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古琴台(鲁豫鄂行之十四)
2014-08-10 14:21

下了黄鹤楼,已经夕阳西下,便迅速沿武汉长江大桥一桥至汉阳龟山瞻仰古琴台。

古琴台亦称伯牙台,东枕龟山,南临长江,北傍汉水,西依武汉长江第一大桥。是战国楚人俞伯牙鼓琴、樵夫钟子期听音之处。北宋年间,为纪念“知音深情”筑台供人凭吊,之后屡毁屡建,现存的“古琴台”为清嘉庆年间重修。

一曲高山,一曲流水。这里,曾经留下一段千古绝唱。

踏过青石,穿过月门,一座平台肃立在古木间。

琴台高一丈有余,四周布石阶,有石栏围之。石栏浮雕工艺精湛。仙鹤振翅,惟妙惟肖;蛟龙戏水,呼之欲出。一尊石碑,居平台中央。“琴台”二字,为宋代书法大家米芾所书。石碑背面刻“高山流水”故事——

俞伯牙,战国楚人,精音律,善操琴,晋国上大夫。

一日,伯牙奉命使楚,扬帆汉阳江。适逢中秋,明月当空。伯牙抚琴案间,以遣情怀。鼓琴一曲,琴弦忽断,伯牙大惊,回头一望,忽见一樵夫立于岸边,于是邀其入舟,乃楚人钟子期也。伯牙续弦再操瑶琴,始奏一曲志在高山。子期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续一曲,意在流水,子期又赞:“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一个精音律,善操琴的晋国上大夫;一个游移于山野的樵夫,因为“知音”,相约翌年中秋重聚钟家。

中秋佳节,伯牙如期而至,忽闻子期不幸离世。伯牙悲痛欲绝,墓前鼓琴祭奠。一曲《高山流水》于是流传千古。伯牙忧伤致至叹道:“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吟罢,碎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

“高山流水遇知音”由此而来。

有道是:“清风明月本无价,流水高山自有情。”古琴台为何盛名远扬,就是因为有了这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

飞檐挑角的展厅里,陈有“高山流水”蜡像展。声光俱佳,如临其境。走过蜡像馆,便是月湖,工作人员告诉我,几年后,将在这里兴建“音乐馆”。到那时,不知伯牙和子期作何想。

夕阳西下,长影拖地。作别古琴台前,还想再看看伯牙和子期。

再次回到雕像前:伯牙躬身仰视,双手与子期紧握,神情专注地凝视着眼前这位莫失莫忘生死不弃的难觅知音,看他情形,真想霎那永恒;子期腰杆笔直,俯首相对,似乎在说:“伯牙,你的琴声我能懂。”

善哉!高山流水,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胡建文)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