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寻找洋溪的“神”与“气”
2016-02-19 09:40

——《洋溪老街的故事》后记

□ 朱睦卿

《洋溪老街的故事》封面

经过历时一年的写作,不下十次的修改和调整,《洋溪》一书的书稿总算完成了。

洋溪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说熟悉,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个本乡本土的建德人,谁不知道洋溪呢?但当要将洋溪写成一本书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种“熟悉”是多么的肤浅!你敢说你了解洋溪么?“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何况是辨识一地!洋溪山明水秀,文化馥郁,浸润其中,“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孔子家语》),连你自己也感觉不到她的妙处和美处究竟在哪里。

写洋溪应该写些什么,又从哪里写起?这还真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省检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国自古就有画龙点睛的“洋溪源山水胎于香山,林壑幽邃,丛篁荫日,气沾衣袂若芝兰,其间多衣冠盛族。”(《洪墈村庄志》)洋溪山水明瑟,既有山之产,又得水之利,交通便捷,物产丰饶,历来是建西(老建德)大镇,现在又成为建德市区的东大门。宋朝时洋溪是宁宗杨皇后娘家子侄的聚居地,洋溪古名杨溪即缘于此;宋代严州三大驿站之一的朱池驿(明清时期演变为杨溪三铺)就在洋溪,是连接严衢乃至湖广大道的重要节点,现在又成为杭新高速的枢纽,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秀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是洋溪的神和气,汉代的朱买臣、宋代的杨皇后都看中这里作为落脚之地,正是这个原因。洋溪的文化之气应该与此有关。

要认识和把握一地的文化之气,不仅要有感性的了解,还要有理性的认识。为了了解洋溪,除了实地调查以外,我尽量搜寻涉猎有关洋溪的各类书籍,包括省、府、县各级方志乃至全国性的总志和民间珍藏的家谱。如果说省、市图书馆的典藏相对还容易看到的话,劫后幸存的民间宗谱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感谢高岭和幽径的洪氏乡亲将珍藏的家谱慷慨相借,从中不仅得以窥见两村洪姓的来源,更为重要的是得以了解两村乃至洋溪历史发展的脉络,为我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定下主题之后,接下来就是写作的路径问题。画龙点睛的前提是必须先要有龙身,要先画出龙的形体,才能点睛。如同认识一个人都是先认识并记住他的姓名一样,要了解一个地方也要从认识他的名称开始。我从洋溪的得名入手,逐步深入并展开洋溪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尽量开掘其源头并努力从源头的高度做出回答。如“洪坑”“蛇坑”之“坑”这个浙西、皖南、赣北一带广泛运用的地理名称,从方言的读音“坎”和八卦坎卦的卦形与篆书水字字形的联系,将地方文化的支流置于中华文化的干流中进行追溯与梳理,揭示其中蕴含的文化演进的线索与脉络。还有那伴随着整个封建社会相始终而如今已经消失在历史深处的古代邮驿制度,那创下过多少辉煌的严衢(乃至南下江西、湖广)驿道上宋代的朱池驿以及之后的“杨溪三铺”,揭开历史的盖头,让今天的读者领略当年作为水陆两路重要节点洋溪的风光和繁华!

流行于洋溪、莲花一带(实为历史上的慈顺乡)的清洁灯,其文化源头可以上溯到四千年前的上巳修禊风俗,是洋溪人民对汉族这一古老风俗传承演变并再创造的结果,体现了中华民族避凶趋吉的愿望,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又如幽径和洪坑(幽洪村)洪姓人世代传承的祭拜保安大王的习俗,实乃中国流传了数千年的社神祭拜的遗风,其中体现了以农立国的古老中国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不仅可以窥见中国农业文明的源头,而且可以看出先民们对土地和环境的珍惜和爱护,可以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是一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主题和路径之外是表现形式的问题。好的内容要通过适当的形式来表现,主题再好,没有合适的表现形式,也只能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向文化界发出了“讲好中国的故事”的号召,这是一本普及性的书,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表现,写起来可以不拘一格,也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于是我通篇都按照故事的形式来设置,大故事里面套小故事,整本书讲的就是有关洋溪的各种故事,期盼读者们能够喜欢。

囿于见闻和学识,本书所揭示的不过是洋溪这条文化河流中的几朵浪花,但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获和惊喜,我们这一代人恰逢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化、信息化社会过渡的时期,我们不能在飞速发展的世界中丢失自己,必须守住自己的文化传统,找回文化的自信,而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优势和特色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善待祖宗,敬畏先人。对我们身边那些尘封的往事和无言的历史,必须带着感情去关注、去发掘,去重新认识。

感谢洋溪街道给了我一个机会,借此得以学习和了解洋溪丰厚的历史文化。洋溪是一本大书,我只是做了一次打开书页的初步尝试,但所获已不浅,这缘于祖先对我们的慷慨馈赠,在惊喜之余,实在要反思近百年来我们慢待祖宗的愧疚和无知!

老洋溪埠头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