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走读三江——前源
2016-12-19 10:03

前源村是当年前源乡政府所在地。由于这里地形狭窄,人口并不多,只有一百四五十人。一条自北而南的樊家溪在这里汇入前源溪,形成一个丁字口,村里所有的人家全都分布在樊家坞口的溪边、山脚,所以又叫樊坞口,后写作横坞口。

现在的前源村由原来的横坞口、上塘和樟岩三个村合并而成。在“文革”时,这三个村又分别叫胜华、胜利和胜益,“文革”结束后恢复原名。

有个当地人指着横坞口村后一座杂树参天的圆形小山包和小山包后面的三条山脉说,横坞口是个风水宝地,左、中、右三条山脉就像三条青龙,其龙头全都聚向坞口的那座圆形山包,形成“三龙戏珠”的形势,所以,横坞口虽地处峡谷间,却向来风调雨顺。

那个当地人还说,不过这种风调雨顺的日子是来之不易的,这要感谢毛林公的恩德。

毛林公何许人也?

毛林公不是人,是天神,据说是玉皇大帝的干外孙。

有一次,毛林公带着一帮天神出宫巡视,见建德、浦江交界处的沙高岭下有三条小青龙在戏耍,把整个峡谷搅得昏天黑地,洪水涛天,当地百姓吃尽了苦头。毛林公等众天神降下云头,喝令三条小青龙不得在此撒野。三条小青龙一看是毛林公等众神,果然安静了下来。不久,天变晴了,洪水也退去了,人们的生活渐渐恢复了常态。山民们知道这是毛林公的功劳,就纷纷跪地谢恩。后来,干脆在坞口搭了一间茅屋,把毛林公等众天神的神位供奉在里面,每月初一、十五,山民们都要来此焚香膜拜。

清乾隆十三年(1748),由横坞口村民陈全有等人领头捐资,把一间小茅屋改建为三间歇山式殿宇。因当年毛林公四处巡游到此,才制止了小青龙有捣蛋,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所以大家一致同意把此庙命名为“行乡殿”。从此,行乡殿香烟不断。

民国廿五年(1936),行乡殿被改建成学校——横坞口小学(前源小学的前身),1961年学校迁到那座据说被小青龙戏过的圆形山包上(当地人又称之为鼓形山),把行乡殿腾出来,作为前源卫生院用房。1973年以后,行乡殿内还办过炸药厂、木材加工厂等。1990年行乡殿被闲置。直到本世纪初,当地人又对它进行了整修、恢复。

上塘在樊家坞深处的山上,是个高山村,要走长长的盘山公路才能到达。在通公路之前,村民则是沿着无数个石阶上下,艰难非常。

上塘也是个很有历史的山村,村里人都姓唐,原名叫上唐。后因村中的一口终年不枯的高山水塘而更名为上塘。村里不但有一座古老的唐氏花厅,还有一株据说也有七八百年树龄的南方红豆杉,且为雌性,树上年年都结满红豆。村里人说,这株红豆杉与洋峨的那株是一对夫妻,每年的七夕之夜,它们相会一次。

整个上塘村两头高,中间低,形如一条船,南端有棵大栗树,好似桅杆,北端有数十棵大松树,就是船帆,村中的那座唐氏花厅——聚众厅则是船舱。过去,村中还有一条街,街上有各种各样的店铺,一到晚上,街上就开始热闹起来。

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的上塘村除了有几个老人留守外,大部分年轻人都下山发展去了,走在村里,很有一种人去房空的惆怅感。好在离村不远处一个叫八亩丘的山湾里已经被人开发出一个农场,农场里的鸡鸭狗羊整天叫个不停,这个山上才终于没有完全冷清。

樟岩村在前源村的外边,因村中原有一株古樟及古樟对面有一块巨岩而得名。现在,古樟早已不见了踪影,那块巨岩还在。不过,樟岩这地方出名的倒不是那株古樟和巨岩,而是村外的一座古桥和桥下的那个龙潭。

古桥叫双龙桥,也叫龙潭桥,是古时候进出前源的要道。这里山高壑深,山路崎岖。清道光年之前,龙潭桥只是用四根木头拼接而成的木桥,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十分吓人。

浦江有个张朝奉,是经营木炭生意的。有一天,他从浦江来严州府做生意,路经前源龙潭桥,见溪涧上铺着四根木头当桥,决心重修这座桥。他雇来民工、石匠、造桥师傅,在原址上建桥。经过一年多的施工,一座跨度四丈多,宽十二尺,高三丈有余的石拱桥终于建成了,并把它命名为“龙潭桥”。

张朝奉虽年过半百,但还没有子嗣。奇怪的是,一年以后,张朝奉的妻子怀孕了,第二年八月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张朝奉逢人便说,这是老天爷的恩赐。

张朝奉把这座桥命名为“龙潭桥”,是因为桥下有个深不可测的“龙潭”。

相传曾在横坞口戏珠的一条小青龙,被毛林公制止后,就掉头准备回龙宫。当它来到樟岩村外时,见桥上站着一只公鸡横着一条蜈蚣,就不敢往前了。

传说,龙与公鸡、蜈蚣原本是好朋友。龙向公鸡借角,由蜈蚣作中。后来,龙失信了,拒不把角还给公鸡,所以,公鸡和蜈蚣为了追回龙角而成了冤家。

龙见前面有冤家挡路,情急之下,一头猛扎,想从溪涧下的岩石中钻出去,可是,由于岩石太坚硬,小青龙的头被卡在了岩石中,身子留在了溪边的山上,再也去不了龙宫了。

现在,我们还能在龙潭边看到半个龙头。龙潭及龙潭桥之名也因此而来。

责任编辑: 翁校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