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有种永远不能丢的东西叫精神
2012-02-10 14:14

《建德论坛》上有网友发了一张关于三都镇镇头水库的照片,网友“防弹衣”附加了说明:该水库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建造,其时镇头、洪岭、姚村等地由于交通相对闭塞,农民生活条件的确很穷,当时建造此水库也仅有一辆解放牌翻斗车,工地上都是当地农民(梓里公社范围),他们的工作很苦,没有工资,只拿工分,梓里公社的领导干部吃住都在工地上,与农民同吃同住。水库建造完毕,开始发电供水,下游村落因为争夺水源而打架斗殴的事件逐年减少。

对于这段文字,我特别注意了“梓里公社的领导干部吃住都在工地上,与农民同吃同住”这句话,因为非常巧合的是,前一段时间,我在偶然翻阅《建德文史资料:农业专辑》(建德市政协文史委1994年12月编),也有类似的发现。

《建德文史资料:农业专辑》集中反映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建德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扬战天斗地精神,依靠科技,艰苦创业,努力发展农业经济的史实。书中多次提到了这类事:当时,从基层的生产队队长、公社干部、科技人员到县一级的县委书记、县长等,在农业生产科技攻关、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第一线中,身体力行,栉风沐雨,与农民群众同吃住、同劳动,以实际行动影响并带动周围群众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热潮中去,为建德县顺利摘除“缺粮、缺油”两顶帽子做出贡献;其中,县委书记张书声“与农民群众一道挑栏粪”和县长吴北海在“改田地现场参加劳动”两则,让人印象颇深,尤其那张照片:吴北海戴着草帽,脖子上搭着擦汗的毛巾,袖子和裤管高高挽起,脸上绽出山里老农一般淳朴的笑容,完全没有半点“县太爷”的威仪。可是,50岁以上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那不是“做秀”,而是实实实在在地在参加体力劳动,这幅照片的确是那个时代领导干部的积极、昂扬、自信的精神风貌的写实。

作为参照,就不由得要提起去年被广泛质疑的湖北某周姓市长。该官员号称国内当下最年轻的市长(28岁),在下乡视察工作时,一路上均由随行人员为其撑伞,而当其在与年纪可做其父亲的村民交谈时双手后背,一副高高在上的长者模样,难怪网上对此的批评铺天盖地:年纪轻轻就表现出这样一副居高临下的“父母官“的样子,还能指望他真正深入群众开展工作?由此可见,在人们的意识中,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要求是多么强烈,对那种与群众貌合神离、漂浮敷衍的官场恶习是多么痛恨。

联系到最近市委书记董悦同志在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动员暨综合考评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批评的的:(部分干部)作风不够务实、工作不够敬业,一些领导干部工作浮在面上多、深入一线少,脱离群众、脱离一线,不深入基层、不了解基层;乡镇(街道)干部的“走读”现象普遍,部分乡镇干部下午四点后以难觅踪影;少数乡镇(街道)干部“进城”心切,没干几年就千方百计找关系、托门路调到部门工作。我以为这个评价是符合实际的,个中原由也是需要思考的。

时代变化了,许多旧时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自然应该与时俱进,在交通条件日益改善、通信手段日益丰富、部门分工合作越来越细化与紧密的情况下,我们未必要求现在的领导干部一定要事必亲躬、面面俱到,而与群众同劳动、同吃住,放在目前来看,已是浅层次的“深入基层”做法。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的是那种来自骨子里的灵魂,是“始终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精神,即“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深入一线下基层时脚踏实地,与群众沟通了解基层时发自肺腑,为群众办事时认真负责、心甘情愿,最终赢得群众的认同与肯定。

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种“深入群众,始终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优良传统与工作作风永远不能丢。而这样的要求,对今天建设美丽幸福和谐新建德显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黄建生)

责任编辑: 黄倩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