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走读三江——高垣(下)
2016-06-08 14:25

□ 沈伟富

高垣村富裕起来之后,就大兴土木,首先是在始迁祖居住过的地方建了一座“间屋”(后改为“金轮庙”),然后又在村口修建宗祠。

高垣吴氏宗祠占地2800平方米,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乾隆三十八年竣工,这是一座仿北京皇宫设计建造的宗祠。吴氏宗祠规模宏大,整体平面呈“四”字形,共三进,地面全用花岗岩铺成。门前有口池塘,池塘上原有一座桥,就像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前厅既是大门,又是厅堂。中厅是整个建筑的主体部分,独立于其他建筑,很像故宫中的太和殿,四周有十二根石柱,稳重而大方,中央有四根三围大的木柱,擎着两根大木横梁。屋顶四角上翻,气势雄伟。正前面原有两座正方体花雕旗杆石,现仅存一只。门顶上书“至德流芳”四字。后厅是安放吴氏先人牌位的寝室。两侧是厢房,一边七间,共十四间,厢房门前全是方形石柱,共有十八根。

吴氏宗祠是吴氏家族举行祭祀和重大活动的场所。近代以来,也曾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中共建德县委第一任书记童祖恺曾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抗战时期,杭州宗文中学(现杭十中),在校长钟毓龙的率领下,迁来高垣,在吴氏宗祠内办学。吴氏家族对来自杭城的这些学生非常关心,不仅为他们提供学习、生活场所,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学校方面则免费招收吴氏族人进校读书。抗战胜利后,宗文中学在高垣村人依依不舍的送别中,离开高垣,返回杭州。七十多年来,杭州宗文中学(现杭十中)经常组织师生来高垣,回顾那段难忘的历史。

在吴氏宗祠的边上,也就是通往村里的路边,耸立着一座古牌坊,这是目前我市仅存的一座古牌坊,是高垣历史上一位叫吴文迈的孝子所建的。

吴文迈生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六岁入私塾读书,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常年生病,吴文迈四处求医问药。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为母亲煎完药,他都要自己先尝一尝,一是尝尝苦不苦,二是看看烫不烫,等感觉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喂喝。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二十多年,已经年过四十的吴文迈仍旧日夜守护在母亲的病床前。每天都要等母亲睡了,他才趴在母亲的床边睡一会儿。母亲去世后,吴文迈又在母亲的坟旁盖了一间茅棚,身着孝衣,住在里面守墓,每天给母亲上香,时间长达三年。

早在吴文迈之前,也就是清康熙六年(1667),高垣村里还出过一位孝子,他的名字叫吴文朴。

吴文朴也是六岁入私塾读书,从小就失去父亲,独自一人侍奉母亲。母亲去世后,又照料年老多病的伯母,时间长达十年,同时照料五婶五年,直到把她们全都送上山为止。

一百多年后,也就是清咸丰年间,朝廷在全国范围内推举有孝心的人进行表彰,目的是让孝道在全国发扬光大。高垣村就把村里的这两位孝子的事迹一同上报,朝廷很快就批准为这两位孝子各立孝子坊一座。

这两座孝子坊一前一后立在村口的路上,吴文迈的孝子坊在前,吴文朴的孝子坊在后。上世纪中叶,吴文迈的孝子坊被毁,现在只剩吴文朴孝子坊还挺立在村口的道路上,与吴氏宗祠并立在一起。

吴文朴孝子坊高5.7米、宽6.2米,全用茶园青石构建,四柱三间五楼。坊上雕刻精美,有龙凤、花卉、飞禽、瑞兽等。上层横坊正面刻“乾隆辛酉科举人吴文迈”,背面刻“钦旌孝子”四字。再上是石匾,上刻“荣恩”两字和“孝子坊”三个大字,整体古朴大方。

这两座老子牌坊表彰的是古代的两孝子,而今,孝道已在高垣村深深地扎下了根,每年,他们都要从村中选出讲孝道的儿女、媳妇进行表彰,弘扬孝道。

吴氏宗祠的正门外,有一口双眼井,井水甘甜,冬暖夏凉,无论天有多旱,井水始终不枯,全村人都从这口井中汲水饮用。随着自来水的普及,井水虽已不作主要汲水之源,但村里人还是喜欢来井边汲水淘洗。

高垣村曾以“盘龙”为名。自古以来,村里就有舞龙闹元宵的习俗。高垣村的龙灯是板凳龙,共有两条(雄雌各一),龙头由村里统一制作,龙身则由各家各户分别制作。正月十五这一天,全村人一起行动,首先把村里的环境卫生搞好,让道路畅通。各家各户从自己家中把龙身背到村后的“街屋”,也就是“金轮庙”,一节节连好。晚饭后,锣鼓一响,全村上下立即热闹起来。大家先把龙公抬到村中心广场,接受男女老少的祭拜。然后,擎起龙公,到青龙头山前接龙神。夜幕降临之后,长龙蜿蜒前行,向着麻车埠进发。一路上,鞭炮声震耳欲聋,烟花齐放,锣鼓喧天。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村里以同样的方式祭龙母,然后是双龙齐舞,舞遍全村。最后,把两条龙又擎回“街屋”,龙身由各家拆卸回家,放在堂前,点上香烛祭拜之后封存,等到来年再“请”出来。龙首则存放在“金龙庙”中,接受全村人的祭拜。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