都是志愿者,大家都亲切地称之为“志愿者之家”。

 历尽艰难始见金

 志愿者俱乐部成立两个月来,虽然成绩显著,但也遇到了许多难题。据杨东文介绍,俱乐部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经费问题。俱乐部宣传需要租会场、打印资料、制作条幅,但一切的资金都得由自己解决。你拿一百,她拿三百,终于将前期费用凑齐,但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又成了几人的心病。

 最初的俱乐部人员较少,开会地点就在志愿者家中轮流举行,虽然志愿者对此都很认同,但他们的子女难免会感到忌讳。为了避免尴尬,他们将“会议室”搬到了商场的休息凳上,大家对此戏称为“打游击”。

 随着志愿者越来越多,“游击”的日子已经不适合俱乐部发展的需要,正在大家为“会无定所”忧心忡忡时,大连医科大学生物研究所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研究所为俱乐部租了一间办公室,并购置了简单的办公设备。虽然场地不大,但俱乐部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找到“家”后,志愿捐献遗体的人纷纷登门,掀起了俱乐部成立以来第一个小高潮。

 由于报名的人数太多,大量家访、送志愿书成了俱乐部工作人员每天的主要工作。今年80岁的田辅桁是退休医师,他和老伴一个月共有5000元的退休金,然而他并未在家安度晚年,为了内心的信念,即使在北风呼啸的三九天,他依然和同事一起发送志愿书。

 2005年2月18日(正月初十),他不顾外面零下二十度的严寒,踏着厚厚的积雪将一份捐献志愿书送到辽中农村。当志愿者看到送申请书的竟是八旬的老者,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了下来。

 细微之处见真情

 在与几位志愿者的交流中,记者发现他们当中很多人将遗体捐给了大连的医院,而让他们作出这一举动的原因,只有两个字——人情。据志愿者介绍,遗体捐献作为一种高尚的行为,被称为生命中的最后奉献,它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理解,以及给予适当的慰藉。

 但在沈阳的一些医院,捐献者的家属想要举行一下简短的告别仪式都难以实行,甚至有的医院规定遗体需要家属抬,而大连方面则是派专人来沈抬遗体。细微之处见真情,所以志愿者中很多人选择了将遗体捐献给大连的医院。

 在采访过程中,有两位市民恰好到俱乐部报名,俱乐部的咨询电线也此起彼伏。“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杨东文主任满怀信心地说,“今后我们组建宣传小分队,到14个市区巡回宣传;要与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联手,开辟捐献者纪念林,让捐献者在生前亲手栽下长青树,以示万古长青。”

 采访结束后,几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者将记者一直送到楼门口,在他们沧桑凝重的脸上,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充满了对祖国未来医学事业的憧憬。

  辽宁省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俱乐部电话:024-85729762 25900821。

责任编辑: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