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劳村(下)
2014-06-30 11:22

位于村东的“济美楼”是劳村村里保存较为完好并仍有人居住的一处古民居。据现在住在楼里的主人说,这幢楼大约建于清中叶,少说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一个叫“阿球先”(音)的人建的。

“阿球先”又叫“恶不佬”,传说是一位江湖中人,平时爱恶心作剧,喜欢以魔术等方式捉弄人,但为人倒也不十分的恶。

“济美楼”原来的建筑格局是前厅后楼,现在前厅大部分已经被拆除,只保留了后楼。而后楼也已经被改造过,原来的后楼高约六丈有余,登楼可俯瞰劳村全村。也许是后居者认为楼太高,经不住风雨的摧残,把屋顶降低了许多,才成了现在的高度。

劳村的祠堂也是别具一格。

说起劳村的祠堂,首先要从劳村的姓氏更替说起。

劳村之所以叫劳村,是因为最早是劳姓人在此建村居住。后来劳姓渐渐式微,童姓迁入,并最后取代了劳姓,成为这里的大姓。到了北宋末年,寿昌县令刘珏之子刘光尧定居劳村之后,刘姓渐渐成为劳村的第一大姓。

劳村的祠堂最早是由劳姓建造的,称劳氏宗祠,可能是财力方面的原因,劳氏宗祠只建了一进。童氏迁入后,在劳氏宗祠的基础上,往前又建了一进,并把整个宗祠改为童氏宗祠。同样,刘氏来到劳村后,从已经走下坡路的童氏手中接过宗祠,再入往前建了一进,整座宗祠一直建到了交溪的边上,使之成为刘氏宗祠。刘家人在建宗祠的同时,还在宗祠的大门前种下了几棵樟树。经过近千年的风风雨雨,其他几棵樟树都已经不见了,现在只剩下一棵。这棵樟树的树枝直径有两米多,看上去枝繁叶茂。

据《刘氏宗祠》记载,刘氏还在村里建有两处“义祭祠”,一个在村东,一个在村西。“义祭祠”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族人祭天、祭地、祭神的地方。还有一个作用是祭那些孤魂野鬼的。

刘氏也算是官宦之后,所以历来非常重视读书。至今,村里还保存有一处“私塾”,叫松斋。清康熙五十二年(1714),一位自号“听松主人”的老先生在这里教书时,曾在小门顶上题写了“旷园”二字,后人有诗赞曰:

地僻林幽远市城,篝灯风弄纸窗声。

吟成雪里诗犹冷,读罢松间韵亦清。

影落方云塘半亩,光侵短榻月三更。

传闻太乙遗书处,独有青黎照字明。

劳村有两个比较热闹的节日,一个是元宵节拧灯,一个是二月八庙会,这两个节日都与劳村刘氏之祖刘光尧之父刘珏有关。

刘珏,龙游人,宋仁宗皇祐年间为寿昌县令,因“精明涤弊,精梳六案”(《严州府志》),宋皇祐三年(1025)皇帝降旨嘉奖,并赏赐万香亭一具。后官至少保,谥忠简。刘珏死后,寿昌民众感激他的公德,数千人把刘珏的灵柩迎至万松山(今寿昌镇政府后山)归葬。刘珏的子孙大多散居在寿昌边上,次子刘光尧住到劳村,为劳村刘氏始迁祖。

每年的正月初五初六,劳村人就要把存放在祠堂里一年之久的龙头抬出来修缮装裱,各家也将自家的桥灯板扎上龙身,这一过程大约要进行十来天左右,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的下午三四点钟,街巷间一进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这叫“催灯”,几个青年人把龙头从祠堂中抬出,各家也把已经修缮一新的龙身抬出来,放在祠堂门前拼接好,点燃龙头龙身上的蜡烛。天一擦黑,拧龙活动正式开始。走在最前面的是锣鼓队,紧跟其后的是由四人抬的万香亭,接下来就是桥灯了。整个拧灯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在村中穿行,所到之处,村里人将早已做好的茴香豆散发给拧灯者,他们手提灯笼,拿着香烛纸马站在门前迎候。当万香抬到门前时,就把手中的香烛点燃,插到万香亭中,然后把万香亭中的香烛拔下带回家,以图吉利。整个活动一直要进行到深夜才歇。

二月八是劳村最为隆重的节日。

相传刘珏死后,后人曾塑神像于城隍庙中,并于每年的二月初八日把神像从庙中抬出来,接受人们的祭祀,据说十分灵验,人称“刘爷爷”。劳村的“刘爷爷”平时是放在祁雨庙的,到了农历二月初六这一天,刘氏后人把“刘爷爷”的像抬到刘氏宗祠里,接受全族人祭祀。这抬的过程中,村里人和迎接龙灯一样,迎接“刘爷爷”的到来。这时的祠堂里早就设下祭坛,摆好了供品,恭候“刘爷爷”,戏班子也早已经请好,“刘爷爷”一到,锣鼓齐鸣,戏班子就开演了,一连要唱三天三夜的戏。有些年份,还会出现好几个戏班同时在村里唱对台戏的场面,十分热闹。

有庙会就会引来各路商贩,因此,从二月初六开始,劳村村里商贾云集,人来客往,家家门前,宾客涌动。各家各户,都以宾客多寡为荣辱,于是就出现了宾带宾,客带客的现象,很多时候,有客人吃了饭走人了,主人还不知道他是谁。(沈伟富 文/沈伟富 汪国云 摄)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