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管村桥下碧波漾
2014-02-08 16:28

枫树岗以东是葛岭,以西就是管村桥。

枫树岗原来叫分水岗,在当地人口中,枫树岗和分水岗的读音相同,加上原来这里又有一片高大的枫树林,所以把分水岗写成枫树岗也就很自然了。

最早来枫树岗居住的是叶家,他们和葛岭叶氏是本家。后来又有徐姓来此定居。相传很早的时候,有一个姓徐的人在管村桥做篾匠,他觉得这个地方很好,就想在这里定居下来。有一次,一位算命先生和他说,你不能在管村桥定居,因为你是做篾匠的,要选择一个有岗的地方居住。于是这位姓徐的篾匠就在枫树岗择地建屋居住,他就成了枫树岗徐姓的始迁祖。

管村桥这地方非常奇特,首先是艾溪从村中间穿流过,把整个村庄一分为二,而一座桥(也就是管村桥)又把艾溪两边的人家连在了一起。横竖两条山谷呈十字形在此交错,村的东西南北各耸立着一座山,东面的山形似一口大钟,故名钟形山;西面的山叫西山,也就是长林口人称之为后山的那座山;南面的山看上去又高又尖,很像埃及的金字塔,据说唐朝的黄巢曾带领起义军到过这里,并在山上设过营寨,所以当地人叫它黄巢尖。现在黄巢尖上还有战壕遗迹,也曾有人在山上捡到过军刀、钢盔之类的军用物品,据说这些东西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遗物;北面的山相对平缓些,它是横亘在李家与葛岭之间的龙山的尾端。这里是管村桥人的坟山,山上曾经古木参天,可是现在已经没有了。山脚下曾有管姓人居住,管村桥这个地名也因此而来。据传,当年的管家不但非常富有,而且也很霸道,其族长曾定下过一个规矩:凡有娶亲的队伍经过村里,新娘子都要留下来陪他住三个晚上。他的这一行为,激怒了上天。有一天夜里,管村整个村庄突然就沉到地底下去了,管姓从此绝嗣。这样的传说虽然不可信,但当地人却对此津津乐道,说现在山下还有一块田里的泥土一年到头都是稀的,而且没有底,一不小心就会陷下去。平时从这块田的边上走过,整块田的泥土都会震动起来。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是,管村桥的东西南北各有一个村,而且距管村桥都为五华里。北面是长林口,西面是三溪,东面是葛岭,南面是禹甸,管村桥地处正中。正因为有这样的地理位置,所以管村桥历来都很繁盛。村庄跨艾溪江而建,一条独木桥把村的东西两片连接起来,桥的两头店铺林立,主要有米店、杂货店、茶叶店、药店和竹木店等,另外还有一座观音殿。

现在的管村桥姓管的人是没有了,而是一个吴、王、陈、童等姓杂居的村落,其中以吴姓最有影响力。

吴姓人是从三溪迁出来的。三溪的吴姓来自安徽歙县。据传,很早的时候,有一个姓吴的歙县人独自一人来到三溪烧炭。那时候,三溪荒无人烟,这个姓吴的人在这里烧了一个冬天的炭,眼看年关将近,他想回歙县去过年,可是炭窑里的一大堆炭又没有卖出去,怎么办呢?他就和他养的一条狗“商量”:我能留下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只有六个苞罗馃,这六只馃你省着点吃,一定要吃到明年正月我回来的时候。这只狗很通人性,它汪汪汪地叫了三声,好像是表示同意的意思。于是,这个姓吴的人收拾起行装,踏上了返乡的路。

第二年正月,这位姓吴的烧炭人重新回到三溪,他看到他的那条狗还是非常忠实地守候在炭窑边,身边还有半个苞罗馃没吃完。这个姓吴的烧炭人非常激动,他摸了摸狗头,说,真是一条好狗啊。同时他觉得,三溪这个地方可以安身。于是,他就在这里安下身来,娶妻生子。这个人就成了三溪吴姓的始迁祖,人称狗头太公。

吴姓的一支迁出三溪,来到管村桥,成为管村桥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家族。远的不说,民国时期,吴家有一个叫吴寿鹿的大财主在管村桥建有一座非常大的豪宅,据说整座豪宅有六个天井,寿昌县的县长林喜岳每到夏天就要到吴家来住上一段时间,说是避暑。现在这座豪宅还有部分建筑保留着。

以前,吴家还有一座花厅,后来用作书房(学校),不光村里其他姓的学子可以在这里上学,远近几个村的学子,都可以在这里求学。这座花厅现在也已经不见了。

现在的管村桥非常漂亮,在通过村里的短短几百米的艾溪上,建有六座桥,溪里建有一座自动水坝,洪水到来时,坝体会自动翻开。平时,坝内蓄水平均深度1.5米,水域宽20多米,长500多米,溪水非常清澈,微风吹来,碧波荡漾。村里人都喜欢到溪里洗衣洗菜。这样的水坝,对改变村里的小环境有非常大的作用。村主任说,等到两岸的花木长高长大之后,这里将会和新安江的江滨公园一样漂亮。(沈伟富 文/摄)

责任编辑: 黄倩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