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禹甸
2014-02-17 15:06

来到禹甸,2014年春天的第一场雪刚收走脚步,山上的积雪厚厚的,树枝竹尖都沉甸甸的。村里人还沉浸在新年祥和的气氛之中,村口的小店门前最为热闹,老人们在一边聊天,一边晒太阳。小孩子们穿着新衣,穿梭在人堆之间。老村支委老施接待了我。老施首先带我在村里走了一圈,看了两幢老宅。这两幢老宅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一幢老宅里还有人居住,另一幢老宅里已是人去宅空,堂前的墙上挂着两张老人的相片,大门上帖的是绿色的对联,显然,至少有一位老人是去年刚去世的。这两幢老宅的门顶上都钉着写有“历史建筑”字样的牌子,是受政府保护的。老施说,以前,村里像这样的房子有很多,现在都已经拆掉造新房了,一幢最大的徐氏宗祠已于上世纪70年代拆掉建了大礼堂。现在,大礼堂又经过重修,成了村里的“文化礼堂”。

禹甸村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唐朝之前,就有童姓人在这里居住。后来,童家有一位小姐嫁到安徽的一位姓徐的人家为妻,并生了一个儿子。不知什么原因,童家突遭变故,举族外迁,留下大量田产无人经营。童家小姐就带着儿子回到禹甸,继承了娘家的田产,从此,徐姓开始在禹甸生息繁衍。

现在的禹甸已经没有姓童的人了,在这里居住最久也是最大的姓是徐姓。徐家不仅继承了童家的田产,就连童家祠堂也一并继承了下来,并改名为徐氏宗祠。

清初年间,有姓程的人从安徽来到这里做茶叶、木材生意,后娶了一位徐家姑娘为妻,并在这里定居。现在,村里姓程的人已经发展成为第二大姓了,并在村里修建了一座花厅。但是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姓程的人都要到徐氏宗祠里去祭拜,以示不忘娘家亲,所以禹甸村里的程家有一个非常独特的风俗,就是他们的年夜饭都是中午吃的,吃完之后,先到徐氏宗祠里去祭拜,然后到再到自家的花厅里去祭拜。这样的传统一直传到上世纪中叶,徐氏宗祠和程氏花厅被拆为止,但程家人中午吃年夜饭的风俗还保留着。

禹甸这地方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两边的山很高,中间的地势又不开阔,上游大坑源和三溪里的水,都往这里汇集,一到雨季,很容易发生洪灾,洪灾是禹甸人最大的心头之痛。

1972年8月3日,一场特大洪水又袭击了禹甸,当时的禹甸人正在修建黄金坞水库,洪水包围了水库工地和整个村庄,村里的劳力都在工地上,好几天都没东西吃,又回不了家,有关部门派出直升飞机向水库工地投放饼干等食品,才度过了难关。可是村里的房子基本都被洪水冲毁了。所以自古以来,禹甸人就渴望有一位像大禹一样的人物出现,帮助他们治理好这一带的洪灾,于是他们在村口修了一座庙,叫禹浪庙,禹甸这个地名这和座庙有关,甸是郊外的意思,在这里,指村外。

黄金坞水库外有两个自然村,一个叫蓬里,一个叫高枧。

清同治年间,黄金坞口有一茅蓬,里面住的是一位看山老人。后来,特别是修建黄金坞水库的时候,这里成了水库工地,一时间非常热闹,房子也多了起来,渐渐地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但地名仍然叫蓬里。

高枧村是外来移民聚居地。太平天国时,有一批福建移民迁到这里。由于这里地势高出周边,且呈长方形,看上去像一门槛,故名高槛。但当地人都把“槛”字读成jian,后来就干脆写成高枧。

最让禹甸人津津乐道的是村后山间的一座古庙。其实这座庙早就不在了,甚至连庙的名字都没人知道,但是关于庙,以及庙里和尚的故事却一直在禹甸人的口中代代流传着。

他们说,很早很早以前,后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很大的庙,庙里的和尚正好有一百个,而且他们都要亲自干活。有一次,外出云游的方丈回到庙里,吃饭时,他数了数一起吃饭的和尚正好一百个,可是到了干活时,怎么数都只有九十九个,一查,原来有一位资格很老的和尚吃过饭不去干活,而是经常下山去和一位民女幽会。方丈就派人下山去找这个花和尚,找到后,把这个花和尚押上山来,五十大棒打出山门。花和尚怀恨在心,侍机报复。

一些日子后,他乔装成一位风水先生来到庙里,煞有介事地说,此庙虽好,但庙的山门太小,而且有点偏,须改造,最好能在山门外再挖一条沟,以排邪气。

方丈听信了他的话,择日开工建门挖沟。说来也怪,白天挖好的沟,到了晚上,沟又被土填上了。方丈就去问那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挖的时候要先在地上淋上黄狗的血。这一招果然奏效。不几日,山门及门前的沟一同完工,全庙上下举行完工典礼。就在典礼上,有两位和尚突然倒地而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又有和尚先后不明不白地死去。庙里的其他和尚惊慌起来了,几天之后,包括方丈在内的所有和尚全部远走高飞,一座大庙就成了一座空庙。

现在,当地人还经常在原来的庙基上挖到砖瓦之类的物件,当年大庙所在的地方也有一个与庙有关的地名,叫寺源里。(沈伟富 文/摄)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