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曹溪之源——曹源
2014-11-03 18:13

从李家镇新桥村越过富豪岭,就进入寿昌江的另一大支流——曹溪的源头,曹源村了。据说以前岭下住着一户大户人家,这户大户人家虽富,但为人却很好,没有传说中的为富不仁。他不仅经常照应着往来岭上的樵旅,雨天让他们进屋避雨,热天给他们施茶,冷天让他们进门避风寒,还出资修建了岭上的道路,因此人们就把这道岭叫做富豪岭。说它是岭,其实并不高,自从这里修了公路后,这道岭也就随之消失了。现在走在新桥与曹源之间,已经看不出有岭的样子了。

过富豪岭,就是航头镇曹源村的源口自然村。因这里地处曹溪的出口处,故名。相传上世纪前叶,寿昌县县长李余身挂一支大毛笔下乡巡察,他从新桥翻富豪岭,来到源口,见一帮老人在玩牌。有一老人见了,问,要不要玩几把?李余摇了摇头说,不玩。于是老人悻悻,挥了挥手说,你走吧。

过了些时候,天降大雨,洪水从曹溪源中铺天盖地而来。李县长带人从航头沿曹溪直入源口抗洪,在源口村前,又见那帮老人在玩牌。李县长有点恼怒了,说了他们几句。其中有人认出了眼前这位县长好像在哪见过。李余说,大水满天盖(冲),问我卖笔先生来不来?那位老人想起了上次的那位挂笔先生,于是赶紧收起牌,羞愧地散去。不一会儿,只见一个个都扛上工具,从家里出来,奔赴各个水口,抗洪去了。

自源口溯曹溪而入不远,有一水口,曹溪在这里接纳了从草坑中出来的水。水口边有一座庙,是新建的。听当地人说,这里原来就有一座古庙,叫主簿庙,庙中供奉的是一位主簿。

主簿是古代的一种官职。魏晋以前,主薄这一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汉灵帝末年,大将军何进、魏王曹操都曾任过主簿;吕布早年因其勇武,被并州刺史丁原任为主簿;殷观原为荆州牧刘备的主簿;廖化也曾任过关羽的主簿;司马懿曾任曹操的主簿;凌敬任窦建德主簿时,曾在虎牢关之战前,献计于窦建德,未被窦建德采纳,最终败亡。

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其重要性不如魏晋时。一般情况下,一个县,设县令一人,作为一县的行政长官。县令之下,设县丞和主簿各一人,协助县令工作。

曹源中的这座主簿庙,据说是为纪念隋朝时在这一带征粮时中暑而亡的一位主簿而建的。

隋朝时,寿昌并入雉山县(今淳安)。曹源地处寿(昌)淳(安)的交通要道上,往来寿昌、淳安,都要从这里翻越千岗。据说这位主簿为人很好,他不辞辛劳,往来于千里岗南北,有则征之,无则也不强求,故深受这一带民众的爱戴。

有一年夏天,这位主簿来到曹源中,不幸中暑了,昏倒在路边。当地人见了,把他抬到一个比较阴凉的山脚下,让他躺着休息。可他口中还是念着那句话,有则交之,无则不必强求。不久就去世了。村民就近安葬了他,并在坟前竖了一块简易的碑。

到了明朝,朝廷腐败,各种苛捐杂税压得百姓连头都抬不起来。这一年,天大旱,田里的庄稼全都枯死了,颗粒无收。可是,官府催粮越发紧了,百姓无法安身,纷纷躲进深山,掘草根度日。他们来到曹源里,见这里尚有山泉可汲,于是结庐而居。灾荒过去了,可他们还是不肯出山,就在这里定居下来。无意间发现了主簿的坟,也知道了主簿的为人,于是就为这位处处为民着想的主簿建了一座庙。先是叫做功德庙,以此来称颂这位主簿,后又衍为功曹庙,但人们还是喜欢直接称之为主簿庙,而这个山源却因庙而得名功曹,后又写作公曹。

关于公曹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说最早这个源里只有两户有家,一户姓公,一户姓曹,于是得名公曹。现在,公曹和外面的源口村合并成一个行政村,且各取一字组成一个新村名,叫曹源,这倒也十分贴切,因为这里本来就是曹溪的源头嘛。

太平天国时,此地也曾遭浩劫,原住民大多被杀,余下的也都死于瘟疫,或逃往别处谋生。乱后,有江西移民迁来居住,并渐成村落。

公曹是曹溪的源头,三面都是高山,西边有盘坞尖,山上石壁危立,如遇雨天,则有白云缠绕,仿佛仙境。北边有一山,山脊起伏,形似玳瑁之背,故名玳瑁山。在两座高山之间,有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而过,滋养着山里山外的人们,也成就了寿昌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曹溪。现在,山里建起了一座大坝,把这泓清泉蓄存在山里,然后通过管道排出发电,源里源外的人们也都是靠着这泓清泉饮用、灌溉的。(文 沈伟富 摄影 汪国云)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