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邓家
2015-01-05 14:46

更楼街道洪宅村长龙岗的背后,有一个溪谷叫龙源,源中之水流向兰溪境内,最后注入兰江。因这一带山清水秀,溪流都在山谷间穿行,溪水特别清澈,故名清溪。

龙源之水虽然流向兰溪,但整个龙源一直属于建德管辖,源中的人历来喜欢翻越马目山,去州府严州办事。如今的马目山上尚留有两条古道,一条古道开辟得稍早一些,称旧岭,另一条道相对开辟得迟一些,称新岭。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特殊的人文环境。

宋靖康之后,金兵入主中原,大批皇室后裔、政府官员及百姓纷纷南下避乱。皇室在临安(杭州)立住了脚跟,而很多厌倦了兵荒马乱的人则选择了避世隐居,逃到人烟稀少的深山之中,过起了自耕自给的生活,其中有一个姓邓的人就翻过旧岭,逃入龙源,成为龙源邓氏始迁祖。几百年后,邓氏族人差不多已遍布整个龙源,以至于后来人们把龙源改称为邓宅源了。

邓氏在邓宅源中最大的一支是居住在盛五山下的清溪邓氏,也就是现在更楼街道邓家村。这支邓氏在明朝最为辉煌,其发迹原因是经商。

据《清溪邓氏宗谱》记载,明清以来,村里有很多人在外做各种生意,他们赚了钱之后,又回到家乡,一面造房,一面培养子弟读书,以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其中有邓世良、邓世高兄弟,他们做的是粮食生意。明永乐年间,邓世良、邓世高兄弟贩粮去河南,正遇河南大灾,粮食遭抢。兄弟俩干脆做起了顺水人情,把所有的粮食都散发给难民。这件事感动了当地,也惊动了官府,官府把邓氏兄弟的善举报到朝廷,皇上也被感动了,特下诣赐兄弟俩为七品官。哥哥邓世高从此弃商为官,而弟弟邓世良则说,自己没什么文化,不宜为官。朝廷就特许他回乡食奉为绅,并于成化十年(1474)在邓家村里为其立石坊一座,以资褒奖。牌坊的正面刻着“敬天勤”三个大字,背面刻着“民之宝”三个大字,下面是立坊说明:“……勅浙江严州府建德县民邓世良。国家先务养民急,尔能出备粮米用助赈济有司以闻,朕甚嘉之。今特赐勅奖谕授七品散官。尔尚益敦仁厚表励风俗,以副朝廷褒美之意。钦哉故勅。”

这座牌坊在邓家村里立了将近四百年,据说最后是被长毛推倒的。如今还能在村里看到很多散落的部件,有些部件上面的雕刻还非常精美。

又是一百多年过去了,到了明万历年间,村中出了个聪慧的少年,他的名字叫邓美政。

由于家境殷实,邓美政从小就被送到州府(现梅城)去读书,与他一起上学的当然还有其他邓氏子弟。他们一同往来于州府与邓家之间,在翻越旧岭时,邓美政常说,等我当了官,一定要把这个岭铲平。

明万历壬午(1582)年,邓美政参加乡试,以全省第八十八名的成绩中榜。四年后,邓美政又以第一百三十名的成绩,荣登进士第。那一年的会试第一名是后来成为著名文学家的袁宗道。

邓美政中进士之后,从任湖广承天府推官开始,一直到陕西苑马寺卿(一种掌管牧监、各苑之马政,从三品。)大部分时间都在兵部工作,也很少回乡。

这么一个山沟沟里出了个进士,这在邓家是件了不起了事。邓美政做官了,当年与他一起上学,一起翻越旧岭的同学一直记挂的是邓美政什么时候能回到家乡来,把旧岭给铲平了。

机会终于来了。晚年的邓美政终于回乡养老来了,乡亲们别的不问,先问他什么时候把旧岭铲平。邓美政却说,旧岭嘛,不必铲了。你们不平,我平的(往来坐轿的)。乡人无奈。

关于邓美政的不良传闻,在邓家乃至远近城乡还有很多。家乡人为什么对邓美政如此诟病?问遍村里人,都说不清楚。

也许他知道自己在外为官多年,却没为家乡做过一件好事。到了晚年,邓美政回到家乡养老,第一件事就是在村里主持修桥、建庙。邓家村地形特殊,一条深深的溪流从村中间穿过,把整个村庄一分为二,村人往来极为不便。邓美政在上半村建了一座木桥,下半村建了一座石桥,在村外修建了一座水口庙,并在庙门上题写了“人焉廋哉”四个字。对于这四个字,一般人都难以理解。这四个字语出《论语》,原文是: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廋(sōu):隐藏,隐瞒的意思。正确的理解是:人在神灵或菩萨面前,一切都是不能隐瞒的。

邓美政做的第二件事是主持修编家谱,并在《清溪邓氏宗谱》的序中写道:“老子过乔木而趋。吾家之所以甲于富春,系于高密者,乔木云乎,乔木云乎哉!”

这句话涉及一个典故:

老子的先生常摐病重,老子去看他,问:先生有什么话要留给弟子们吗?常摐说:你就是不问我,我也要告诉你一些话的。老子一听,便挺直腰板,说:愿先生教我。

常摐就说:我先问你,经过故乡要下车步行,你知道这里面的道理吗?

老子回答说:我知道。经过故乡要下车步行,不就是说的要不忘记过去吗?

常摐说:你回答得对。我再问你,经过乔木的下面要快步走,知道这里面的道理吗?

老子回答说:经过乔木的下面要快步走,不就是说的要敬重年长者吗?

常摐听了,点了点头,说:你都懂了。

邓美政在修编《清溪邓氏宗谱》时提起这个典故,从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出邓美政内心那份深深的愧疚。(沈伟富)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