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走读三江——洋峨三宝及其他
2016-11-28 16:28

□ 沈伟富

洋峨地处三都前源深处。这里山高路远,然而,早在宋朝之前,就有杨姓与何姓两姓人在此居住,当时就以两姓合称为村名,叫杨何。

靖康之乱后,宋室南迁。人处乱世,总想找个安宁的地方居住。宋绍兴年间(1131—1162),有个叫洪经的人,从淳安小溪,一路游山玩水,来到这里,见这里虽然山高,但山林丰富,特别是那些高大的草榧,棵棵都是摇钱树,是个理想的立足之地,就把家安到这里。正好原来的杨、何两姓已经近绝嗣,没过多久,这里的一切也都慢慢地归了洪家。既然杨、何两姓都已不复存在,那么杨何这个地名也就不能再用。洪家人根据这里山多如群羊且高大巍峨的地形特点,把村名改为羊峨。后来,因水资源的短缺,希望有水灌溉,把羊改为洋,这就是现在用的村名。

洋峨洪氏出于名门。始迁祖洪经的父亲洪皓,于宋政和五年登进士第,任宁海主簿。洪经的弟弟洪遵曾任婺州太守,后擢枢密院。洪经自己无意功名,一生酷爱山水。自洪经迁居到洋峨后,洪氏很快就发展成一个大家族,他们开始修建祠堂、花厅,另立谱头修编《洋峨洪氏宗谱》,历经风雨沧桑,至今已有八百余年。

洋峨有三宝。第一宝是村口的那株高大的南方红豆杉。洋峨多山,山上多种草榧和毛竹,但是,历经岁月风霜,毛竹是越长越多,而草榧却所剩无多了。不过,村口的那株南方红豆杉,则已成为村中一宝,这株南方红豆长在村口的路边,为同株孪生,杉树高三十五米,冠幅十八米,胸围五米,经有关部门测定,树龄已有五百多年。“文革”时,有人“聪明”地在两枝树干上写出下一副“豪气冲天”的对联:“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至今这副对联还残留在树干上。

洋峨村里的另一宝是洪家院子里的一株牡丹。这株牡丹是洪国彦于清乾隆年间种的,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整株牡丹冠幅3.5米,株高1.6米,主干最粗胸经10厘米,最多可开100多朵花,有关部门认为,这是杭州地区最古老的一株牡丹。

洋峨的第三宝就是村中间那幢洪氏宗祠了。

一般来说,一些稍大点的家族、古老的家族,都修有宗祠,但洋峨的洪氏宗祠却有着与别处的宗祠不同的地方,它是由洪氏历史上,一位孀妇独资修建的。清嘉庆年间,洋峨洪氏第二十世孙朝五十公去世后,留下夫人钱氏及一个未成年的女儿。几年后,女儿长大成人,由人做媒,嫁到兰溪,不久后,又莫明死去。钱氏要向对方计说法,遭到对方无理拒绝,就请人写了一份状书,把亲翁告上省城杭州公堂。不知什么原因,杭州方面对钱氏只是好言相劝,让他不要告了,不如回家多做点好事。经多次上诉无效后,钱氏真的改变了主意,回到村里,请来工匠开始为洪氏修建宗祠。村里的一些有钱人对钱氏的举动非常支持,都纷纷表示一起来修,但都遭到洪氏的拒绝,她说,无论有多难,她要凭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把宗祠修建起来。从嘉庆二十年(1815),到道光三年(1823),连头带尾,用了九年的时间,一座建筑华丽的洪氏宗祠在村中矗立起来了。近两百年来,洪氏子弟对这座宗祠倍加爱护,但他们没有把这座宗祠作为洪家的私产,民国年间,洪克华在宗祠中创办了一所小学(前源乡中心完小的前身),中共建德地下县委书记孙文达曾在这里以教书作为隐蔽,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三师师部曾设在洋峨,同侵占兰溪县城的日军作战,洪氏宗祠曾作为野战临时医院。

建国后,村里有一位叫洪小苟的人在外开过火车,懂得蒸汽机原理。回到村里后,洪小苟在村里安装了一台蒸汽机碾米机,利用本地的木炭用为燃料,为全村人碾米,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一种机械。

翻过村后的山岭,有一条长长的山垄可通兰溪。以前,垄中有一座古寺叫里中寺,这条垄也因此寺而得名里中垄。在距里中寺五里多路处又有一座尼庵。

村里人说,《僧尼会》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几百年前,里中寺里的一个小和尚,因各种原因,不得不出家为僧。但他身为菩提,心却在凡。他经常站在寺门口,看寺外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特别是看到男女成双成对进出,心里好生羡慕。

有一天,寺里住持吩咐小和尚下山,到垄外去采购物品。当小和尚走到垄口的小溪边时,看到小溪对面有个小尼姑正在为过不了溪而发愁。小和尚想都没想,就脱下自己的鞋靴,涉水过溪,把小尼姑背了过来。这一背,自然背出了爱情的火花。从此,小和尚经常趁住持不在时,偷偷逃出寺门,去会小尼姑。这小尼姑也是个身在佛,心向红尘之人。这一来二往的,两人就偷偷好上了。一天晚上,小和尚和小尼姑约好,趁着月色,一起逃离佛门,共渡凡人的甜蜜生活。

后来,这个故事就被改编成昆剧,剧名叫《僧尼会》,婺剧从昆剧中继承了这个剧目,在江南地区常演不衰。但是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却被人随意穿凿,里中垄中即是一处。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