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六十年前打的电话
2015-07-30 11:16

□ 罗嘉许

原本早已忘怀的事,自从在山间古道上与之偶遇,且又经他重提之后,就一直不能忘记。实在说,忘不了的是他那朴实敦厚,得到有如朝露那么一滴之惠而不忘的品性。

三十年前,我和几个同事从大洲穿七坞,过长宁回梅城。一路上说古道今,乱弹解乏。翻过七岭,到了长宁,与一个头戴笠帽,腰束柴刀的农民擦肩而过,两人背道而行相距已有十多步远了,那人忽然回转身来,把我叫住,问我姓啥。听了我的回答后,他走近来问,是不是在公安局工作过?我点点头说,年轻时干过公安。我仔细朝他看了一会,竟想不起来他到底是谁。见我想不起来,他开口讲起了三十多年前的一桩旧事。

“那年多亏你帮忙打了一个电话,我的木头就卖掉了。因为要赶好几十里路,我就直接回家去了。隔了几天,我去梅城买化肥,特意到公安局里去寻过你,你出差了。这么多年了,今天才碰到你。”

“哎呀,好几十年前的这点事,你还记在心里呀!”

“当时我是硬着头皮去公安局,亏得你帮我打个电话……”

我见同伴们已走远,与他匆匆谈了几句,连姓也没问,就转身赶路。一回头,他还站在原地,我与之挥挥手,就去追赶同伴了。

这位山农所提的旧事,发生在三十年前。

上世纪50年代初,我二十多岁,在县公安局工作。有一天,午餐过后,在大门边碰上这位找上门来的农民。他嗫嗫嚅嚅地讲:他是长宁农业合作社的队长,因社里急需购买化肥、农药,却又缺现钱,就推了一车杉树到城里的森工站来出售。由于走得慌忙,忘了开农产品自产自销证明,森工站不收,还要扣留杉木。无奈之时,他想起了公安局,帮他证明一下。这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我与他素不相识,凭什么为他证明呢?见他那一副自怨自恨,无处求助,愁眉苦脸的样子,我说:“我打个电话和森工站商量商量看。”

我在电话里为他讲清原委,森工站同志谅解其情,事情也就解决了。想不到时隔三十年,这个当年的生产队长,竟一直将之放在心上,而且和他只见过那么一面,数十年的风雨沧桑,虽非“尘满面,发如霜”,然小伙子终究变成年过花甲的人,他却在山道上认出了我,可见那一个电话,在他的脑子里记得多牢,藏得多久啊!

他是一个农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的这份情宜,让我感慨无限。日前与憔夫偶语时,他也讲了一件极为平常又颇为感人的小事。

好几年前,樵夫刚买了一小车子,有天从更楼转道回老家,忽然看见道旁有几个同村的太婆、大妈同向前行,就停车将她们带回村里。她们高高兴兴地下了车,道了谢,各自回家。秋去冬来,要过年了,年脚边,樵夫抽空回老家。到家不久,有位太婆送来一篮兜土鸡蛋,她是来道谢的。那次用车把她从更楼带回家这件事,樵夫早已忘怀,可太婆却一直记在心头,打听到过年边他要回家一趟的,就攒积土鸡蛋送上门来,说:“你真是好人,看得起我这个老太婆。”樵夫再三谦却,推不掉,只有暂且收下。次日回城之前,樵夫说,我备了些糕点,连同那一篮兜带有淳厚品性的土鸡蛋,送到太婆家中。

大爱无私,至善无痕。我们是平民百姓,能量很小,不可能施大爱,行至善,但是碰上一些有能力帮得上忙的事时,伸出手,帮一把,是做得到的。莫以小善而不为,每一件善事都会有回音的,虽然我们伸出手助人之时,并没有想听回音,期待回报。当回音来时,其音虽小,却也能拔动心炫,提醒我们应多多行善,积小善为大善,细雨润物,我们这个社会就会更加和睦,安乐美好。

责任编辑: 方颖萍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