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寿昌地名拾锦
2011-01-30 09:43

长林口

长林口村,旧属寿昌县八都一图,今为李家镇长林行政村。该村位于县西,再西行出界头便是衢州葱口。北宋前此地人烟稀,旧书载为官甥之地名。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宋室南渡京城为临安,刚远离金兵战乱,欲临时安顿再议后事,又闻江西鄱阳一带百姓聚义,挥枪舞棒东进临安,要夺南宋小朝廷。宋高宗为保临安都城,即派岳飞、韩世忠部奔赵江西平乱。大军浩浩荡荡穿越寿昌县境,沿途百姓纷纷避至山野。

寿昌县西八里渔粱之地,是通衢大道,时下已成过兵要道。居住在渔粱的邵氏家族,为避兵燮之灾西迁三十余里,暂住没有炊烟的官甥。战军稍平筑舍于官甥,男耕女织遂成村落。

住地总该有个村名吧!邵氏始迁祖宗寿,见官甥之地,林木葱郁,遮天蔽日,林茂西沿数里,便这样官甥之地被称为十里长林。说十里长林一点不假,东起毛竹园,即今东风桥,西端是界头,足有十里之遥。

邵氏家族初居于十里长林的东端,也就十里长大的出口处,后来就以十里长林的出口处之口,称邵氏居住地为长林口村。十里长林的腹地,就被世人称为长林源村了。

高桥

高桥村旧称高桥庄,属寿昌县六都二图,今为大同镇高桥村。高桥村建村于五代后粱,始居郑姓,后梁乾化元年(911)从衢州石室街迁入,之后才有宁姓迁徙于此,村为上下而分。

高桥之地古为通衢官道,沿山径东北而行是胡村源村,西南而往是大同村,形成一条长数里的山垅故而从胡村源村至高桥一带,古代皆称济阳龙门。

高桥村的东南有条小溪,自胡村源经高桥绕久山湖村入寿昌溪。因高桥是通衢要道,过往路客不少,涉水而往多有不便。明初,里人行行善造桥于小溪之上,为木质平桥。清嘉庆二十四年(1820),有胡氏见木桥不固,易木以石桥给予为固。石拱桥高数丈,为石拱桥,桥两端各设石阶十六级,今桥现存立于村之东南。只是公路的拓建,桥虽存却已无人过往。

自村东南小溪之上建以石拱桥后,因桥高而称为高桥,村又以桥名称高桥村。旧志载:“高桥在县西高桥庄,庄以桥名”。高桥村的西南地势突出,从高桥村口望去,哪儿酷似河埠头。高桥之旁有似河埠村庄,这里便称之高埠头村了。

久山湖

久山湖村旧属寿昌县六都二图为高桥村的下首,今为大同镇久山湖山村。这里始居郑姓,与高桥村郑氏同祖,同为五代后梁从衢州石室街迁入。

高桥溪水沿地势东南流淌,流至岘岭西麓,水绕山势而流成久字形流向寿昌溪。那久字转弯处山阻回流,盘旋起一个偌大的水潭,久而久之,里人视潭为湖。因湖就久山山麓,故名久山湖。旧志载:久山在县西二十五里六都,其山由东北望去,形如久字,故而称岘岭西麓为久山。

五代后梁,衢州石室街郑氏迁入寿昌县西,一居高桥,一居久山之麓,临湖筑舍而居。久山之麓,湖塘之畔,居家之地,郑氏心有灵感,即唤村名为久山湖村。此村名即形象又颇具几分诗意,九分风情,该说是村名之佳作。

航头与航川

航头与航川以寿昌江边界,西南是航头村,东北是航川村。旧时航头村属五都二图,航川村为十一都一图,今为航头镇航头村,航川村。这两个村子皆以“航”称谓,其含义亦同亦不同。

从历史上看,航川早于航头,唐代就已经有翁姓迁徙于此,唐处士翁兆于乾符年间,从山东青州宦迁于航川。因航川之地是县西北的曹溪,县西南的西溪多年冲积起的一畈平川於地。翁兆迁此时尚无居家,是秀水平川之美吸引翁兆落户。曹溪与西溪经航川入寿昌溪,并设有舟渡埠头,小舟可直达寿昌县城。平川航渡宜人通行,故而就以航川为地名。又因航川之地靠近寿昌溪边,清末时遂将航川改溪沿,而今却又归宗航川。

航头村置村迟于航川,宋代才有王、余等姓迁居于此。航头西靠岘岭,西南由岘岭延伸的山脉群,似龙似船形盘绕村旁。曹溪与西溪合流于航川后,江面增宽水流湍急,阻挡了西南而行的通道,故而设渡于航头与航川之间。从县城西行的舟船,因航头之上水浅多变,船只不能上行至大同,只得在航头地方调头回航。航行至船调头,因此,就有了航头的地名。再则,舟渡之间设有埠头,欲称船埠头,而航头村就在船埠头旁,故而称村不航头。其实,二者的说法是一致的,都没离开行船的航道。

十八桥

十八桥位于寿昌县西郊,旧属十三都一图,今为寿昌镇十八桥村。清以前十八桥村称为枧头村,因西北上马山遇雨水流直下,经山西南的平川冲流入寿昌溪。雨时水流似屋檐下的水溜,故称平川居住村子为枧头村。

十八桥村以邵姓先入居,为泄上马山之水,里人在村中开挖起一条沟渠。年长日久,遇雨水洗沟渠,本来一步可跃过的沟渠,已被水冲涮成数丈之宽。从此,一村分割为二,交往甚不方便,还时孩童落水之苦。

上马山逢雨山洪奔发,村中沟渠水溢成灾。里人见此,即加固沟渠石堪,又在沟渠上铺起青石板平桥,从此,里人行走便捷,孩童玩耍无妨,过往行人皆大欢喜。

日复一日,石板桥已成枧头村一景,晚霞间里人乐聚集石板旁,谈古论今其东融融。桥该有个桥名吧,有人说青石板铺设的桥就叫石板桥吧。这一叫又过了数年,里人觉得叫石板桥太呆板了,石板,石板也不好听。这时,有里人无意中数起桥上的青石板,不多不少刚恰十八块。十八多吉利的数字,好事逢双就叫十八桥吧。从此,石板桥又被称作十八桥,因为这桥名吉祥又顺口,所以一直保留至今。

泉山与小泉

小泉,旧称泉麓、前山脚,属寿昌县南三都二图,今为大慈岩镇双泉村。小泉村始居诸葛氏,为三国蜀相诸葛亮第十六世孙,于北宋初由岘山后迁居于此。小泉村另有一姓,是三国鲁肃之裔,先祖为友后裔同村,相处融融已成佳话。

小泉依狮子山而居,古时故以前山脚称谓。狮子山又称泉山,其形似狮子而称狮子山,山有泉水分四支而下又称泉山。旧志载:泉山在县南二十五里,有泉分四道而下,冬夏不竭。

诸葛氏族迁居于此,有狮子山相依里人安居太平,而称村为前山脚。自古有山则秀,有水则活,狮子山上的四道 泉水常年不涸,且甘甜润喉。泉水绕村而过,似托浮水中的莲花,可能也是泉山种莲的缘故吧。山泉盘绕村舍,又以泉水为饮,灌溉农田耕耘,使里人丰衣足食,衣食无忧。故而又将村名称泉麓,意在泉山之麓,泉水之畔,清代时为简化才直呼山名为村名。而今,泉山村的近邻是小泉村,该村有泉水从小月岭而下,泉从村旁路间流出,泉水小于泉山之泉流,故而以小泉称村名。小泉始居畲族,由温州泰顺迁入,里叶的莲藕初栽于该村。为行政管理和种莲的发展,泉山与小泉合并,称双泉行政村。

更楼

更楼,称更楼底,旧时称高街,又称竹园,属寿昌县东一都一图,今为更楼街道所在地。

更楼虽是原寿昌县的大镇,但置村设镇时间较晚。古时,这里是艾溪畔的一畈平川,一直延伸至今后塘、湖岑畈、黄泥墩一带。居住这里较早的是叶氏,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时称“湖岑城”,今更楼化工厂一带。而更楼之地近艾溪时发水患,又常有盗贼行劫过船只,故而居民极少。

应该说古更楼之是,是“湖岑城”西的溪边荒地,为访洪水冲堤而植竹,而称竹园。随着叶氏后迁,“湖岑城”消失,才有人迁居于艾溪之畔,固堤筑坎,堆土增高地基。又因艾溪之水若遇新安江山洪,船只不能驶入庙嘴头货场,只有在更楼地方船只靠岸待航,有心者便在这里开设店铺,招榄生意。自此,更楼地方商家云集,因街置于溪畔高地而称为高街。

随着街市繁华,为访水患和兵匪扰市,商家便集资建起报警高楼。因街市在报警高楼之下,才遂将高街改称更楼底,意在报警高楼之底。

再后来,为了方便南来北往生意人,商家捐资于清代设立更楼渡民国二年设上更楼渡。至此,更楼街市初见规模,才被官方列为更楼镇之行政地名。

新街

新街,旧属寿昌县东二都二图今为更楼街道新街村。新街并无街,是艾溪西北岸边的一个村庄,村中以叶氏为主姓。

新街之地宋以前人烟稀少,村后有百丈之高的大山,山麓有口形如鹅状的水塘,故而称之金鹅山。金鹅山逢雨天云出山巅,覆盖面很广,似天屏展翅的天鹅,风景十分秀美,因而吸引外界人口入居。

宋时有叶氏迁居寿昌县衙,头门隔街相遥处居住,旧志称该处为新街,并建有叶家花园,街公是数十丈长,由北至南的一条宽巷,临大街处筑有照,与县衙头门相照。后来叶氏家族东迁,择居艾溪西北之岸,金鹅山之麓。

叶氏在寿昌境内是为大族,金鹅山的隔溪之东北早已有叶氏居住,从县城迁居的叶氏该以何为村名?里人相议,当以原居地县城新街为村名,那样会显得阔气些。里人异口同声都说主意不错,既叫起来响亮,更有不忘祖先之意,新街村村名就此始出。

甘溪

甘溪,旧称干溪、龙溪,原为溪名,古时统称甘岭,属寿昌县东一都一图,今为更楼街道甘溪村。

寿昌县东有山称岩峒山,今称黄峒山,山东北而西南走向,纵横建德、兰溪、寿昌三县。山之高林之密,地下水资源极为充沛,龙溪的源头水就由此向西流入艾溪。

龙溪水急,遇汛期泛洪成灾,溪岸居家良田年有灾情。山涧溪水遇岸却又涸干,时常出断流,甘溪位置龙溪中段,逢旱溪水即干,时称为干溪。里人为避涝、旱之灾,在村口造了水口庙,以保一方之水土,百姓之安居。

水口庙竣工,水神爷立于庙中,可是水患仍不平息,遇洪而涌直击两岸。里人这才想起疏通河道,拓宽溪面,进行水改工程。从此,龙溪水缓缓而流,服务两岸百姓。旱时,干溪不再干涸了,百姓喝着从岩峒山流下的甘泉,暑热山风徐徐,溪水透凉,日脚过得甜蜜。

从此,里人不再叫干溪了,并以甘甜之意称溪为甘溪,村亦以溪名之。

吊钩岭

吊钩岭,旧属寿昌县西南五都二图,旧志载,称吊官岭,今为航头镇吊钩岭村。

吊钩岭离寿昌县城十五里,是寿昌西南通往龙游的主干道。过航川渡,翻越吊钩岭,经梅岭便是龙游界。吊钩岭古时地势险要,岭高数十丈,岭南是水深溪宽的西溪,又为盗贼出没之处,稍不留神就有性命之忧。因地势险要,为保一方平安,故在岭南里许建有乌龙庙。

古时山岭间本无人家,山脚时有几户山民居住,至宋末岭的两侧人居增密,是为赚路茶水饭钱而居。元代大德年间,传有一贪官乘轿过此岭,那贪官是催征粮赋的。大德年间寿昌县境大旱,百姓家无隔夜之粮,生活苦不堪言。贪官坐轿催粮不管民计民生,恰又是个暑热天气。轿至岭巅轿夫口渴力竭,失足将轿掀翻坠落岭下深沟。贪官随轿而落跌落岭下,被一棵树枝挂住,腰挂树叉头脚下挂,活脱脱像一只垂死挣扎的恶狗。

贪官一直挂着,罪恶之徒人见人恶,又有谁去相救。后来贪官死了,百姓将他埋于岭下,嫉恶如仇的百姓便以树吊狗官之意,称村名为吊官岭。吊官之岭官家忌讳,便将“吊官”改“吊钩”吊者用钩吗。

今吊钩岭旧貌不再,宽广的水泥公路削岭而过,又是另一番情景。(戴荣芳)

责任编辑: 储玲娟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