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溪口(下)
2014-05-07 14:55

位于溪口村中央的翁氏宗祠始建于明成化年中叶,占地480余平方米,其建筑风格为典型的徽派建筑。民国年间,翁氏宗祠曾作为学校,为村里培养过大批人才。

杨家宗祠位于溪口村童家自然村,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至今正好一百年。祠堂坐东朝西,大门用条石砌成,也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占地510余平方米。整体布局严谨,外部古朴厚重,内部雕刻精细、生动。正堂之上高挂着一块金色大匾,上书“四知堂”三个大字。

何谓“四知”?这要从杨氏的一位先祖杨震说起。

杨震(59—124),东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字伯奇。少好学,博览群经,时称“关西夫子”。历任荆州刺史、太守、司徒、太尉等职。

杨震淡泊名利,年轻时多年寓居湖县(今河南灵宝市豫灵杨镇杨村)及潼关等地。他到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今山东省巨野东南)时,时任昌邑县令王密是经他举荐的。为答谢杨震的举荐之恩,王密趁夜深人静时,怀揣十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杨震对王密此举很是生气,毅然拒绝。王密四下瞅了瞅说:“夜黑人静,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义正言辞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说完生气地将黄金掷于地上。

“四知”的故事由此传开,杨氏后人就以“四知”作为堂名,一直延续至今,未曾更改。

溪口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远的已不可考,清末时曾出过一文一武两个人。这两个人都姓翁,一个叫翁豫龢,一个叫翁凤岐。

翁豫龢,字炳文,号怀清,是个文人,有《溪口八景诗》传世:其《双溪晚约》是这样写的:双溪南北抱村流,卵石靴纹浸渡头。容我筹闲方下钓,西山缺处夕阳收。

翁凤岐,字瑞祥,武生功名。他非常看不惯民间的奢靡之风,认为民间办婚丧之事,要以节俭为主,村中百姓对此非常赞同,一致响应。所以溪口村至今都有丧事不摆宴席的习俗。他的为人更是名震当时的整个寿昌县。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因保卫地方有功,寿昌县令授以“守御有方”匾一块。民国二年(1913)因清乡有功,被授二等银质徽章一枚。民国十七年(1928)寿昌县陈县长授以“勤慎从公”匾一块。

徐友恭,字鸣谦,又名长松。1903年出生,幼时从学于私塾,兴趣广泛,尤其在书画方面的造诣颇深。其书法享誉寿昌、淳安、衢州、龙游诸县,就是当时商贾如云的徽州也留有他的墨迹。民国初年,徐友恭任溪口小学校长,为村里培养了很多人才。

何陞亮,字益明,清光绪年间从温州迁到溪口官田里,自幼习文练武,精通伤科医术。为穷人治病,大多收费甚微,甚至分文不收。他的医术享誉淳安、遂安、兰溪、龙游等地,加之武功高强,待人接物又一派和气,深受人们的尊敬。民国十二年(1923),时任浙西行署贺杨林赠给他“一乡颂望”和“从善如澄”两牌匾。

建国后,溪口村更是人才辈出,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努力地为国家作着贡献。

溪口虽然是一个农村,但在历史上,却是一个商贸比较兴盛的地方。它东通兰溪、龙游,西达衢州,北至淳安。在雨季还可扎筏行舟直达严州乃至杭州。附近的上马、镇源、石门庄等地出产的木材、毛竹、茶油、桐油、毛猪等农产品,都在溪口集中,然后通过木筏,经大同、寿昌运往下游销售。而一些生活用品,比如食盐、棉布、小五金、肥皂、药材等,则通过陆路,从兰溪挑到溪口,然后再销往附近各村。正因为有这样的交通优势,溪口村出现了一大批很有实力的商户,如凌裕丰杂货店、胡氏豆腐坊、何氏面粉坊、翁氏万育堂(药店)、叶氏中医、程氏中医、胡氏外科、何氏伤科等等。至于面条、包子、馄饨等小食店,更是星罗棋布。

大量的外地人口迁入溪口,特别时太平天国至土地革命时期。其中不乏优秀的“五匠”。早期比较出名的有陆氏木工,贾氏、冯氏泥工,张氏、郭氏、徐氏篾工,郑氏、叶氏、杨氏打铁,林氏白铁钣金,翁氏裁缝等。他们不但手艺精湛,更把诚信二字放在第一位。现在还能在村里看到“五匠”的影子。

从古至今,溪口人都十分重视教育,历史上中进士,举孝廉,出秀才,大有人在。村里的几个大姓,如翁氏、胡氏、徐氏、郭氏等,都设有私塾,聘请高师,培养后代。

1913年,溪口小学成立,时为寿昌县第五初级小学。1931年改为寿昌县三河乡中心学校。1944年为寿昌县三河乡中心国民学校。翁氏宗祠、青山祖庙都作过校舍使用。

建国后设溪口完小,校址迁到杨氏宗祠。后因学生人数太多,杨氏宗祠已容纳不下,于是在杨氏宗祠的左侧新建了六间教室。1986年再新建四间二层教学楼。

古老的溪口已经渐行渐远,伴随着历史的脚步,溪口村也走向了新的时代。可是走在新的溪口村里,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和商业氛围。(沈伟富 文/张玲 摄)

责任编辑: 翁校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