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我们这一家
2014-09-24 16:24

诸葛云 口述 程永成 整理

我是建德市卫生局退休干部。这是我家1940年拍的一张全家福,70多年了。

那是抗战时期,我家住在寿昌县曲斗乡曲斗村(现航头镇大店口曲斗村)。照片中前排站立的小姑娘就是我,当年只有8岁,现在我已经83岁了。站在我左边的是我的父亲和母亲,父亲左边是二姐和三姐,右边怀里抱着孩子的是我大嫂,手上的孩子是我侄女,再右边是大姐。后排三位是我的哥哥,中间是大哥,左边是二哥,右边是三哥。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我家门前,时间是在春末夏初。

那时,男人是清一色光头,成年女人都裹小脚,我三姐的脚还没有裹到位,因为赶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接着又是北伐战争、五四运动,妇女裹足被废除,所以我三姐的脚裹了一半就放了。传承了一千多年的残害女性的恶俗在我三姐这一代人的身上这被彻底中止了。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初,农村没有相机。诸葛镇有个拍照的生意人,走村串户来到曲斗村。当时正是夏秋时节,我母亲已病入膏肓,父亲就叫照相师傅拍一张照片,也好留作纪念。但是,我们一家人不是过年聚不到一起。巧就巧在那天都凑齐了。出嫁在大同郎家的大姐刚刚回到娘家;在杭州宗文中学读书的小哥哥,也回到了家,身上穿的校服都没有换。当时杭州宗文中学为躲避战火迁移到麻车乡。在交通极其闭塞的年代,回大店口一趟比现在出国都难。当年乡下人拍全家福的非常少,我们这张照片真是来之不易。

父亲诸葛瑞高是兰溪诸葛镇人,13岁没了爹,14岁在诸葛街上摆摊谋生,15岁在远房亲戚带领下,到丽水缙云县一家药店当学徒,到26岁与我母亲结婚。我母亲是大店口壶门邵村人,家里比较宽裕。婚后第三年,外公外婆见我父亲懂医善药,就出资在大店口开了济众堂药店,大娘舅和父亲一同经营。那是上世纪20年代初的事情了。

这张照片本意是为我病重的母亲留下一个纪念,没想到过了两年,我父亲先她而去。1943年4月的一天,警报响起,全村人外出躲避,我父亲带着我们全家逃到一个叫里桐坑(音)的山沟里,那几天老天连降大雨,我们在螺蛳山上一个很小的草棚里淋了两天两夜的雨,家父因此突发急病,全身黄疸,高烧不退,不几天就去世了。

父亲去世后,大娘舅把我大哥叫到店里。我大哥诸葛寿松,是个很优秀的中药工,丸、散、膏、丹,“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1970年建德县招聘中药师,他考核通过,因为我大嫂的反对,最终没有进入医疗单位。但是,我大哥脾气很倔,经常与娘舅争吵。三十来岁就离开药店,自己做豆腐卖。

我大娘舅邵祖祥担任过国民党县党部委员,解放后被判刑劳动改造好几年。他不会开方子,不懂中药材,不善经营,店面又是租来的,因此,到1949年就关闭了。

我家里文化最高的是二哥诸葛春松(诸葛政)。他从杭州宗文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一私塾教书。他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懂得不少医技。解放后,医院来请过他,因为二嫂不同意,也没有去成。1951年转为正式教师,一直在大店口乡学校教书到退休。

三哥诸葛昌松一辈子务农。

我大姐诸葛银凤嫁到大同郎家,一辈子相夫教子。

我二姐诸葛孟贞与同村小伙子李道纵恋爱。李道纵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法律系,分配在上海市经委工作。当时正逢家乡土改,镇压地主,他留在上海不敢回来。1951年,我在杭州革命干校学习期间,他从上海过来见我,互通情况。1952年春节前,我二哥向大店口学校请假,陪二姐带着孩子去上海寻找姐夫。二姐一直生活在在上海,寿近百岁。

我三姐嫁在本村,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大店口。

我在家里排行老小,原名诸葛春凤,参加工作以后改名诸葛云。寿昌解放那年,我刚刚17岁。好在当时家道败落,土改时,评我家为中农,我才有资格参加了民兵队,还担任了女民兵队长。

我虽然个子小,但胆子很大,经常得到表扬。1951年我被选到县里参加工作,第一站是在人民银行寿昌县支行。那年春季收茶叶,要向茶农支付现钞,寿昌县支行现钞不够,行里派我去淳安县支行借钱。我怀揣着调拨单,带着一支长枪,和保卫陈云才一起,到淳安押运现钞。现钞分装在三只大麻布袋里,硬邦邦的,非常沉重。运到客车站,做行李装在车顶的行李架上。客车到白沙过渡,再到寿昌,要半天多时间,一路上,我和陈云才的神经都绷得得紧紧的。

又有一次,从寿昌县支行押运黄金、白银到上级行——金华地区分行。金银分装在四只铁皮箱里,外面再套上木箱,也是做行李运。运到兰溪溪西汽车站,提取行李,雇了两个挑夫,挑过浮桥,到兰溪火车站上火车,运到金华站,再雇两个挑夫挑到金华分行。当时刚刚解放,山高水险,随时都可能有土匪出没,危险程度可想而知,好在没有出什么差错。

1955年,组织上把我调到县教育科当会计,1960年,调我参加筹建县卫生科,科里只有我和夏联珍、骆叶秋三个人。夏联珍当科长,我担任会计。我们三个人在卫生(科)局工作三十多年,一直到退休。

当年我父亲经营济众堂药店,培养了三个医药人才。巧的是,诸葛家族的后代竟有十个人在卫生系统工作,其中八个是医生,省市县乡四级医院都有。

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往事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出现在眼前……(本栏目欢迎来稿或提供线索)

责任编辑: 翁校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