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民国风
2011-09-30 15:37

民国热在2009年掀起高潮以后,原以为已是偃旗息鼓,没想到时值辛亥百年,再度火热。那天看网络视频,一场关于民国感悟的文化沙龙如同大学生辩论赛,精彩缤纷,别的没记住,倒是记住了小宝的一句话:民国除了文化上有响亮光彩的东西,其实日子是非常艰难的。

于是整个上半月一直在偷懒,放着工作不顾而去读民国,读西南联大,读夏济安汪曾祺朱自清,读溥仪眼中的紫禁城,再读陈丹青的系列民国论,为的就是想重读一段完整的历史,了解那个时代的艰难,也算是实实地跟一把民国风。

几年前,热衷宋词时,曾天真地想过自己活在宋朝才好,那个朝代,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章曲目两万赋,无不反映国民闲暇的生活,审美的情趣,更别说曲艺、书法、建筑等艺术在宋代的发展与渲染。可我忘了宋朝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男尊女卑,娼妓业兴盛的国度。回头再想着自己若活在宋朝,无非两种命运,一是遵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大字不识,嫁鸡随鸡,成天鱼米炊烟;二是逢上出生不好,一个不小心沦为青楼卖艺了去,也不是没可能。这样一想,便生出笑来。罢了罢了,以自己的性子,关于宋朝缅怀缅怀就够了。

不过,值得说明的是,女子在民国的境况确是好过历代。禁缠足,废跪拜,倡女权,以及女子求学现象,在民国均已为大多数民众所接受。民国社会发展的大势,决定了女子走上社会,从事适当的职业已不可扭转。这个也是体现民国文化的精粹之一,也是我爱上民国的初始。

民国是个有故事的年代,文化的繁荣和思想的自由,特别迎合我们这代人怀旧的阅读口味。一边是纷飞的战火,一边是一群背负民族学术期望的文化人,世界很新,太多的事情都在摸索中,他们在困窘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去追忆与深思。“你如果不想被毁掉,你自己站起来,要有点知识、有点判断,如此而已”,对于民国里的人,陈丹青如是说。在民国,每个人的命运被大变局裹挟,没有人能置身度外,看民国笔记之《西南联大的爱情往事》,就很能体现当年的学术氛围,时代缩影。

看完民国系列,捧起《活着活着就老了》,在冯唐杂花生树,群英乱飞的调侃中,被幽默了一把后,继续作呆状。秋风到。冯唐的语调再老道深髓,惊人前卫,也无法将落寞从历史的苍凉和悲切中转移出来,仿佛自己仍在民国。(江上月)

责任编辑: 黄倩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