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我与建德的半世情缘
2012-08-07 14:59

1949年下半年,严州师范学校从淳安县迁回建德梅城镇原校址,我也在这一年来建德读书。1951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在绪塘乡完全小学任教,之后又在大洋、乾潭、三都、梅城、洋溪、新安江等乡镇任教。1982年因连续下大暴雨,千岛湖水库的水位猛涨,我家乡淳安宋祁村被淹,整个村移民后需另建房屋,建德文教局批准我的请求,让我调回淳安县任教。说句实话,当时我是含着眼泪离开建德的。我在建德教育界工作了这么多年,对建德是非常有感情的。我在淳安任教至1993年8月退休。总共教龄是43年,其中有三十二年是在建德。可以说,我与建德有半世情缘。

说句实话,我在初当教师时,思想有些不稳定,认为当教师不如当干部。可是,1952年的一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当时我刚到绪塘完小任教一年,这年的夏天,全校教师要到金华地委干校去学习两个月(当时建德属金华地区管辖),但在经济上有些困难,全乡农民立即为我校八位教师筹集了1800斤大米,解决了我们的伙食费,我的心里感动极了,农民群众是多么敬爱我们教师啊!从此,我克服了不愿当教师的错误思想,并写了一篇题为《人民要我们培养下一代,我坚定了当教师的决心》的稿子,寄到《浙江日报》,结果很快就发表了。从这以后,我不能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决心做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

1953年,我担任大洋区中心小学副校长,除在校兼课外,还兼任校内外职务达十种,这严重影响了我的正常工作。我就给《浙江日报》写了一封题为《老师兼职过多,严重影响教学工作》的信,希望教育行政部门从教育工作的长远利益出发,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帮助教师解决兼职过多的问题。

我的信见报后,县里就立即重视了这件事。当时我在县城参加会议,会后县府文教科科长便找我个别谈话,说县里一定支持我,并要我回校后把那些应该减少的职务告诉他。我回校后就写信告诉他,要求首先帮助我减少社会兼职。他十分赞同我的意见,在接着召开的县、区文教干部会议上就作了研究、布置,还马上写信告诉我,要我与区领导研究解决。区委书记、区长都和我谈了话,同意先减去我的两个社会兼职,再进一步研究减少其他不必兼的职务。这样,我就能安心做好教学工作了。我还能抽出时间到各村校去辅导工作。于是,我又写了一封“读者来信”——《领导上帮助减少兼职后,工作胜任愉快》,寄到浙报,很快又发表了。

在这以后的五十多年时间里,我常常翻阅自己的剪报集,当看到这两封信时,我就激励自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努力搞好教学工作。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教育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春天。国家教育部对学校教材进行了改革,为适应新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是当务之急。当时,建德县还没有成立教师进修学校,1978年县文教局决定先在县“五·七”大学举办教师培训班,并抽调我和曾坤元老师去任教,我教语文,曾老师教数学。当时全县有40多个乡镇,每个乡镇选送一至两名教师来参加培训。每期两个月,共办了三期,有150多名教师参加了培训。他们学习都很认真,我和曾老师也尽力,很多学员后来都成为所在乡镇的骨干教师。他们回到学校后,仍经常与我和曾老师联系。我调到淳安后,还有很多老师与我通信联系。即使不是当年“五·七”大学师训班的学员,他们到千岛湖来旅游或开会,都要挤出时间到我家来看望我。乾潭、洋溪等学校举行百年校庆时,也邀我参加和写回忆录。

在我家被大水围困,粮食颗粒无收,还要雇工建房屋的日子里,建德的教师们向我伸出了温暖的手。1983年6月下旬,连日下大雨,千岛湖水库水位猛涨,我家进水一米多。建德梅城小学等学校的老师们听说后,纷纷表示:一定要尽力帮助我。于是,你5斤他10斤,有的甚至20斤,一共凑成300斤粮票,从邮局用挂号信寄到我家里来,解决了我建房的粮食问题,这真是雪里送炭啊!新房建成后,一些亲朋好友来我家,我妻子见人就说,我家能建起这座房子,是和建德老师们的帮助分不开的。

在我国第28个老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回忆自己与建德的半世情缘,心情无比激动。记得1982年8月我离开建德教研室的那天,时任县文教局局长的胡修铭正在杭州开会,会议结束回到局里,就问教研室的同志,我走的那天到汽车站去送了没有。当回答说去送了,还帮助运了行李时,胡局长高兴地说,孙泽柽老师在建德教育界工作了这么多年,我们不能忘了他,一定要去送!此事是事后教研室的夏邦成老师告诉我的。

现在,我心里还是经常想起建德教育界的许多老同事和我教过的学生。今年我已经80岁,身体还很健康,作为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团的成员之一,我还经常下乡进校为县少年儿童作宣讲。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到建德去走一走,看一看。

(孙泽柽)

 

责任编辑: 郭锡辉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