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汪山(上)
2015-12-07 11:20

□ 沈伟富

玉华山南麓有一村,因村里人都姓汪,故名汪山。

汪山的汪姓源自皖南,其祖汪华(587—649年),原名汪世华,字国辅,一字英发,歙州歙县登源里(今属安徽绩溪)。隋末天下大乱,汪华为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洲、婺州等六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促进了当地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实施仁政,吴国境内百姓安居乐业。在群雄争霸、战火纷飞的年代,唯独吴国安宁祥和。唐武德四年(621),为了促进华夏一统,汪华审时度势,不计个人得失,说服文臣武将,主动放弃王位,率土归唐。唐高祖李渊授予汪华为上柱国、越国公、歙州刺史、总管六州军政;唐贞观二年(628),因忠君爱国,唐太宗李世民授予汪华为忠武大将军、参掌禁军大权,委以九宫留守,辅佐朝政,位极人臣。唐永徽二年(651),汪华去世,被谥为忠烈。

汪华文韬武略,拥有非凡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空前绝后的政治谋略。自唐至清,历代帝王多次下诏,把他当作忠君爱国、勤政安民、始终维护华夏统一的典范进行表彰;苏辙、岳飞、朱熹、文天祥等历朝文臣武将,也把他作为千秋楷模来赞颂;江南六州百姓更是奉其为神,拜为“汪公大帝”“太阳菩萨”“太平之主”,建祠立庙七十余座,四时祭祀,千年不辍。汪姓也成为皖南,乃至江南的大姓之一。

五代十国时期,汪华后裔汪记任指挥使,镇守今开化云台,其家人也全部迁到开化居住;汪记的曾孙汪堪,又由开化迁到睦州居住;南宋时,汪堪后裔的一支因厌倦城市喧嚣,由严州州城迁到婺州之西一个叫雉鸡岗(位于新叶以东道峰山下)的地方定居。一百多年后,也就是到了元至正四年(1344),一场山洪把村庄冲得七零八落。汪姓只好另行择地迁居,最后选中了地势相对较高的玉华山南麓,也就是现在的汪山。如此算来,汪姓迁到汪山,已有660多年了。

当时的玉华山南麓已有杨、汪二姓居住。自雉鸡岗汪姓迁来后,杨、汪二姓先后迁走,其中原有的汪姓迁到现在李村边上的下汪畈居住。下汪畈原为洪姓人居住地,故名下洪畈。自汪姓人迁来后,洪姓渐渐式微,直到绝嗣,村名也被改为下汪畈。玉华山南麓被雉鸡岗汪姓所据,并渐成旺族,村名也就叫汪山了。

虽然汪山人口发展迅速,但汪山地处半山腰,山多田少,汪山人深知生存之不宜。于是立下族规,鼓励子弟走读书进仕之路。他们从原本就不多的田地中,挤出田产,延请名师来村坐馆授徒,同时也作为鼓励读书和祭祀祖宗的经费来源。族规规定,凡来村坐馆的先生,除每年可得一定数量的稻谷作为薪酬之外,分别轮流在学生家吃住,所有开支,都由族里统一支付。另外,学生入塾所用的笔墨纸砚,也全由族里统一购置。凡考上功名的,族里按不同等级,加以奖励。所以,一个不大的山村,历来人才辈出,享誉远近。其中最为汪山人自豪的是汪汝祥父子。

汪汝祥于明万历年间任兴国县县丞,其子为云阳县主簿。万历三十二年(1604),汪汝祥被敕封为吏部文林郎,成为京官。现在村里仍然保留的一幢古建筑——郎官第,原为汪汝祥的宅院,后被作为汪氏议事之所,相当于花厅,堂中挂有“崇正堂”三字,意为崇尚正直。出于风水的考虑,郎官第不开正门,只开边门,本该开正门的地方,上书“郎官第”三个大字,再上方书有“越国流芳”四字,这是为了纪念汪氏先祖越国公汪华的功绩。从边门走进郎官第,内部建筑气派豪华,结构严谨,明代建筑特征明显,其中第二进的正上方高挂着一块匾额,上书“高致郎官”四字,指的是汪汝祥官至吏部文林郎。

除了郎官第之外,汪山还有一幢古建筑——越国公祠,这是汪山汪氏的祠堂,以其祖越国公为名。越国公祠同样不开正门,只开边门。正堂内挂着“敦本堂”三字。敦者,厚道,笃厚;本者,根本。意思是,敦守根本,不忘祖宗。

这两座古建筑,在汪山各有不同的功用。越国公祠是祭祖的地方。每年正月初一到初三,是汪山人祭拜祖宗的时间。全体族人,从初一开始,全要进越国公祠上香,而且每天早晚各一次。

正月十八是越国公汪公大帝汪华的生日,这一天,村里请来戏班子(一般都是婺剧班),在郎官第演五天五夜的戏,并把汪公大帝的画像从越国公祠“请”到郎官第来,与村里人一起看戏,以示对先祖汪公的敬重。(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