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严州城里的中秋夜
2015-09-24 14:37

□ 李永鹏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将来临了。中秋节,是个期盼与庆贺团圆的日子。在中华民族的风俗中,也和清明、端午、冬至等节日一样,是个大节,现在国家还规定放假一天,让大家欢度节日。

此时,我想起七十多年前我们儿时严州城里的中秋夜,真有一番古城民俗文化的风情。严州城里的中秋节,家家户户很早就准备了,城里人也裹粽子过节,这个时候有新下的板栗了,于是我们就有大栗粽、火腿肉粽吃了,也有包豆沙、栆子的,不过没有现在寿昌人包的豆腐辣味粽的。乡下有条件的人家还要舂麻糍。城里人家不舂,乡下的亲友会送来,有小个的芝麻、豆沙馅的,也有实心像小脸盆那么大的,面上洒了些芝麻和红绿丝丝。城里人回礼不外乎两筒月饼、其他糕点及两瓶五加皮酒等。过中秋的食品,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月饼了,那时严州城里只有酥皮的苏式月饼,没有广东月饼,品种也就是白糖红绿丝的、百果的、麻沙的、豆沙的、椒盐的,也有开洋火腿的。但绝对没有现在椰蓉、蓮蓉、果酱之类的产品。月饼背面贴有一张纸(现在有些月饼家还有这种做法),这张纸,有它的历史故事,很多人都懂的,我不多啰嗦了。

中秋这天,每家都要团聚在一起,吃一顿比平时丰盛得多的晚餐。餐后,皓月当空了,许多家庭就会举行祭拜月亮的仪式。在月下摆一张小案几,一只香炉,数支清香,供有月饼、糕点、石榴、柿子等果品,还有香茶一杯,却没有酒,大概认为嫦娥仙子是不喝酒的吧!其中供祭的月饼很有特色,最大的有碗盘那么大,从大到小逐个摞成宝塔形,有八、九层之高。一直要摆到在自己家门口看不到月亮了才收掉。大人小孩这才能嘻嘻哈哈地分吃月饼水果等食品。

这一夜,还有“插香球”的习俗,我们家曾经就玩过。就是用一个香椽或柚子,在整个球面上密密麻麻地插满香,用绳穿起,点燃香后,再挂在房檐下,有若星光点点的红色香球,在碧空银月的襯映下煞是好看。其意义,至今我也不甚了了,大约不外乎是祈求保佑平安的愿望吧。听说,现在著名的国际小商品市场的家乡---义乌那一带还作兴这个习俗。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晚餐后,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严州城里作兴的一种称之为“拖缸爿”的游戏了。为这个游戏,半大小孩早就准备下了,不知从哪家找来一块破缸爿,得有小孩屁股般大小,太大太重,怕拖不动,太小了,硌屁股不舒服的。再找来一块破棉垫或麻袋片垫在缸爿的凹面,还得有根绳子,最好是纤绳,没有纤绳,就找根草绳凑合,但草绳经常拉断,出事故闹笑话。玩时,一个小孩坐在缸爿上,两只小手紧紧拽住绳子一头,两三米之外的那一头由三、四个伙伴拉着快跑。坐着的人,因为是贴近地面的,必须把两腿两脚跷得高高的,上身往后仰,还得控制好身体的左右平衡,其实是不比拉的人轻松,反而更累些。但是人人都要争着先坐,争执不下时,还得以翻手掌来定顺序。这个游戏就在大街上玩,那时严州城里大街上晚间行人不多,大人们也都靠边走,任孩子们玩。大街是用一块块大长石板横向舗就的,石板之间是高低不平的。因而把缸爿拖起来,是硬碰硬,摩擦阻力小,小孩拖得动,但是咯噔咯噔地震动不已,还得做好上述姿势,保持好平衡,并不舒服也并不容易的。一不小心,身体歪倒了,人就躺在地上了。有时用一根干巴巴的草绳拉的话,几次来回,就突然断裂了,这时这支游戏队伍就前扑后仰了。这时一片银铃般的笑声充满了大街的上下空间,大人们也会含笑驻足而观。玩尽兴了,或是设备出问题了,草绳断了,缸爿碎了,玩不成了,只得拖着满身的尘土和有些疲惫的身躯回家,这时少不了挨妈妈几声爱怜交加的笑骂,再拖到一个大脚盆旁,脱下衣裤,擦洗一遍,再让上床。这年的中秋夜就这样过去了。

奇怪的是,这个游戏就只在中秋夜玩,平常天就不玩了,不知为什么?!

严州城里的中秋夜,你去了哪儿了?!

责任编辑: 季玫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