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走读三江——上姜下姜
2017-01-22 14:49

□  沈伟富

“……宅前涧水流清,屏山耸翠,左右环带,诚一方胜境也。又睹其族中之人,士人援诗书以赴西席,农人秉耒耜以治南亩,工人专一艺之长,商人逐什一之利,老者扶杖,幼者追随,尔汝之称不闻疾。先之行不见男正于外,妇顺于家,彼琴书剑佩,诗酒棋画之友孰若此,亲亲长长,姜氏一族之人哉……”

这是清嘉庆二十年(1815),浦江县教谕学政吴应拔先生,由浦江来建德访友时,过狮山夜宿上姜友人家时所写下的一段话。吴教谕的这番描写,与陶渊明描写桃花源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小小的山村里,士人、农人、工人、商人,各得其所,琴书剑佩,诗酒棋画,男耕女织,长幼有序,简直是一首田园牧歌。

上姜是建德、浦江两县交界处,隶属建德三都的一个小山村。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山村,范氏、刘氏最早在这里居住。大约在明成化、弘治年间,义乌蟠鼓山三板桥一个叫姜道统的人,因“爱其地山环水绕,林茂竹修”,也把家安在了这里,至今已经五百多年了。因姜道统在老家排行老三,豪字辈,在后来修编的《姜氏宗谱》上,称其为豪三公。后来,范氏、刘氏相继绝嗣,姜氏成为这里唯一的一族,村名也被改为上姜,姜道统也就成了上姜姜氏的始迁祖。

上姜是相对于下姜而言的。

上姜虽然是个“山环水绕,林茂竹修”之地,自然环境是绝对的好,但毕竟地盘不大,发展空间有限。所以,富有远见的姜道统,让他的一个儿子姜方达到上姜村的下方另行择地建屋居住,这就是下姜。

上姜和下姜虽然相距不远,但地理落差很大,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在五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上姜和下姜基本上各自成派,各自修谱,各自修建花厅。到了清后期,特别是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劫难之后,上姜和下姜同遭重创,族中的有识之士认为,两派姜氏有必要共建一座宗祠,以凝聚人心。光绪五年(1879),一座三进三开间、建筑华丽的姜氏宗祠,在上下姜之间的山坳里巍然矗立。从此,上下两姜的姜氏族人每年都在这里议事、祭祖、分馒头,自那以后的一百多年中,又共同三次修编族谱。

翻过上姜村后的那座山,就是浦江县了。这座山看上去很像一头仰天长啸的雄狮,故名狮山。上姜姜氏也被称为狮山姜氏。

狮山之巅原本古树参天,古树丛中,有亭冀然,建(德)、浦(江)古道,穿亭而过,往来歌者,常憩于此。令人称奇的是,在这高山之巅,有口水井,井中之水,常年不枯,且清冽甘甜,故又称此为井坑岭。

发源于井坑岭的后源溪,先后从上姜、下姜村中间穿过。在下姜村外的胡公庙前,水流加速。由于水流的急剧冲刷,溪底岩石裸露,形成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水坑,有的像脚印,有的像木勺……这些奇特的水坑,当地人都有更为神奇的解说:

有一年夏天,骄阳似火,山里的农作物全被晒干了,山民们四处寻找水源而不得,只好来到村口庙前求雨。这场景,被路过这里的某位神仙看到了。等到这些山民求雨结束回家后,天突然暗了下来,不多时,只听雷声隆隆,一场大雨倾盆而下。人们冲出门处欢呼,感谢老天降下甘霖。这时,有人发现村口庙前,有一位老人从溪涧里轻盈地走过。有长者说,那老人很像永康方岩胡公殿里的胡公大帝。等到大雨过后,村民们就把原来的村口庙,扩建为胡公庙,内塑胡公像,四时祭祀。

溪水退去之后,人们又发现溪底的岩石上,尽是些稀奇古怪的水坑,大家认为,这是肯定是胡公大帝留下的。

在这些深浅不一的水坑中,有一个水坑特别巨大,而且也深。坑呈圆形,形似一只大水缸,溪水从上面冲入水缸,然后从外面溢出。村里人说,这是胡公大帝为了造塔,在此取石留下的。这也成了“狮山八景”之一——缸潭望月,诗曰:

凿塔成潭状若缸,神工鬼斧洵靡常。

波心月照珠犹落,水面石投洞莫防。

对影成人维李白,登天有路询唐皇。

遥窥碧落重重数,倒映原来夜未央。

溪水流出石水缸,随后就进入一个深深的峡谷。谷中丛林密布,但闻水声,不见泉流。即使子午时分,也不见曦月,除了虫兽,无人敢涉。这就是同样被列入“狮山八景”之一的“井溪呜弦”:

入耳混成奏管弦,偏宜倾听井溪泉。

微风荡起起铿尔,大雨飘来韵戛然。

夹岸松声如属和,沿边竹籁若相喧。

嘈嘈切切随时透,疑似湘灵逸响传。

井溪峡谷,阻断了进出狮山的路,人们只得在谷口的崖壁上,凿出了一个个石台阶,供人攀援,这就是有名的“百步金街”。石阶虽险,却是个观景胜地,尤其是对面山崖上的那道瀑布,无论春夏秋冬,总是一如既往地挂着,如泣如诉。

上姜和下姜于2007年合并为一个村,因地处建德最东端,故名东方。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