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心教育及公益事业的吴逢庆
2016-05-04 14:17

□ 毛法生

吴逢庆(185—1919),字子余,建德梅城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至三十年(1904)任严郡中学堂监督(校长),是严郡中学堂的首任校长。吴先生出身在一个书香门第世家,从小家庭熏陶,勤奋好学,精于诗赋文章,考中进士后,入翰林院,官至五品。梅城家中大门左侧挂有天灯,厅堂上挂有翰林院赐赠的金字条幅(毁于“文革”时期)。

凭吴先生的才学和进士身份,本可平步青云,光宗耀祖,可他无意于官场,毅然离开翰林院,回乡做了严州等府十三县学监,热心办教育。满清末年,朝政腐败,内忧外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日益暴露,受到有识之士的猛烈抨击,光绪二十四年(1898)4月,光绪皇帝接受康有为等维新派的建议,下诏改革科举,废除八股文,在中国形成了兴办新学、废除科举的革命浪潮。在这样的形势下,时任严州府教育主管的吴逢庆与本府的教育界同仁们,很快接受维新思想,改革六睦学堂,创办新学。1903年,六睦学堂改名为严郡中学堂后,吴先生以严州府教育主管的身份接任学堂监督(校长)。学堂归属于严州府,规模扩大,而校舍、设施、师资及教学内容、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完善与发展。当时政治腐败,时局动荡,资金匮乏,困难重重。吴先生受命于危难之时,他多方奔走,筹集经费,为学堂的稳定和发展费尽心机,深受人们的尊敬。在教育上他重才重德,对学生因材施教,培养了不少高材生。如保送在严郡中学堂就读的廪生胡升鸿,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胡升鸿回国后成为中国早期著名的铁路桥梁专家。还有一位姓洪的学生,吴先生因爱其德才,竟以女儿许之。

吴先生一辈子献身教育事业,重教之品行不仅教育了千万学子,也深深地影响着后辈。他对子孙的教育是很严格的。他用“孔孟之道”教育子孙,要让他们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用《朱子家训》教育子孙要勤俭治家,忠厚为本。他还教育子孙要珍惜光阴,刻苦学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他在家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块绿色的“惜阴”扁额。他的子孙在他的严格要求下,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人才辈出。其子吴钟睿于光绪年间乡试中拔贡。他的后代中大学毕业的有20余人,不少子孙获得高级职称和各种奖励。

吴先生十分热心公益事业。光绪十年(1884),建德知县刘毓森决定重建位于严州西湖宝华洲上的宝贤书院,吴先生就与朱杭、张心谷、包汝超、陈元善、严正鹄等本县县绅一起慷慨解囊,并主管重修事宜。光绪十六年(1890),严州府决定在东湖边的子民桥旧址重修报恩寺,该寺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吴先生又偕同吴贡书、朱杭、方承洵、严正鹄等一批县绅募资修建。吴先生还十分体恤百姓疾苦。每逢初一或十五,他都以粮、米施舍穷苦人,这一传统在他去世之后,还被他家人一直传承到抗日战争后期。而他自己的生活则勤俭节约,从不奢侈,平日里的一日三餐都以吃饱为限,不肯浪费一粒粮食,即使外出公干,途中也只以干粮充饥。

作为严州中学的先导,吴先生有太多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和传承,而他那份对教育事业的痴情则将永远铭刻在严州中学的历史丰碑上。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