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乌龙山霭中
2012-02-03 14:21

离开梅城已快二十年了,许多有关梅城的陈年往事、名胜古迹、风味小吃却常常勾起我的回忆,而最令我魂牵梦绕的却是乌龙山。

乌龙山是梅城的镇山,她横亘在梅城的北面,因逶迤雄伟,娇若游龙,岩石乌黑而得名。我在梅城求学六载,从教六载,曾上百次游历过乌龙山。每一次登临乌龙山,我都会领略到她的美艳、壮观和奇异,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第一次游乌龙山是参加严州中学“小秋游”活动。那是1978年的10月,我们在班主任杨佳秀老师的带领下到乌龙山麓采橡子搞小秋收。这里古木参天,松涛阵阵,一条石板路连绵上升,两边灌木丛生,环境颇为清幽。杨老师告诉我们:这里叫万松林,《水浒传》中记载的“乌龙神神助宋公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杨老师短短的介绍,就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心中涌起了对乌龙山的崇敬。因为那时候的我刚从农村考入严州中学读初中,在语文老师张霖的启发下,正在如痴如醉的读四大古典名著。在我稚嫩的心灵中,梁山108将个个都是英雄,都是我崇拜的对象。那一日,我都沉浸在对《水浒传》的回味之中,以至于采橡子的数量远不如城镇的同学……尽管这次游乌龙山,我没有欣赏到她更多的美景,但其神奇的光环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这种神奇的光环从而引领着我在以后的岁月中,一次又一次的去登临乌龙山。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身知识面的拓展,我对梅城、对乌龙山的了解愈来愈多。了解愈多,我就俞想去实地感受。于是,乌龙山顶上有我振臂欢呼的身影,奉真道院里有我朗朗的读书声,玉泉寺小溪畔有我野餐时的欢笑声,乌龙岭上有我壮怀激烈的诗篇……可以说在严中求学期间,乌龙山是我的自然之师,是我抒发少年情怀的自然之所。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严州师范任教。由于《乡土地理》教学的需要,乌龙山又成了我第二课堂。我曾带领学生们踏遍了乌龙山的山山水水,去寻觅那神秘的一百个寺庙的遗址,去做土壤的剖面,去探寻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在这期间,乌龙山给予我和我的学生们更多的像一本活的教材,大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见识。

春天采映山红,夏天避暑纳凉,秋天秋游摘果,冬天踏雪寻梅。一年四季,我都可以从乌龙山上寻觅到人生的乐趣;清晨看日出,傍晚赏晚霞,夜晚数满天星斗,而白天听鸟鸣松涛,一天时光,我都可以从乌龙山欣赏到美丽的景致……在我那青春涌动的日子里,乌龙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也成了我倾诉深情的对象。

尽管新安江距梅城很近,尽管我每次回老家省亲都要经过梅城,但我一直有一种“近乡情更怯”的心理作祟,总不敢去打破记忆中对梅城、对乌龙山的那份美好。去年年底,乌龙山麓的玉泉寺重建后要开光,我受命撰写玉泉寺的导游词。于是,我怀揣着对梅城、对乌龙山的那份记忆,一次次地到实地去探寻。我把梅城的许多历史碎片一一采撷,把乌龙山的许多传说故事一一过滤,然后倾注自己满腔的热情,用一个个文字一一表达出来。这是我心灵在梅城历史中穿越的过程,更是我接受梅城千年文化洗礼的过程,也是我被乌龙山雾霭沉浸的过程。

“潇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使君无一事,心与白云空。”每当我融入乌龙山霭中时,真可谓是宠辱皆忘,与范仲淹一样“心与白云空”了。当然,范仲淹先生是“先忧后乐”的先贤,他的“心与白云空”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而我只是一个凡夫俗子,所谓的“心与白云空”,是我在忧患的人生历程中,为自己的心灵找一个超脱的短暂空间罢了。

难忘乌龙山。难忘乌龙山霭中的种种欢乐。(蒋祖云)

责任编辑: 黄倩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