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革命烈士邓逢金和他的后人
2014-06-29 16:31

1930年的建德农民暴动,给反动势力以沉重的打击,在建德的革命历史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这次暴动,全县有3个区45个行政村1000多人参加,斗争坚持了两个半月。暴动失败后,在反动当局的残酷镇压下,共产党的组织遭受严重破坏,组织、参与暴动斗争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30多人被捕,30多人英勇就义。革命烈士邓逢金就是其中的一位。

邓逄金,又名逢琴、逄辰,洋溪方家(今洋溪街道城东村方家坪自然村)人,生于1894年,读过五年书,后在家务农,是一位身高力大、智力过人、有文化、有志向的农村青年。平时在村里,他关心弱势群体,敢于向土豪劣绅抗争,爱打抱不平,深受村民的尊敬。因为当时村中的贫苦农民没有土地,为了谋生,邓逢金组织了附近几个村庄的农民组成挖山队,为别人挖山。这个队伍有数十人,邓逢金是头头,很有威望。

1925年,中共杭州支部派唐公宪来建德开辟工作,童袓恺等人在九中(严州中学)读书,在共产党员严公宪和进步教师竹均之的影响下,开始革命活动。1926年,童祖恺、胡燿先、严汝清、关启先、邵梦仙(莲花徐家人)、席绍忠、郑瑞芝(洋溪朱池人)、翁义明、关启昌等人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2月,建立了中共建德县第一个党小组,同年9月,中共建德县委在大洋建南小学成立。从1926年开始至1927年,受党组织委派,邵梦先、翁义明在西区洋溪,以组织农协会为名,秘密发展党员,先后有33人加入共产党,并建立了胡宅党支部和方家坪、朱池、幽洪等村党小组。邓逢金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建德早期的中共党员之一。

1927年3月,朱池农民协会成立,邓逢金担任执委,积极宣传“减租减息”“打倒土豪劣绅”,组织开展农民运动。4月,正值青黄不接,农民困于饥荒,邓逢金带领贫苦农民到朱池村的地主陈语生家,强借稻谷200余担,接济困难群众度过春荒。这年冬天,他又带领百余农民向地主胡文培清算贪污堂众的积谷账,迫使胡文培交出稻谷100余担,接济贫困群众。1929年4月,朱池农民协会重建,邓逢金仍为领导成员之一。不久,中共建德县委组建洋溪区委,邓逢金任区委委员。

1930年7月上旬,中共建德县委组织发动的洋尾、大洋、三都、麻车等南区暴动,后在国民党浙江省保安队的疯狂镇压下遭到失败。南区暴动失败后,县委负责人童祖恺、姚鹤庭从大洋经兰溪朱家,翻塔塔岭,过马目山,渡过新安江,于当月10日到达朱池村郑瑞芝家。经与郑瑞芝、胡潮生、邓逢金等西区党组织负责人商议,决定组织西区暴动,攻打洋溪镇。

早先,共产党员陈一文在郭村(莲花)教书时,曾发展过一批党员,组建了比较健全的党组织,当地的群众基础较好。根据这一情况,童祖恺决定亲自去郭村组织群众起事。当日,童祖恺、姚鹤庭化装成农民,由邓逢金陪同抵达郭村。时值西洪(今齐平村)庙会,童祖恺决定利用庙会的时机,马上组织暴动。当天晩上,童祖恺、姚鹤庭、邓逢金等人,在与郭村党组织负责人研究后,即派出多名党员赴各村联系,组织暴动队。接着又在许家祠堂召开多次骨干会议,研究部署暴动计划,决定于7月13日晚上在郭村举行暴动,14日拂晓,以焚焼洋溪西水岗的瓜棚为信号,统一指挥郭村和朱池的暴动队员攻打洋溪。

7月13日晚,暴动按计划举行。晚饭后,来自郭村、西洪、樟村、昴畈、高岭、屋基畈、坑口等村的200多暴动队员,汇集在郭村外的白云庵中。正待出发时,庵外站岗的队员抓到一个商人打扮的人,经审讯,此人是洋溪伪公安分驻所所长。暴动队先将其捆绑在白云庵中(暴动后押出来时跳水逃跑被打死)。

暴动队集队出发后,首先冲进郭村。大地主许奐卿闻讯逃走,队员们就将他家的田契、账册和部分家具搬到天井里焚烧,然后向洋溪进军。没走多远,有人报告许奐卿家的火已被人扑灭。为此,暴动队骨干许根根又带领部分队员返回郭村,烧掉了许奐卿家整幢房屋。

按原定计划,童祖恺、姚廷鹤等率大部分队员向洋溪进发,到达岙山庵(现属友谊村桑园自然村),童祖恺集合队伍作了简短的动员,并派人联系朱池郑瑞芝,要他们在拂晓时见信号向洋溪进攻。不料,埋伏在西水的朱池暴动队负责人性急,眼看天快亮了,还不见火光信号,误以为情况有变,便将队伍撤回解散了。迟来的郭村暴动队,按计划在西水岗点燃瓜棚,然后迅速向洋溪发起进攻。

驻守洋溪的伪警察听到枪声、呼喊声大作,认为暴动队人多势众,武器齐全,便仓皇后撤。与此同时,驻守周王庙的缉私队哨兵开枪抵抗,后来在暴动队顽强的进攻下,缉私队被迫撤退。天亮以后,敌人见暴动队人数不多,武器都是些土枪,便折回扑向暴动队。敌人火力凶猛,自己装备太差,又不见朱池暴动队增援,童祖恺不得已下令暴动队撤回郭村。

西区暴动失败后,参与暴动的骨干分子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通缉,邓逢金也在通缉之列。8月,邓逢金去江西寻找红军,途经大同时,本可以借宿在亲戚家,但为了不连累他人,住到旅店中,被曾是邓逢金当年开山队初建时的班子成员“三犯(音)竹匠”(绰号,姓名不详,其曾与邓逢金有口角之争,后到大同当伪警察)和伪警察徐有才认出后告密,邓逢金不幸被捕,随后被押往梅城监狱关押。

在狱中,敌人逼邓逢金招供郭村暴动参与者名单,他始终一言不发。敌人对他除了严刑拷打以外,还施行了“老鹰飞”“老虎凳”“天雷针”、辣椒水灌鼻子等酷刑,昏过去了,又被冷水泼醒。一次,邓逢金抑制不住地呻吟声,使敌人误以为他招供了,一个敌人的耳朵凑近他的嘴边,妄图听他供些什么,邓逢金猛地一口咬,敌人嚎叫一声,捂住了半边脸。他一张口,吐出了敌人的半只耳朵。邓逢金始终坚贞不屈,敌人恨透了他,不仅打断了他的腿,而且割去了他的舌头。1930年8月26日,邓逢金在梅城西门外惨遭敌人的杀害。就义时,他在囚车上以坚毅的目光向沿途群众含笑致意,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解放后,人民政府于1952年追认邓逢金为革命烈士。

邓逢金牺牲时年仅36周岁。他死后,家中留下两儿一女,全靠妻子汪樟凤含辛茹苦地拉扯大,好在邓逢金兄弟姐妹有6个,困苦中也会给孤儿寡母一些帮衬。但家里失去邓逢金这个顶梁柱,缺吃少穿,饥寒交迫,生活苦不堪言。大儿子邓康寿12岁便上山砍柴挑到洋溪街上去卖;二女儿邓茶香15岁就出嫁到杨村桥绪塘村;小儿子邓康义也是从小跟母亲、哥姐们在苦难中长大。

在邓逢金英勇牺牲19年后,建德解放了。解放后,邓逢金的妻子汪樟凤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丈夫的遗骸,她和亲人们到梅城西门寻访知情人。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邓逢金的坟墓,然后将遗骸迁回老家安葬。后来,由于城东开发,后人又将邓逢金烈士墓迁建至方家坪的公墓。

邓逢金的妻子汪樟凤(1993年逝世,终年97岁)和子孙后代们,继承烈士的遗志,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添砖加瓦,努力投入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实践,家庭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邓逢金的长子邓康寿(2010年逝世,终年94岁)终身务农。娶妻黄冬娥,育有一女两子。女儿邓茶香(2009年逝世,终年91岁)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善于当家理财,育有一子一女。小儿子邓康义(2012年病逝,终年84岁)在工业战线努力工作,曾担任过新安江电梯厂厂长,后调任新安江轻钙厂任党支部书记。

今年是邓逢金诞辰120周年,我们站在烈士的墓前,缅怀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品味着烈士后人的幸福生活,又一次体验了郭沬若老先生这句诗词含义——没有革命先烈牺牲青春、拋洒热血,就没有今天红色中华的崛起,就没有亿万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采访后记:今年,是建德、寿昌解放65周年,又是邓逢金烈士诞辰120周年。为纪念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英烈们,根据中共建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安排,笔者数次赴邓逢金烈士所在村庄,瞻仰了烈士墓,采访了他的孙子孙女们,目睹了烈士后人的幸福生活。遗憾的是,当年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曾在邓逢金家开过会的老屋已不复存在,了解邓逄金当年情况的老人都已过世。为更深入地了解邓逢金,笔者详细翻阅了《中共建德地方史》和《建德县民政志》,查看了解放初期证人的笔录资料。(通讯员 许永良)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