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新编历史剧《天下第一疏》观后
2013-04-03 14:17

海瑞,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前些日子,我观赏了一出由本地婺剧团表演的新编历史剧《天下第一疏》。全剧长达两个多小时,当剧终时,全场观众自发起立,并报以持久不绝的掌声。我已二十多年没有看过舞台剧了,没有大型剧院的地方县市,舞台剧似乎成为一种文化奢侈品。所以,此剧带给观众的,不仅是舞台带来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自然还有惘如隔世的新鲜感。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结党营私仍复存在的时代,此剧谢幕时连绵不断的掌声,似乎并不仅仅是出于感人的情节、出色的演技和身临其境般的舞台效应。

《天下第一疏》一剧,说的是明代清官海瑞以死进谏之事,也就是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海瑞骂皇帝”的故事。对海瑞这个人,我一直颇有好感,这不仅是因为他有刚直不阿之质、惓惓为民之心,还因为他曾做过我的家乡淳安的父母官,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受到世代淳安人民的爱戴和纪念。我曾不止一次仰瞻过立在家乡的海公祠,对“一邑清名著,三朝直节同”(查慎行)的海大人顶礼膜拜、长揖永思。

“武死战,文死谏”,这是古代文官武将的最高道德标准,并得以大肆提倡和宣扬。这一道德标准,在海瑞身上得到很直观的折射。海瑞任户部云南司主事期间,为嘉靖皇帝深居西苑,日事玄修,但求长生不死,不见大臣,荒疏朝政,内忧外患继之而起的社会现实感到极大的忧虑。于是,就备了棺材,冒死上了轰动朝野的“为直言天下第一事”的《治安疏》,对皇帝沉溺玄修、不理朝纲的行为加以指斥。而在此之前,朝中文武官员争相向皇帝进贡吉详之物和上表致贺,其中最工巧最称上意的当数阁臣袁炜的贺联:“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而这种令人作呕的马屁功夫,海瑞是万万拍不来的。不仅如此,出于对嘉靖皇帝的不满,已有朝廷大臣杨最的进谏而杖毙在先,但海瑞却视而不见,依旧我行我素,以死抗疏,直是个十足的“楞头青”。

但海瑞的刚正无私在朝野是出了名的,嘉靖自然知晓他的忠心。虽然对他的抗疏十分愤怒,觉得没给君王一点脸面和尊言,但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多少有些感动,只得把奏疏留在宫中数月,曾说:这个人(海瑞)可以与比干相比,但我又不是商纣王。庶几有些认同海瑞,但又有为己开脱的意思。但有一件事又多少有火上浇油之嫌。黄秉石《海忠介公传》上说:“一日,(嘉靖)挞诸宫婢,宫婢故作呓语曰:‘万岁受詈海瑞,以吾侪泄忿耶?’上不怿,乃诏曰:‘海瑞詈主毁君,悖道不臣,廷杖六十,法司收讯,并追主使者。’”君主受臣毁誉,又因此惹得宫女讥诮,不杀海瑞,只廷杖六十,下狱收讯,已是皇恩浩荡了,亦可说明嘉靖尚未昏庸到不可理喻的地步,以致过后曾谕:“朕仰承天眷,不自谨恤,致病体弱。如能御朝听政,岂致横遭诟罪耶?!”嘉靖之不杀海瑞,或许有杀之将祸乱朝廷而不可收拾的担心,但多少博得了后人的一些宽恕。

其实,海瑞的“骂皇帝”之举,并非一时兴起,其骨子里生来就有严峻刚直的秉性。有两件事一直在乡间被传为美谈:一件是海瑞在淳安任上,当时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叫鄢懋卿的,是奸相严嵩的党羽,以都御史的身份出巡八省盐政,欲经淳安往齐云。这个鄢懋卿招权敛财,叱咤生风,郡县诸吏见了都膝行匍匐。但他有一个习惯,每到一地之前,总要先投一札,还假惺惺地说:“(我鄢某)素性简朴,不喜承迎。凡饮食供帐,俱宜俭朴为尚。毋得过为华侈,靡费里甲。”而自己却带着小妾,乘五彩大车,叫十二个女子抬着。海瑞接札后,复书鄢懋卿:“邑小,不足奉迎,至且见罪 ,愿取他道往。”鄢懋卿只得绕道而去。另一件是相传拿办浙江总督胡宗宪公子的事。这位少爷路过淳安,作威作福,吊打驿吏。海瑞没收了他带的大量的银子,并报告胡宗宪说:此人冒充总督公子,胡作非为,败坏总督的名声。弄得胡宗宪哭笑不得,只好自认倒霉。

作为一代清官,后人给予海瑞以极高的评价,被誉为“古今一真男子汉也”(梁云龙《海忠介公行状》)即便在百姓当中,亦流传着这样一段称颂他的歌谣:“海刚峰,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桑,真是铮铮一汉子!”

历史上有些现象十分奇怪,海瑞在地方任上断案时的一些判决书的内容,被后世的小说家、戏剧家作为创作的题材,如《大红袍》《小红袍》《五彩舆》《生死牌》《海瑞背纤》等。但令海瑞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四百年后,一部《海瑞罢官》,使自己成为一桩公案的文艺“主角”,导致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灾难。

1959年4月,针对干部中不敢讲真话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提倡学习海瑞“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精神。1959年6月至9月,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著名明史专家吴晗先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等文章,并在1960年写成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962年,江青提出要批判《海瑞罢官》。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刊出由江青、张春桥等共同策划,姚文元执笔的批判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捕风捉影地把剧中所写的“退田”“平冤狱”同“单干风”“翻案风”联系在一起,指责该剧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进而把皇帝罢了海瑞的官,同庐山会议上撤消了彭德怀职务一事联系在一起,妄言为彭德怀翻案,使对该剧的批判带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对《海瑞罢官》的批判,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我们不耽于把毛泽东与明朝皇帝、彭德怀与海瑞相提并论,毕竟进代相差近四百年,它们的历史背景也存乎迥异。“海瑞罢官”,原本就是一部弘扬正义、打击邪恶的正面教材,在任何时代,它的意义都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一味地将其影射什么,其实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和对正面历史人物的亵渎。在政治的重压下,一切都会变得颠倒混沌,令人不能自已,就像吴晗在《关于〈海瑞罢官〉的自我批评》上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我忘记了阶级斗争”的话。

今天,新编历史剧《天下第一疏》是新时代的《海瑞罢官》,谢幕时的长响不衰的掌声,表明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必需品”,都将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方韦)

责任编辑: 储玲娟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