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故乡的那棵白果树
2015-04-08 18:29

李新富

    故乡的那棵白果树系着我的乡愁。淡淡的乡愁,似一缕山峰间的云雾,袅袅升腾,渐渐淡去,却经常萦绕在我的眼前。

    在我的故乡有一棵千年古树,身在三五里地外,就能看见她的身影,她也由此成为我们村的一个标志。

    她身躯高大粗壮,需要五六个成年人才能抱得过来。她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地伫立在村中,就像一柄巨大的伞,撑起了一片天。春夏时节,枝繁叶茂,是村民避暑消夏的好去处;秋冬季节,落下一地金黄,给人以美的享受。她还是时节的报时员,每到春节那天,她才落下最后一片叶子,换句话说,也就是白果树的叶子落尽之日,便开始过年了。因此,村里人称她为“神树”。每逢过时过节,村民都会前往祭拜。

    关于这棵白果树的历史,当地人一直有两种说法:

    其一是,很久很久之前,先人们为了卜居,见有个挑六头担(货郎担)的人带来两棵白果树,便买来将这两棵白果树分别种在东头和西头。后来东头那棵死了,而西头的那棵却活了,于是西头慢慢有了村子,而东头则成了坟山。

    其二是,千年之前,这里已是一座具有上千人口的大村庄,名叫千家村。有一年,天降大雨,几天不绝,后山发生了坍塌,整个村庄被地质灾害埋藏了大半。接着又是瘟疫又是战乱,村里人死的死,逃的逃。当时村里的有个大户人家临逃难时,把带不走的金银财宝全部装在几只缸里,埋藏在地下。又怕将来回来找不到,于是就种了一棵白果树作为记号。

    不管哪种传说,都说明了一点:这棵白果树真的有些历史了。

    这棵白果树的主躯干内心已经枯死,并形成了一个大洞,幸好外面的皮仍然顽强地活着,继续维系着整棵树生存的养份。千百年来,这棵树经历了种种磨难。从我记事的上世纪60年代开始,她就遭受过好几回磨难:一回是周边村民家里有一只鸡丢失了,那户人家的女主人举着火把到树洞里去找鸡,结果把树洞点燃了,幸亏大伙扑救及时,才使这棵树逃过一劫。然而,过了一两年,大队里需要木材做粮柜,就把一些树枝砍了下来,那些树枝粗的要两个大人才能抱得过来。从那时起,这棵白果树就失去了原有的风采,成了光杆司令。

    “文革”期间,大队在树上安装了两只大喇叭,一只朝上,一只朝下,村里有什么通知或者上级有什么指示,都通过喇叭向全村广播。

    我走出那座小山村已近三十年了,但那棵白果树的身影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

    而今,这棵白果树已经被建德市人民政府列为保护名录,成为市级古树名木之一。

    我为自己村里有这么一棵名树而感到自豪。我要向这棵南山村的历史见证者致以深深的敬意。

责任编辑: 翁校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