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四十二年后梦圆第二故乡  诸家知青回访记
2013-12-26 20:37

 

1968年,毛泽东同志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一时间,全国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从城市奔向广阔的农村插队落户,走过了一段峥嵘岁月。直到1979年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城市,也有部分人在农村结婚生子,真正把根扎在了农村。这场知青运动,是我国一个非常年代的一段特殊历史,它让许多非亲非故的人成为亲人,许多素不相识的人成为朋友。

建德市李家镇诸家村是当年知青安置工作做得好的先进村。1968年12月,这个村首次接收了5名来自新安江城里的知青,其中有三人后来支边去了黑龙江。1969年1月30日,这个村又接收了来自杭州城里的8位知青。这样,全村共10个生产队,每个队安排一名知青。1970年以后,这个村又陆续接收安置了另外4名来自杭州和新安江城里的知青。

这些来自城里的只有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在诸家村插队落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始了自己人生中最艰苦的下乡锻炼之路,度过了一段深刻难忘的时光,与当地的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这些知青中,只有个别的与本村村民结婚留在诸家,其他知青在诸家村待的时间不一,短的两三年,长的将近十年,都先后抽调回城工作。

四十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在诸家村插队落户的小伙和姑娘,如今已是退休在家,成为爷爷奶奶辈的人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加怀念自己曾经生活过的第二故乡,更加怀念诸家村那些曾经关爱和帮助过自己父老乡亲,更加怀念自己那段逝去的青春岁月。这些离开诸家村40多年的知青们,对自己的第二故乡仍然梦牵萦绕,很想“回家”看看。

2013年5月的一天,诸家村现任支书夏国军带着村文化员来到建德市文广新局联系工作,在此遇到了当年的诸家知青任渊。任渊下乡两年后即抽调在本地工作,并在建德成家立业,“杭州人”变成了“建德人”,也算是把根扎在了建德。

闲谈时,夏书记说起村里当年知青们居住过的泥墙房屋“六间头”现在还保存完好。任渊听后,很高兴,马上建议村里要采取措施,作为知青文化遗存保护起来,并表示要邀请当年在诸家下乡的部分知青回访第二故乡的愿望。夏书记当即表示,欢迎知青回诸家看看。

2013年11月24日上午,天下着绵绵细雨,田野上轻雾如烟。来自杭州、新安江城里的知青们坐在车上,正朝着他们的第二故乡——李家镇诸家村行进。这是他们离开诸家村四十多年后的第一次集体回访。

“近乡情更怯”。四十多年里,这些知青梦回诸家无数次,而今真的远远看得见诸家的时候,坐在车子上的知青们心里涌起了一股抑制不住的激动,不时地透过车窗向前张望。

车到村口,诸家村支部和村委干部已迎候多时。当任渊向其他知青介绍,站在大家面前的村支部书记夏国军,就是当年知青们称呼“夏伯伯”的公社干部夏传金的儿子时,大家的距离便一下子拉近了,握手,拥抱,问好,一时间笑声朗朗,忘记了天空还在下着毛毛细雨。

应知青们的要求,车辆先绕村一周。随着车轮滚动,知青们看着窗外既熟悉又陌生的诸家村,每个人都在辨识着、回忆着,印证着,感慨着,心潮起伏。激动之余索性要求停车驻足,好好看看面前的诸家。他们站在村西溪边的古樟树下留影,站在当年曾经辛勤劳动洒下汗水的田头留影,他们急切地要把第二故乡沧桑巨变烙进心头。

上午9时许,当知青们来到诸家村大礼堂前时,一眼就看到了大门上方挂着的红色横幅 “欢迎知青回访第二故乡”。礼堂前的小广场挤满了村民,大家冒雨等候多时。当知青们下车的时候,场地上立刻响起了一片热烈的鞭炮声和乡亲们的欢呼声。

眼前这样的场面,不由得使知青们又回想起当年下乡时的情景:车到李家车站,风雪交加,当知青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下车时,只见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大队长董金水带领村民前来热烈迎接,这热情的氛围赶走了气候带来的寒意,使知青们心头涌上浓浓的温暖……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诸家大礼堂前,又似乎再现了当年的热烈场面,大家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庆神情。知青们顾不得震耳的鞭炮声和烟花散发出的烟雾,急切地在人堆里寻找自己的房东和熟悉的朋友;早已守候在礼堂前的村民们也拥挤着踮起脚尖在人群里辨认着知青……

参加这次回访第二故乡活动的知青中,从杭州来的4人、新安江来的3人、嫁在本村的1人。在坐谈会上,夏国军书记代表诸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以及全体村民热烈欢迎知青们回到第二故乡参观访问、探亲访友,并向知青们介绍了诸家村的发展和变化。他说,知青们当年响应毛主席号召,来到诸家,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与诸家结下了不解的情缘。知青们离开诸家虽然有四十多年了,但与第二故乡感情没有疏远,今天大家结伴归来,回访诸家,令父老乡亲们感到十分高兴,希望知青们从这一次回访开始,以后“常回家看看”!

紧接着,任渊代表知青作答谢辞,对诸家村干部、村民和新老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对知青们的盛情邀请,使大家能够结伴回到魂牵梦绕的诸家,与诸家的父老乡亲见面欢聚,畅叙旧情,来亲眼目睹诸家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任渊说:“在阔别四十多年后,我们今天终于回到诸家。从踏上诸家的土地的那一刻,我们的心情一直激动不已,是因为看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诸家的山山水水,是因为目睹了诸家村的新面貌,更是因为我们见到了老董、老诸和余凤姣大妈、见到树明、树亮兄弟、见到光海、开昌和宝昌兄弟等今天到会的各位老朋友,身体健康、神采奕奕。在为你们高兴的同时,我们也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在过去的岁月里,诸家的父老乡亲对知青们的深厚情谊!”

话匣子一打开,知青们接着便交谈起当年的许多亲身经历的事情,一件件,一样样,都记忆犹新,仿佛就在眼前。

当年,在他们初来乍到,对当地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不熟悉、不适应的情况下,房东大伯大妈和村干部们对知青们关怀备至,不仅用土方解决知青们身体上的水土不服,更用热心和深情帮助知青们克服心灵上的“水土不服”,使知青们很快适应了农村生活,并经过农村生活的艰苦磨炼,真正与农民打成一片,从灵魂深处接触到了地气,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了坚韧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实地,从容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一切。

特别是几位女知青都说,房东大妈待她们,胜过待自己的女儿。村干部照顾知青也是关怀备至。有位女知青说,有一年冬天,跟随大队长小董去公社开会,要涉水过溪滩。到溪边,小董马上脱了鞋子,卷起裤脚,背她过去。

当年的大队长董金水当时只有30多岁,大家都叫他“小董”,如今是70多岁的老董了。他说,见到回访的知青们,很高兴、很激动!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许多美好的东西,仿佛就在眼前。1969年冬,听说有杭州知青要来我们村插队落户,当时,村民们都半信半疑:杭州城里的年轻人怎么会来我们这样的穷山村呢?大家猜测着,盼望着。等到知青们真的来到村里后,大家都热烈欢迎,虽然当时条件有限,但村里还是尽力安排妥当知青们吃、住、行方面的事宜。当时,村里生活比较艰苦,吃番薯、玉米等粗粮多,而农活却很忙,农田改造、兴修水利,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忙,很少有休息的时候。知青们表现很好,白天跟着农民一起下地干活,收工回来自己烧火做饭。特别是知青们能说会写、能跳会唱,发挥各自的特长,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现年91岁的大妈余凤姣说:“真的没想到呀,知青们离开诸家四十多年了,今天能够回来看我们!我们老一辈人很高兴!我们诸家人很高兴。”

现任村主任叶新华说:“我年纪轻,没有经历过当年的情景。今天,当年在诸家工作和生活过的知青前辈们回访第二故乡,我们年轻一代欢迎您们!你们也曾经是诸家的村民,所以请您们今后要常来诸家。多走走,越走越亲!”

座谈会上,知青们向村委献上一块事先准备好的匾,上面写道 “四十年前来此上山下乡锻铸魂魄,六旬花甲重返第二故乡再续情缘”,这两句话,正是知青们回访第二故乡的真切写照。

作为当天活动的一个节目,是参观“六间头”。“六间头”位于村落中心,是1970年村里建设的知青房,先后有杭州、新安江两地9名女知青在此居住生活过。因为东西向并排六间,村民们遂称之为“六间头”。当年,此屋门前清流蜿蜒,绿树婆娑,曾经是知青们一方生活的新天地,也是诸家男女青年工余饭后的热衷徘徊留恋之地。诸家村委于今年重新整修后,把它作为知青文化遗存加以保护。

知青们迫不及待地走到“六间头”,几位女知青走进走出,忙于确认自己居住过的房间,仔细察看有无变化,回忆当年的生活情景,感慨良多。他们拿出相机和手机,不住地拍摄这些曾经生活过的泥墙土屋。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了。餐桌上大家延续着座谈会没有说完的话题,频频举杯,共庆这相聚的美好时刻。真个是举杯相敬语殷殷,话说当年泪盈盈。

中饭后,知青们分头去走访各自的老东家,重温当年令人难忘的温馨和感情。

曾经当过大队赤脚医生的袁丽云,在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当年救过一位身患急病的小男孩,虽然忘了他的姓名,但心里一直牵挂他。村里人根据她的回忆,找来那个“男孩”并请到采访现场,“男孩”如今也是50岁的人了,一见面就拉着手说不尽当年的话题,情动衷肠。

握手道珍重,期盼再相见。下午三时,当知青们即将告别诸家的父老乡亲,踏上归程时,乡亲们送上早就备好的礼物:每人一袋番薯和一盒土鸡蛋,这些诸家本地的土产,寄托着诸家父老乡亲对知青们的沉甸甸的深情厚谊!

细雨绵绵,情谊绵绵。当知青们告别各自的房东,告别村干部,告别诸家村的时候,眼睛再一次模糊起来。回望渐行渐远的诸家村,他们在心底暗暗祝福,祝福诸家村的将来更加富裕文明,祝福诸家的父老乡亲更加幸福快乐!

 

(汪国云 文/摄影)

责任编辑: 徐舟翔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