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走读三江——马宅(下)
2016-12-29 18:58

□  沈伟富

马宅是个大村,也是中心村,它的四周还有一些小村。

有意思的是,在它的上首和下首,各有一个带“姚”字村名的村,一个叫姚家,一个叫姚村,外人一时半会,还弄不太清楚。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和马侍郎的祖上一样,一个叫姚太盛的人从吴兴(今湖州)迁到和村,然后其中的一支从和村迁到马家的里面,称姚家。后来,姚家人口越来越多,他们沿前源溪依山而建的房屋也越建越多,村庄越拉越长,渐渐地,就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上下两片,位于上片的,称上姚家,位于下片的称下姚家。

到了清嘉庆年间,一支李姓人氏从安庆迁到姚家村后的后山坪,民国初期移居到姚家对面。道光年间,又有吴、徐两姓从安庆逃难来此,先在姚家村附近的一块高地上搭棚而居,当地人叫它高棚顶上。到了清光绪年间,又从浦江、青田等地来了许多移民,姚家成了一个多姓杂居的村。

以前,下姚家附近有棵千年白果(银杏)树,所以,下姚家又叫白果树下。这棵白果树树围有9米多,树高15米以上,树冠直径20多米,是下姚家村里的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也是村庄的标志。可是,这样一棵古树,却在“文革”时被砍了,实在可惜。村里的老人们说,以前,一条用鹅卵石砌成的道路上,整天行人不绝,无论他们如何行色匆匆,当他们来到村中那棵白果树下,都要坐下来歇歇脚。

姚村在马宅村外。这里原来叫王石桥。

明清时期,有个姓王的人常往来于建德、浦江之间做生意,但他们常常被这里猛涨的溪水所困,就有意要在这里建一座桥。可是,建桥的愿望还没有实现,王老板就死了。临死之前,王老板把这个没实现的愿望告诉了妻子,要她一定要帮他实现这个愿望。丈夫死后,她继承了丈夫的事业,同样往来于建德、浦江之间做生意。当她来到马宅村外,果见这里溪深水争,涉水非常困难,就把身上带着的原本去严州府进货的钱全都捐了出来,请当地人在这里建一座桥。还留下地址说,如果资金不够,可以再找她要。她的这个善举,得到当地人的赞同,附近的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没多久,一座漂亮的石拱桥就建成了。为感谢王阿婆慷慨捐款造桥的行为,大家一致同意,把这座桥命名为“王石桥”。

太平天国后,一支万姓人从江西上饶(有说从九江)迁到这里,当地人就把这里改称为上饶村。在当地人的口中,“饶”和“姚”音同,故又讹为上姚。后来村庄变大,也拉长成为上下两片,但从未分开设立过行政单位,故上下姚一直合称。

杜塘与马宅隔前源溪相望,是一个历史也很悠久的村,据传以前是个有一千余烟灶的大村。杜塘所在的位置叫荷畈,这倒不是因为这里曾大面积地种有耦荷,而是这里的地形像片荷叶,杜塘就像从这片荷叶中间钻出来的一朵大荷花。最早在这里居住的据说是杜姓,杜塘村名也因此而来(也有人说村名因村中有口大水塘而得名,因在当地人的话中,“大”与“杜”音同)。后来,杜姓绝嗣,刘、陈、张、宋等姓相继迁来,这些都是杜塘的老姓,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宗祠、花厅、宗谱等。

建国前,杜塘村曾是前源乡的乡政府所在地。1951年,乡政府迁至横坞口,也就是现在的前源村,杜塘划入三都乡管辖。

清光绪年间,杜塘村里出了个大力士,叫胡启曾,他有一身好武艺,使一柄宝剑(据说此剑直到建国后还在,大办钢铁时被人丢进了炼铁炉中化成了一块废铁),抽一杆大烟筒,此烟筒长两尺(鲁班尺)有余,铜嘴。

有一次,胡启曾与同村的一帮人一起去浦江捉小猪。过了谢高岭,见前面有个人鬼鬼祟祟地在路边一闪,就不见了。胡启曾便和同伴说,你们从小路绕过去,到前面的三叉路口等我,如果一个时辰我还未到,就不要再等了。

胡启曾继续往前走了不出一里路,前面就出现了十多个大汉站在路边,其中两个先走到胡启曾面前,说是想借点钱。胡启曾问他们,我身上有两块银元,谁先过来拿呀?两个大汉先后扑向胡启曾。胡启曾左右开弓,只两个动作,就把两个大汉丢进了路边的溪涧里。另外几个见了,有点不服气,便一拥而上。胡启曾不费吹灰之力,同样将他们一个个都丢进了溪涧里。

胡启曾收拾完这帮强盗后,赶上同伴,一起前往浦江捉小猪,一路上感觉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从此,胡启曾得了个绰号:武秀才。

武秀才虽然功夫了得,但他从不以势欺人,而且还乐于帮助别人,在村里的口碑也非常好。现在,在杜塘村里聊起武秀才,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都把武秀才当成自己村里的骄傲。

责任编辑: 翁校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