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赤岭岗上插花亭(小镇钩沉之十九)
2012-07-09 13:46

在童家和石屏交界的赤岭岗上,有一座插花亭,在石屏赤源村西村口有座松山亭。这两座凉亭均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9)年。由赤岭岗西侧赤源村的李瑞生独家捐资所建。

李瑞生,字子玉,石屏赤源村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少时喜读书,精骑射,崇祯年间补了个邑庠武生。清康熙年间,官居广西提标左营守备,屡建功勋。康熙三十六年(1698),李瑞生76岁归乡,加擢游击衔,领守备全俸。雍正元年年臻百岁,朝廷给升平人瑞坊,雍正三年,李瑞生以一百零二岁的高龄寿终正寝。

自归乡的第二年,李瑞生出资在赤源村前后分别建了两座凉亭,并派家丁专职为来往行人提供茶水。村西口凉亭命名为“松山亭”,该亭为跨路凉亭,占地约60平方米,有十八根柱子。亭内两旁的柱子间用厚木板做成坐凳,供人休息。上世纪60年代末,为建设寿李线二期(横钢至李家)工程被拆除。

赤源村东的赤岭岗上,在路的北面也建造了一座凉亭。这座凉亭与松山亭相比要小得多,只有十几平方米。但是由于此亭坐落在岗顶,来往过客都要在此休息。凉亭的旁边有许多的山花,来往过客进凉亭休息时,多愿意采束山花插在凉亭的墙缝中,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座凉亭叫做“插花亭”。

这两座亭自建好后,就常年有人为来往行人提供茶水。李瑞生去世后,他的后人把在松山亭、插花亭施茶的善事承续了下来。即使是在战争年代,也是断断续续地维持着。解放后,交通工具多了,人们参加了大量的集体活动,施茶逐渐消失。到了“扭转北煤南运”运动期间,赤岭岗两侧来了一批夺煤大会战的年轻人,行人也多了起来,马江山村的一对夫妇又在插花亭里做起了施茶的善事。后为配合寿李线扩建工程,插花亭被拆除,施茶善事这才终止。

到了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马江山村吴流高、周海和、黄金根等十余名村民在大队领导的带领下,集资重修插花亭。当时为确定亭址,村民还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意见。其焦点主要是该亭应该建在原址上,还是应在马江山的范围里另建。最后,大队干部综合大多数人的意见,在离原亭址不远的赤岭岗东的一股冷泉水旁重建了凉亭。并请村小学叶根贵老师题写了“插花亭”三个字。叶老师还在亭门两侧题写了一副对联。其联语为:“前路赤炎炎日试问能走几步,这里凉爽爽风不妨暂坐片时。”现在,交通发达,凉亭的社会功能基本失去,但是,积德行善的举动仍然是需要人们去发扬、去光大的。(方根发)

 

 

责任编辑: 张目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