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提着篮子去读书
2016-03-23 10:27

□ 许新宇

小时候经常看到母亲提着竹编的篮子去街上买菜。这菜篮子我们叫“杭州篮”, 它以其低廉的价格,容量大和结实耐用而深受家庭主妇的喜爱。杭州附近的山区毛竹种植面积大,编织竹篮的取材极为便利,其制作工艺也不复杂。这种篮子在杭州一带以前被普遍使用,所以叫“杭州篮”。只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篮子在日常生活中倒成了快被遗忘的物件。

在梅城,离我家不足一百米的街上就有一户人家,老夫妻俩都是篾匠。我儿时喜欢看热闹,没事就喜欢跑到手艺人的家里,看他们制作日用品。我们家附近,有弹棉花的,修钟表的,镶牙齿的,打铜修琐的,还有箍筒匠、木匠,各式各样的手艺云集。篾匠不仅会编篮子,还会编篾席,编筛米蒲,扎扫把等,凡是与毛竹有关的日用品,他们都会编。编篮子的工序也不复杂,有时我站在一边看,他们夫妻俩分工协作,不到半天时间,一只挺括、结实的竹篮就在他们手里做好了。多年前,央视“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栏目还给他们做过一期节目,一时间,他们成了古镇的名人。前几年,两位老人相继去世,虽养育了六、七个子女,可家里没人继承他们的手艺,如今,店面也变成了一家童装店。其实,中国民间的许多传统手艺,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日渐式微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在我的心目中,篮子就是日用品,提着篮子自然是去买菜,它怎么能与读书相联系呢?所以,在一家古玩店里,一只放置多年的书篮一直被我误以为是食盒。也不知道是经谁的点拨,指出这是书篮,这才重新进入我的视野。

原来古人进私塾读书,是用书篮装书及文房用品的。这种与书相关的物件自然比作为日用品的菜篮子要讲究得多。我用湿布将这只书篮擦干净,它才露出了原有的面貌。

书篮的四周、盖及把手,均选用竹子的面片编制而成,并多有工艺,四周带框,中间用细篾按一定规律,编就成纵横交错的几何图案,在盖和把手上有铜扣镶嵌,这样既可以牢固篮子,又有金属的质感。书篮的形状呈长方体,可拆卸成上下两个篮筐,上篮筐可以活动,下篮筐则与手柄相固定,中间还放置了一屉格盘,组合在一起却天衣无缝。

打开盖子,书篮的上篮筐里有一小片墨迹印,怎么擦拭也难以除去。为什么要擦掉墨迹呢?它的存在肯定隐藏着一个与读书有关的故事,它的主人是怎样一个读书人?里面曾经放了些什么书?读书人曾经带着它进京赶考过了吗?

书篮不会说话,可这至少有百年历史的物件,却保存得如此完好,百年而不腐不破也实在是难得。

仔细观赏,书篮确实与食盒有几分相似。食盒是专门盛放食物酒菜、便于携带行走的长形抬盒,有木、竹、珐琅、漆器等材质,其中又以木质的居多。古时的士绅名流,出门访友,或参加诗社、文社活动,与至交把酒言欢,常会事先准备一些佳肴果品,作为助兴的下酒菜。初春时节,文人士大夫出门踏青郊游,也会携带酒菜食物以备野餐。我想有这样的雅兴,他们在备足了酒菜的食盒外,一定不会忘了带上书篮的。文心随酒兴而至,才情在欢聚中尽发,这时怎么能少得了尽情书写的笔、墨、纸、砚呢?

书篮,装的是书与文房用品,可它也装着功名与风雅。当书与篮子相遇时,书文化的涵义又将得到延伸,是否有篇大文章可作呢?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