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莲花源之——戴家
2014-06-29 16:19

 

 

 

在新安江北岸的群山中,有座并不高也不大的山峰,叫莲花峰,山下有个小镇叫莲花镇,汇聚山下各大小溪流之水,最后从洋溪注入新安的溪,叫莲花溪。因整个莲花镇被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大小山峰所包围,境内青山绿水,自然环境非常好。

一个下着大雨,山中烟雨氤氲的早上,我来到了位于建德、淳安交界处的莲花镇戴家村。雨中的戴家,放眼皆绿,好像连空气都是绿色的,深深地吸一口这里清新无比的空气,整个肺腑都好像被清洗了一次,人也为之精神了许多。

一听这戴家这名字,你肯定在想,这个村里的人都姓戴,至少大部分人是姓戴的。但是你错了,我们在村里找不到一户姓戴的人家。那么戴家村因何而来?这要从一个叫张七相公的传说说起。

早在明成化年间,今戴家村所属的板桥自然村(当年叫张头村)里住着一个姓张的人,娶了一位姓戴的姑娘为妻,一年后,生了个儿子,取名张飞祥。张飞祥长到七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在村里人的帮助下,张飞祥变卖了本来就不多的家产,草草安葬了父母,从此,以帮人放牛苦度生计。但由于无人料理,张飞祥一身邋遢,很不受人欢迎,稍长之后,他就一个人躲到深山里去烧炭。

张飞祥烧炭的地方,就是现在建德、淳安交界的一个叫祈坑坞的地方,这里地势高较,缺少水源,张飞祥天天都要到坞口来挑水喝。

有一天,张飞祥在窑边的菜地里锄草,忽然看到一只小兽从身边跑过,于是拿起锄头追了过去。这只小兽一下子就钻到一丛芒草丛中去了。张飞祥用锄头去挖,小兽没挖着,却从芒草底下涌出一股清泉。张飞祥喜不自禁,立即俯下身去掬水而饮,感觉这泉水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而且喝过以后,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从此,张飞祥再也不用到坞口去挑水喝了,他天天喝这里的泉水,久而久之,感觉全身有使不完的劲,走起路来也是健步如飞。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他烧的炭一窑比一窑好,前来买炭的客户与日俱增,烧出来的炭已经供不应求。于是他就在附近再开挖了几个炭窑,用现在的话说叫扩大生产。

要扩大生产,就要有足够的人手,但这不是问题,因为生意做大了,自然有人前来相投。最后张飞祥先后收下了九人,连他自己一共十人,其中一个专门管账。

十个人当中,张飞祥当然是老板,但在平时,他们都按年龄大小,兄弟相称,老大是一位来自姚村的农民,张飞祥排行老三。

张飞祥他们在祈坑坞里烧出来的炭,要挑到洋溪码头上船,卖到严州城里乃至杭州城里去,从祈坑坞到洋溪码头,少说也有几十里路,挑炭所花的工夫是很大的。

一天夜里,张飞祥做了一个梦,梦见有好多头戴白帽的人在帮自己挑炭,这些人挑着炭,来去如飞,一窑的碳很快就被挑光了。张飞祥醒来一看,发现梦境并不假,在祈坑坞到洋溪码头的路上,真的有一些戴白帽的人在帮他挑炭。再仔细一看,那不是人,而是一些芒草花。于是张飞祥一下子跪了下来,他知道这是上天在帮他。他不知道自己是哪辈子积下的德,上天总在他困难的时候帮他度过难关。

张飞祥烧炭发了财,但他没有忘记父母,他决定为父母重新修墓。因他的母亲姓戴,后人就把张飞祥父母的墓所在地叫做戴家。

但是村里也有老人讲,也许这里最早真的是由戴姓人建村并居住的,因为种种原因,戴姓人不知从什么时候消失了,其他姓氏相继迁入,形成了现在唐、余、王、钭、何、宁、许、邵等多姓共居的局面。

现在的戴家行政村由戴家、郑家、里芳、洋溪岭等村合并而成。1953年,这几个村共同组建成立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1955年,改低级社为高级社,为庆祝这次改造的胜利,把戴家合作社,改为胜利合作社。人民公社时,戴家叫胜利大队,人民公社撤销后才改回叫戴家村,2007年,戴家、郑家、里芳、洋溪岭等村合并成一个大戴家村,其中心就在戴家。

当地人把传说中的那个张飞祥叫做张七相公,翁老大叫做张大相公,并分建祠四时祭祀。张七相公祠叫祈源祖殿,张大相公祠叫祀龙殿。现在祀龙殿还在姚村自然村。此殿建于清中期,距今约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整个建筑面积为300多平方。殿内只供张大相公神像,文革中曾遭到人为的破坏,但整个架体保持完好,室内的古物雕刻精细,2009年被列为建德市古建筑保护。

张七相公的父亲是板桥人。板桥,一个非常有诗意的名字,但它不是 那个板桥,戴家板桥是个非常小的村,因村依山面溪而建,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座小板桥,故而得名。板桥村的里面,叫杨家,村里大多姓杨,他们的祖上是从安徽安庆迁来的,并保留着一部从安庆带来的《杨氏宗谱》,这部宗谱一直保存在杨氏宗祠“四知堂”里,可是杨氏宗祠已于前几年拆掉了,为了保存宗谱,热心人又在宗祠的旧址上盖了一间非常小的“四知堂”。在杨氏后人的带领下,我们冒雨前去翻看了这部非常珍贵的宗谱。这么一部宗谱,却存放在这样一幢无人居住的小屋里,真让人为之捏了一把汗。

戴家村的项塘坞自然村是个很小的村,村里住户还不上十户,但这个村的名气却不小。以前,来这村的人非常之多,原因是这个村里有一座莲会庵。据庵里的石碑记载,此庵建于明朝初年,面积有300多平方米,庵中供奉释迦牟尼、观音、十八罗汉、四大金刚等佛像,1958年,曾在庵中开办了一所共产主义小学,远近村庄,甚至洋溪等地的学生,都到这里来学习。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一批又一批知青来到这里开荒种茶,一时间,这个小山旮旯里热闹非常,充满着无限的青春活力,两幢非常“洋气”的知青屋横排在茶山脚下。1978年,莲会庵彻底倒塌,知青也一批一批回城,项塘坞又恢复了寂静……(沈伟富 文/摄)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