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故乡的味道
2015-10-09 16:45

□ 沈琪彪

当一个人一离开他出生的地方,我的理解,他就是已经离开了故乡。

当你一离开你的故乡,你就会想念你的故乡,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远行天涯常相问,何处是故乡?

故乡不是一个籍贯的概念,对于许多漂泊不定的人来说,故乡应该是童年或少年生活过的地方;故乡也不仅仅是一个村庄,一条小巷,而是在童年或者少年时代曾经到过的并留下难忘记忆的地方。

故乡应该是你出生的地方,又曾经是抚养过你的地方。

我的故乡不是新安江,虽然我在新安江生活了二十几年,我的故乡也不在梅城,虽然我的家族成员都是居住在那里。我的故乡是一个小村庄,少有人知道的一个地方,它叫作高岭。

去高岭的路,是山里和山外明显的分界线。在山外有公路,有个叫合坎口的地方,左拐,抛开公里,有条小道进山,有条小溪顺道而走,小溪遇山绕山遇大石避走,蜿蜒而出。小道蛇形而进,遇溪却要趟水了,愈往山里走山愈高大愈陡峭。一直到有个叫坦乌岭的地方,就甩开小溪往山上爬,就有许多石级,直通山顶,就到了高岭了。从进山到高岭约需5个小时。

外面派系斗的凶的时候,解放前国民党军官的爷爷,有预感,逃到一个很偏僻的山村去了,父亲也效仿,躲避到了高岭。高岭也有几十户人家,却没有教书先生,高中毕业的父亲是这里最有文化的人了,村里人都喊先生。把一座庙腾空,父亲就在这庙里做了教书先生了。

父亲吃的是百家饭,每户人家轮流着管饭,几年后有了我母亲,小山村就有了第二个教书先生了,小山村迎来了历史上教书育人最鼎盛的时光。

有了我就不能吃百家饭了。村里集中所有劳力,几天时间就盖了三间大泥房。两间教室,留下一间就是我们的家外加一个独立的厨房。吃饭呢还是村里解决,父亲算整劳力,全工分,母亲半劳力拿半工分。

每当收获季节,村里扩音喇叭就会通知,晚上几点在仓库分粮食。这样的夜晚,村里就热闹非凡。大家都纷纷赶往仓库。小孩更是哪里热闹哪里去。仓库中央,大块松木层层叠起来,大火旺旺地烧着,映红了每个兴奋的脸。火堆旁,会计的算盘劈啪的响,就有人高喊:某某某,苞谷108斤,某某某96斤……喊到名字的,就提上自己带的箩筐什么的,去称好的磅上去装。我们家工分少,分的自然就少些,而往往都是我去的,带上篓。父母是先生,自然是认为不合适去分粮食,却在家不睡觉等着我,直到我回家接过篓藏好粮食,两人还要盘算着如何才能把粮食吃到第二年的春上。

这一夜,小村是热闹的,户户都亮着灯,不断的有开门关门的声音传来,嘎吱吱地响,还夹杂着大声喊孩子归家的声音。

因为海拔高,又都是高山,就缺水,就少田。所以这里种粮都是杂粮为主。红薯最多,苞谷次之。当然还有豌豆蚕豆土豆黄豆荞麦小麦小米……虽然比不上大米那般精致,却能填饱肚子。环境好气候好吃粗粮,使的这里的人身体都比较健康。在那个年代是非常不容易的。

高岭出门不方便,那时就是去了城里也买不到什么。所以这里都是自给自足。我印象很深的就有菜籽油和山茶油。分油的时候那香气弥漫着整个山村,感觉能在村子的上空盘旋许多天。

因为几乎不受外面事件的影响,这里每家都有自留地。春夏秋蔬菜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到了冬天,几乎没有蔬菜,人的创造力就充分发挥了。我喜欢吃这里的豆腐,每到年底,家家都要磨豆腐。

将黄豆浸泡,用石磨磨成豆浆,煮开,倒入石膏,待其凝胶,放入垫好纱布的木模,盖上纱布木板,放上石块,压出水分,豆腐就成了。将豆腐水份凉干,切成小方块,油锅里炸的蜡黄,扳开里面如网状,这就是油豆腐了,除了当天吃的其余的用细线一颗颗串起来,挂到窝檐下,如一串串的葡萄,任风吹日晒,干瘪了。想吃就可以取下,炖咸肉炖白菜都可以,能吃到开春。到年底家家要杀过年猪,每户人家都会有请到的,这也是我最开心的日子,跟着父亲到东家,大块吃肉。这样的日子有时能连续一个月。这里有个默契,杀猪不能撞日,只能一天一户。冬天是晒咸肉的日子,搓上盐,淹上个十天半月,取出,温水冲洗,暴晒三日,挂家里梁上,任它风干,备用。

山里人淳朴。因为海拔高,冬天雪就下的多,积雪的日子长了,我们家就会断材禾,而往往这个时候就迫近过年了,愁煞了父母。可第二天起来,却发现,走廊的尽头整整齐齐地码堆着劈好而且是干了的松材,能够堆到屋梁,年年如此,直到如今,父母都还不能确定究竟是谁送来的,其实,谁家,都有可能。

最艰难的冬天终于过去了,开春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这里楠竹林漫山遍野,一夜春雷阵阵,第二天去竹林,密密麻麻的春笋从泥土里帽出尖来。家家咸肉炖鲜笋,加上点倒笃菜,蜜上口自酿的米酒,欢乐融融……说起笋,最好吃的就算是小笋了,小竹子成片成簇,手指粗的小笋疯长。我放学后去拔往往都有收获,能装满大竹篮。笋壳嫩的部分,鸡爱吃,春上,刚孵出的成群小鸡簇拥在母鸡周围,在笋壳堆里翻啄,喉腮吃的鼓鼓的,吃了嫩笋壳的鸡长的快长的健壮,母鸡产蛋就勤,大个。笋是大自然对这个淳朴的山村人最大的恩赐了。从头年的入冬,就有冬笋,到开春的春笋,再到夏天的鞭笋,能够吃笋的日子足足有大半年,品种又繁多,雷笋罗汉笋花笋水笋钢锉笋红壳笋……可以包在清明果里包在粽子里,吃不完的晒成干,随时可吃,可炒可炖可馈赠远亲。

夏秋,各式野果登场。野杨梅,个子小有红色的有白色的,酸,高岭人就用它来泡白酒,那杨梅酒略带酸微甜,却是招待客人的好酒,客人喝着入口甘醇,往往不觉中已是贪杯而名酊大醉了。那时全国都在忍受饥荒,而高岭人却能在高山林里,取之自然的收获,野李黄皮梨野柿子山核桃板栗猕猴桃……还能变着法子吃。

冬天,则更有一天是小村狂欢的日子。站在高岭最高峰黄岩尖,新安江水电站大坝,尽收眼底。村里和电站协商好,用山里的土特产换一次大网捕鱼一天,这一天天一亮,村里的男劳力集体放网收网提网,大眼网收拢,受惊的大鲢鱼疯狂乱窜,急起成片白色浪花。这一晚村里的仓库热闹沸腾,一条条鲢鱼排放在仓库的地上,似一头头的肥猪,大的足有几十斤重,点名的把名字响亮地唱起来,大刀挥舞卸着鱼块,整个晚上,暮色里,小村就沉浸在浓浓的鱼香中。

这就是故乡的记忆,这就是故乡的味道。

我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高岭度过的,我认为这里就是我的故乡。它的淳朴它的包容大度,让我们一家度过了那最艰难的年代,它的丰富它的爱让我度过了一整个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我是幸福的。

都说故乡是一坛陈年老酒,在心里搁置的时间越久,它的味道就越醇香。而我又觉得,故乡更如我的启蒙老师,它将影响我的一生。爱自己的故乡不需要借口,也不需要理由,因为故乡有我的“根”!故乡那里有我的味道。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