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我的儿时阅读——乡村记忆之五
2016-03-29 13:46

一个人阅读素养的养成常常与他少儿时的阅读经历有直接关系。倘若现在的我也算得上是个读书人的话,那么是戴不庸、王玉光两位老师带给我的儿时阅读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

上世纪60年代末,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家住梅城的戴不庸老师从严州中学毕业后,下放插队到了我们荷花大队。在劳动几年后,由于教学工作需要,戴不庸老师成了我的老师。

走进戴老师的单身宿舍,最让我惊喜的是那几百本图书了,那些书有序地摆放在两个竹制的简易书架上。图书厚薄不一,种类繁多,有政治、文学、历史、地理、书法、科普读物等,甚至还有一些学术著作。

那时,学校自然没有图书,只有家里堂前的“宝书台”上整整齐齐地端放着四本领袖著作。在戴老师的宿舍里看到如此之多的书,怎能不让我高兴万分呢?每天吃过晚饭之后,我便跑到戴老师那里去。戴老师并没有因为我的打扰而不乐意,反而热情地向我介绍这些书的内容。有时,一本书短时间看不完,我会向老师提出借回去看的要求,得到应允后,我就用报纸小心翼翼地把书包好,然后拿回家,在昏暗的灯光下,静静地阅读。

45年过去了,具体的阅读书目大多已经忘记,但有一套书至今还记得,那就是《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分物理、化学、农业等多卷,其内容非常广泛,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各类科学知识,文字不长,深入浅出,非常适合我们阅读。戴老师还常常向我说起他的大哥戴不凡,并给我看了他大哥写的两本学术著作《百花集》和《百花集续编》,虽然那时我不懂其中的内容,但却记住了“戴不凡”这个名字。

另一位老师叫王玉光。他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回国后便退伍回家,因为在村里当过几年代课老师,全村的人一律都叫他“王老师”。王老师还有个妹妹,曾经在本村念过小学,后来到麻车上过初中,“文革”前,在我们村里也算得上是学历较高的一位了。

我家和王老师家是前后邻居,有一次,我在王老师家偶然看到了好多图书,立即被吸引住了。王老师家保存的大多是“文革”前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当时我读的课本,其内容大多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之类。在王老师家看到的教材却完全不同,有成语、对对子,有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有写杨柳春风、燕子青蛙之类的文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其中有一篇叫《小英雄雨来》的文章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王老师家还有两本书是无法忘记的,一本是《红岩》,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小说主要写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共产党员在渣滓洞中与敌人艰难斗争的故事。小说情节曲折,故事生动,特别是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等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令人欲罢不能。村里的几个小伙伴常常围在我身边,听我讲书中的故事。还有一本叫《苦菜花》,作者冯德英,这是一部描写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书中有相当多的景物描写,我便买来一本记事薄,将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段认真地摘抄下来,这个摘抄本几年前我还完好地保存着。

也许是受了两位老师的影响,那年6月的一天,我缠着母亲要零用钱。那年头,家里非常困难,但母亲听说我想书,一字不识的她竟给了我5毛钱。5毛钱,这在当时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那年头一学期的学习总费用才6毛钱啊。我步行来到五里之外的三河供销社,隔着玻璃柜台,挑选着想要的书。思考再三后,我终于下决心,花了4毛2分钱,买下了我平生第一本藏书——《刘文学》,然后在食品店用3分钱买了一块水果糖和一个雪饼,高高兴兴地回了家。这本书至今还珍藏在我的书架上。书有些泛黄,还有些破损。长篇小说《刘文学》,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贺宜,少年儿童出版社1965年版,243页,在扉页上还有我当年用钢笔写的“一九七一年六月 吉元于三河”的字样,并盖着戴不庸老师为我雕刻的红色印章“杨吉元印”。这一年,我才9岁。

与现在的青少年相比,我的儿时阅读实在少得可怜,但在那样一个物质贫穷、文化荒芜、精神匮乏的年代,我又是幸运的。我在心底里万分感谢戴老师、王老师那些宝贵的图书对我阅读兴趣的激发和精神家园的构筑,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文 杨吉元)

 

 

 

责任编辑: 方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