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龙山北麓
2014-09-16 14:16

 

后竹山形似一个马鞍,是李家和长林口的分水岭。以前,岭上建有一座凉亭,供往来李家和长林口之间的人们遮风避雨,后320国道(现又降为305省道)通过这里,凉亭也不知于什么时候被拆了,幸好这个信息被保留在一个村的名字当中,这个村就叫凉亭边。

靠李家方向的山边多水塘,所以这里的一些村坊名字中都带有一个塘字,比如塘底、大塘里、塘山脚、西塘蓬等。

后竹山的岭头有一座小水库,这座水库有两个坝,一个在长林口方向,一个在李家方向,人称两头塘。太平天国后,有李姓人从江西迁来塘下居住,后形成村落,村名就叫塘底。塘底村三面环山,山上都是石灰岩,山间多溶洞,其中有一个叫老虎洞的溶洞非常有名。

据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情报部门得知有一位国民党部队的军长藏身于李家塘底,于是派飞机前来轰炸。据当地老人的回忆,那天早上,先有一架日机从李家上空飞过,但没有投弹。接着,又过来七架。这七架飞机飞到大塘里的上空,就哗啦哗啦地投下了一批炸弹。一时间,大塘里村外的溪滩边被炸得尘土飞扬。其中只有一颗炸弹落在一座民宅边,炸塌了半座房子。飞机过后,村里人出来一数,日机共投下了二十六枚炸弹。又过了不久,一位村民说,他家的屋顶上还有一颗炸弹。于是几个胆大的村民爬上屋顶,小心翼翼地拿下那颗没响的炸弹,并抬到村外的山上埋了。由于当年埋炸弹的人现在都已经不在人世,所以那枚没响的炸弹至今无人知道被埋在什么地方。

后来人们才知道,那次日机轰炸的目标是一位国民党部队的军长。也许是日军的情报部门出了差错,误把大塘里当作塘底了。那位军长在大塘底的老虎洞里躲过了一劫之后,就去了衢州方向。

大塘里被日机误炸了之后,留下了后遗症,村里有很多人的身上开始溃烂、化浓,有二十多人因痢疾而死。据一些目击者回忆,在日机投下的炸弹中,有些炸弹炸开后,会冒出一股黄色的烟雾,并发出一股特别的气味,其中有一只黑白相间的花狗从弹林中逃出后,其身上白色的毛都变得焦黄,不久,那狗就死了。一些稍懂文化的人猜测,在那次日机投下的炸弹中,可能有部分是毒气弹。

在大塘里对面龙山上的一个山湾里有一个水塘,因为这个塘的缘故,这块山就叫塘山,塘边有一座古寺,此寺因塘而得名,称塘山寺。据说,此寺最早是由葛岭人创建的。

葛岭有个人在福建做生意,突然有一天遇到一位老妇人。老妇人问,你是葛岭人?回答说,你怎么知道?老妇人说,你不要问我怎么知道,你回去之后,只要到一个叫塘山的地方搭三间茅蓬,就管保你们全村风调雨顺,人人安居乐业,你在外做生意不仅平平安安,而且生意兴隆。说完,老妇人的脚下生起一片祥云,托着老妇人升天而去。等这个葛岭人觉悟过来后,老妇人已经不见了踪影。此时他才知道,他是遇上观音菩萨了。于是匆匆赶回葛岭,带上家人,来到塘山,根据观音菩萨的旨意,搭建了三间茅蓬,并在蓬内供奉观音像一尊。后来,一些善男信女纷纷上山礼佛,祈求观音保佑,一时间,香火很盛,没过多久,三间茅蓬就被三间殿堂所替代,山里出现了一座非常华丽的寺庙,塘山寺从此名声大振。

从塘山寺下来,沿305省道往东,过凉亭边,路边有一小村,名叫曙光。这个地名有很浓的时代特色。据说此地原有一棵大枣树,枣树下住着三户人家,故名枣树底。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村民觉得从此可以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了,嫌枣树底三个字不够阳光,于是改名曙光。后来曙光居然成了一个大队的名字,管辖着塘底、大塘里、凉亭边、马尾山等自然村。

再往东就是前山排了。前山排有两个自然村组成,西面的叫上前山,东面的叫下前山。据《谢氏宗谱》记载,清乾隆年间,有一对姓谢的兄弟从江西广昌县来到李家给人做长工,由于谢氏兄弟为人忠厚,干活勤劳,东家就把位于龙山脚下一片叫前山排的山划给了他们,让他们建房定居。兄弟俩千恩万谢之后,来到前山排,搭建了一间茅屋,然后回老家广昌,接来老母和舅舅并两个儿子,一同来到龙山脚下,住了下来。这兄弟俩就是前山排谢氏的始迁祖。现在,前山排谢氏祖坟还在,谢氏宗祠也已经修葺一新。谢氏也成为前山排的最大姓氏。(沈伟富)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