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那段贫穷而清纯的青葱岁月(之一)
2015-11-24 16:38

三河高中忆旧

薄暮时分,窗外行道树上的黄叶随着略有些寒意的秋风徐徐飘落。秋风渐起,我不禁无端地生出许多莫名的愁绪。屋内灯光暗黄,紫砂壶杯中的铁观音茶冒着丝丝热气,我却有些慵懒,无所思,也无所想。“吱——”摆在茶几上的手机震动了一下,那是微信群聊发出邀约的声音。“不打开看看?也许有人想你了呢?”有一个声音似乎在呼唤着我。我百无聊赖地随手打开,眼前竟跳出一个新的群名——许家高中同学。

许家高中,准确地说,应该叫三河中学或者三河公社五七中学。学校因坐落于兰江边的一个小村庄——许家而习惯称之为许家高中。许家是三河公社荷花大队的一个自然村,原来这里世代居住着以许姓、钱姓为主的七八户社民。1968年,富春江水电站建成蓄水。因为许家地处兰江河畔,水位提高,危及安全,全村人便响应政府号召,于次年移民到了江西九江武宁。村民背井离乡,举家搬迁,悉数带走了生活用品、农事用具,但久居的民房和先人的坟茔却留在了这里。后来公社因地制宜,在那里办起了农场,派几个社员管理附近的田地、山头和一个养猪场。

1976年那个火热的夏天,这个寂静了将近八年的小村庄,突然闯进了120多个来自不同地方的中学生——许家高中开办了。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头。由于当时教育改革形势的需要,政府大力发展教育,全国兴起了创办高中热,几乎要求每个公社都有一所高中学校,其背景至今我还不甚清楚。那一年,我刚满14岁,正好从三河初中毕业。我的父母亲并不清楚这是怎样一所学校,更不清楚他们的孩子人生之路将会如何,他们只单纯地怀着那样一个朴素的愿望——有书读就好。于是我进入了这所新创办的高中。

那时时兴“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对社会开放办学,无需考试,免收学费,而且欢迎已经初中毕业在家务农的学子回校就读。于是,除了像我这样刚从初中毕业的学生外,还有不少大哥大姐也来到了这所由农场改成的学校求学。班上有一个舒姓同学,唐家人,比我起码大六七岁,很早初中毕业,在家务农,这一年,他也和我们一起进入了这所学校。类似的同学,起码有几十个。

最称奇的是,隔壁兰溪县朱家公社、甘溪公社也有二十几位同学加入了我们的行列,据说那边1977年才实现乡乡普及高中。另外,周边的大洋公社、洋尾公社也有莘莘学子远道而来。不同的是,除了要带上书包、锄头、畚箕之外,他们还要从自家带课桌椅。

记得开学报到那天,学校简易的操场上,上百把锄头在晃动,两百多只畚箕前后簇拥着,兰溪同学的父亲还挑着新做的课桌椅。学校几个教师坐在一张课桌椅前,接受着同学们的报到。有的显得老成些,像一个高中生,但也脱不了稚气;大多数同学个头矮小,面有菜色,严重营养不良,看上去就如现在的小学毕业生。同学新来乍到,个个怀着激动和好奇的心情,互相寒暄着,询问着对方的住址、年龄和所分的班级。小小的操场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犹如当年农业学大寨生产劳动的场面,好不壮观。

说到“畚箕”,我自然联想到了许家,也就是我们的校园。整个许家村就像一只“畚箕”的形状。在畚箕最中央,也是地势最低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池塘,水质不怎么好,并不适宜于游泳,更不能饮用。沿“畚箕”右框,有一条弯曲的小路,可直达“畚箕”底部。“畚箕”底部有七八幢农舍,有的两间,有的三间。大部分是二层结构,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并不规则。有的用泥土夯筑而就,有的用砖头砌成,一律用黑瓦覆盖,墙面全部涂抹以石灰。虽然有的墙体稍有剥落,但白墙黑瓦,徽派建筑风格仍在。因为办学匆忙,来不及建造校舍。这些农房,很快就变成了我们的教学楼、男女生宿舍、教工宿舍和食堂。农房与池塘之间,有一小块空地,原来是社员家用来晒稻谷的场地,现在也就改成了用于师生集会的简易操场。“畚箕”右框小路靠山的那一面,还有一小坡,有几间矮房子,养着几头猪,好像还圈着一头牛,但现在已经记得不甚真切了。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这就是我们的校园,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高中课程七百多个日日夜夜的地方。

文:杨吉元

责任编辑: 方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