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小溪源
2014-02-25 10:37

艾溪流到禹甸,接受了一条西来的小溪,这条小溪发源于建德、衢州交界的龙门顶。这里山高源深,青山秀水,源口有一座新建的石牌坊,牌坊顶上写着“小溪源畲族村”几个金色大字,下方挂着四个大红灯笼。

这是一个雪后的下午,阳光很好,我走进了小溪源。

源里散落着大大小小七八个自然村,从外到内分别有黄泥岗、胡家、高义坞、半源、仓坞、杨家、青山头等。

坞口有一小山岗,岗上有一个小自然村,叫黄泥岗。往里不远,有一自然村叫胡家。这里原是航头吴潭吴家人的坟山,后来,帮吴家看守坟山的人在这里定居繁衍后代,加上另外的人迁入,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村庄,村名就叫吴家。当地人“吴”“胡”不分,故讹为胡家。从胡家往里,右面有一山坞,形似一把椅子,取名交椅坞,后写成高椅坞、高泥坞,现在写作觉义坞。

小溪源的中段有一个自然村叫半源,这里人口最为集中,是小溪源村的中心。再往里,是杨姓人聚居地,称杨家。上世纪30年代,村里有一个叫杨洁的人当选为“国大代表”,后随蒋介石去了台湾。过去,杨家是这一带的大地主,源里的山林及大部分田地都是他家的。杨家雇有很多长工,帮他家种田种地看守山林,其中有很多都是从江西逃难过来的畲族人。

村支书介绍说,小溪源全长3.5公里,两边的山上都是毛竹,竹林面积达4200亩,其次是杉木和油茶,分别有500多亩。全村人口近一千,其中少数民族——畲族340多人,是我市五个少数民族村之一。全村只有耕地300来亩,是个人多耕地少的小山村。但是,小溪源人历来就有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出了九十多个大学生,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就有八十多人考入各类大学。村里对考入大学的学子实行奖励政策,多则两千,少则一千不等。

小溪源村的畲族主要是姓钟和姓蓝两种,雷姓只有一人,是外村嫁过来的。钟姓和蓝姓都是上世纪初从福建迁过来的。钟姓以帮杨家做工为生,解放后,他们才有了自己的土地和山林,所以大多钟姓人都住在杨家及附近。蓝姓大多住在小溪源最里面一个叫青山头的地方。他们的祖上也是从福建来到这里,帮人家看山,后来就居住在山脚下。青山也就是龙门厅,由于山上长满毛竹,一年四季长青,当地人就叫它为青山。蓝家人居住的地方就自然称为青山脚了。

在我们来到青山脚的时候,2014年春天下的第一场雪还没有化尽,山上还是白皑皑的一片,山边的岩石上挂着冰柱,太阳一照,晶莹透亮。小溪里哗哗地流着从山上下来的雪水,非常清澈。几只鸭子在溪水里悠闲地嬉水,见有生人,也不惊慌,只把一对大翅膀拍了拍,好像表示欢迎。小溪的埠头边,有一农妇正在清洗腊肉,一双手冻得和腊肉一样红,但她的脸上却挂满了幸福,见我们到来,热情地招呼我们:到家里去坐一坐。另一家人已经把腊肉挂在门前晒了,一对老人悠然自得地坐在门前,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烘着火,看上去非常满足的样子,看到我们,也非常热情地邀请道:来坐一下,喝杯茶去。

我们在蓝国禄老人的家里坐一了会,他和我们简单地讲了蓝家的情况。他说,他们这个自然村的人都姓蓝,都是一家人。当年,他的爷爷带着他父亲的几个兄弟来到这里帮人家看山。那时候,这里山深路窄,除了种山、砍毛竹、挖毛笋、采茶叶的人外,很少有人进来,家里住的都是茅草屋。现在,水泥路通到门前,家家都建起了洋房,年轻人都到外面去闯,我们这些老人在家里看家,国家还发我们工资,生活过得很好,你看,家里吃的用的样样都有。他还一个劲地说,共产党真好。

从小溪源出来,太阳已经挂在青山顶了,斜斜的阳光把篱笆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竹林里的雪一块一块地往下掉。源里源外的年味还没有完全散去,但新的生活又已经重新开始了。(沈伟富 文/摄)

责任编辑: 翁校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