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严婺古道上的天灯树
2015-01-14 10:15

范富勤

严州的建德与婺州的兰溪交界处,有下徐、庄头、姜山、西坞四个自然村,俗称四散里。姜山在十二尖的半山腰,西坞在尖坞山脚的一条山垅里,严婺古道贯穿天雷尖对面的下徐与白岩尖山脚的庄头两个村。

严婺古道是旧时的官道,每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加上四散里地处大山之中,林木资源丰富。那时,兰溪的甘溪、女埠、黄店一带的人都来四散里采购木头和柴薪、毛竹,甚至耕牛吃的芒草,打草绳用的麻衣草。

岁月斗转星移,曾经辉煌的严婺古道如今落寞了,古道上许多标志性的建筑,如古庙、瓦窑、殿宇、神坛、古桥等,倒的倒,塌的塌,差不多都看不见了。

这条古道上有一棵“天灯树”,位于下徐村旧碾房后面农田里的小桥头边。

天灯树为一高大的杉木,犹如一根旗杆,插在一个雕刻精美古朴的方石之中,上面悬一对大红灯笼,一到晚上,就有人点起里面的蜡烛,照亮行人,就似今日的路灯。因悬挂灯笼的位置较高,所以叫“天灯”。

天灯虽亮度不大,但在茫茫夜色中特别的醒目,犹如大海上的航标,指引来去匆匆的过路客,告诉他们,这里有个村庄,可以歇息、投宿,或讨口水喝。山里人虽不富裕,但对待客人却非常真诚。一碗包罗糊,一张垫着稻草盖着鬃衣的床,都是免费的。假如你要问这是为什么,山里人会告诉你,是天灯招来的都是客,大家互不相识,相见就是一种缘份。来匆匆 ,去匆匆 ,也许明天天各一方,但山里人的善举会成为过路客一辈子都难以磨灭的记忆。

悬挂天灯的蜡烛是下徐村的农户每家轮流供的。每天天刚蒙黑,轮到的这家人便带着蜡烛、霉头纸,去点天灯。因那时候没有火柴、打火机,点天灯用的火是用霉头纸从家里带上的“哑火”,点蜡烛时再用嘴吹着,把蜡烛点燃装上灯笼,用绳子把天灯升到高处。

虽然是小小的一对蜡烛,可对于生活在大山里的人来说,却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在祭祀、过年,或办红白喜事时才用。而下徐村人却非常舍得把如此金贵的蜡烛拿出来,照亮素不相识的路人。

下徐的天灯不知始于何时,反正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天灯是整个村子的脸面,假如有一天天灯没亮,那么轮到点天灯的人家将会受到全村人的指责。因此,点天灯是每户人家马虎不得的事。即使家里揭不开锅,点天灯的蜡烛是绝对少不了的,就是借也要去借来,这是村里祖辈立下的规矩。

民国了,有了洋油,但村口那盏高高的天灯天天都会按时亮起。

天灯熄灭于上世纪50年代初,传承了几百年的传统自此划上了休止号。

别了,曾经的严婺古道。别了,古道上的天灯树和那盏高高悬挂的天灯。

责任编辑: 翁校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