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匆匆走过慕尼黑
2014-08-24 19:35

慕尼黑,这座从12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著名城市,历史上曾作为几个王朝的都城,城内外有豪华的宫殿群,形成德国南部最瑰丽的宫廷文化中心,遗留下无数的艺术珍品。从16世纪开始,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等各类文化极为发达,以致被人们赞为“伊萨尔河畔的雅典”“欧洲建筑博物馆”。

大巴进入慕尼黑,沿路两旁大都是四五层高的涂着彩色涂料的老房子,中间夹着几座教堂和不知名的大楼。街上很少行人,偶尔在沿街的咖啡馆凉蓬下或公交车站上可以见到少数几个人。马路不很宽阔,有多年不见的有轨电车在街上穿行。

我们的大巴穿过一座当街而建的古旧的凯旋门,导游告诉大家,慕尼黑市政广场到了。

慕尼黑市政广场也称玛利亚广场,位于慕尼黑老城中心,是慕尼黑的标志性景区。下车后往前左拐,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临街而立。了望塔、城楼和围墙圈成一个大场院,整座建筑样式古典。这是建于中世纪的慕尼黑城墙的东城门,因靠近伊萨尔河,所以又叫伊萨尔门。穿过此门,既是一段步行街,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这里的热闹与刚才大街上的清静形成强烈的对比。

步入广场,有三四座教堂环列四周,蓝天白云下,金黄色的尖顶更加耀眼。特别是广场正面那座华丽的哥特式建筑——新市政厅,最为夺人眼球。这组建筑一字横排,占足了广场的一个长边。左侧是一座有十四五层楼高的塔型钟楼,塔的尖顶直剌云霄,上端有巨钟高悬,中部有一个两层高的鸟笼状的露台,每天早晚,露台上有木偶表演,可惜我们没有赶上时间点,无缘欣赏。右侧是一座五开间的正门楼,门楼上部有三角型牌楼,两侧各有一座纤巧的圆塔,造型华丽。钟楼与门楼之间由副楼并排联接,形成了三低两高的节奏组合。钟楼的壁龛之间满是大大小小的历代君王、圣徒和神话英雄的塑像,其间点缀着花卉纹饰。阳光之下,棕灰色的大楼光影浮动,美不胜收。这座新市政厅建于1867年,直到1907才完工,用了整整40年的时间。

在钟楼之下的广场一角,立着一个大理石圆柱,顶端站立着一尊金灿灿的圣母塑像,一手抱着圣婴,一手举着权杖,面孔微微下倾,俯视着芸芸众生。

从市政大厅往右拐,就到了有两个绿色“洋葱头”圆顶双塔的慕尼黑大教堂了,这座教堂是慕尼黑最著名的建筑物,高99米,慕尼黑政府规定,市内所有新建建筑的高度,均不得超过它。关于教堂圆顶,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说教堂建于15世纪中期,但尖顶却一直没有按上去。此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哥特式建筑风格已经过时。50年后,人们对圆顶再进行设计,于是一座哥特式教堂被安上了当时颇为时髦的圆顶。此后,一些哥特式教堂都学它的样,被安上了新式圆顶,这就是“洋葱头”的来历。

因是周六,教堂正开放着,我们推开厚重的木门进入教堂。两排柱子把室内分隔成左中右三个区块,细高的柱子连接到棚顶,形成了狭长高耸的内部空间,两排长椅夹着一条长长的通道,一直伸展到远处的神坛。神坛正中上方悬挂着一尊耶稣受难雕塑。室内虽也有一些宗教油画和雕塑,但总体色调是由白色的墙面和柱子构成,显得简朴庄重。教堂内有三五成群的信徒,在长椅上做祷告。

慕尼黑就这样匆匆走过,上车后我趴在车窗上看着慕尼黑的街景。那些散落在街头的雕塑和喷水池,显露在绿树背后的高楼尖塔,让我流连遐想。我知道,慕尼黑的精彩都在那些绿荫的背后、白云的下面,但我们只有这样无奈地离开了它。

责任编辑: 翁校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