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走读三江——镇头
2017-03-14 11:10

后源溪出洪岭后,又走了一段长长的山峡,然后豁然开朗,前面就是一块山间盆地。

甫出隘口,但见四围山色如黛,田间溪水蜿蜒。回顾身后,一座雄伟的高山屹立于峡谷的北端,这就是在当地非常有名的龙门山。由于有龙门山的镇守,山下的一个村就被叫做镇头,又因镇头村中多为李姓,故又名镇头李。

镇头的李姓是南宋初年自临安(杭州)迁来居住的,与梓里的李姓同为一家。

因村处在盆地与峡谷的交界处,旧时往来之人都爱在此暂歇,流动人口一多,村中商贸就相对活跃,久之即形成一个小小的集镇,据说这也是这个村为什么叫镇头的另一种说法。

镇头村外,又有一村,与镇头紧紧相连,是进出镇头的通道。旧时,村中的那条用石子铺设而成的小路两边,尽是宽宽的廊檐,檐与檐之间,几乎连在一起,人从下面走,就像走在一道长长的走廊下,即使下雨天走这段路,也不易被淋湿。所以,人们就把这个村叫做廊下。可是,现在我们在村里看到的门牌,竟然写成了郎下,这不知道是谁的错。

镇头与廊下两村的东、南、北三面都是山,东面就是前文所说的龙门山,北面,也就是村后的一座山呈馒头形,远远看去,又像一轮圆月从地平线上升起了半个,故名半月山。南面有一山自南而北凸向田野的中间,形似狮子回头,当地人称之为狮山。在狮山的阻挡下,后源溪向北拐了个大弯,从镇头村前流过,方便了村人的浣洗,但也时常会给村坊带来水患。

在龙门山与狮山之间,有一座呈圆形的孤立的小山包,据说这座小山包即是龙珠,又是狮球,龙与狮常常为此争抢得不可开交。在龙与狮争抢的过程中,后源溪也会随之涨落。龙胜了,则溪水暴涨;狮胜了,则溪水干枯,这一涨一落,受伤最重的,当然就是镇头和廊下两个村里的人了。

有一年,住在睦州城外乌龙山麓乌龙庙里的乌龙神取道这里去浦江。这时,天渐渐黑了下来,但乌龙神却发现,背后有亮光照着他走路。他回头一看,只见村后有半个月亮正在冉冉升起,他想,这里一定又出事了,上天帮他走夜路,快快前行去平息事端。

乌龙神赶紧往前走去,当他来到龙门山下,正遇龙、狮在山下争斗,一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乌龙神上前好言相劝,龙、狮哪里肯听,反而越发争得厉害。乌龙神见如此争夺下去,镇头和廊下两个村里的人不知会遭多少的罪,就一步踏上那座小山包,大声喝道:“如若再不停歇下来,我就让你们遭周光敏同样的下场。”龙、狮一听,真的停了下来,不再争抢了。因为,这乌龙神的来历,龙、狮是早有所闻的。

相传,乌龙神是实有其人的,姓邵,名仁祥,淳安人,唐真观初年,隐居在蟠山,研读《道德经》,深有所得。有一巫士常到邵仁祥面前大谈因果祸福,邵仁祥非常讨厌他,就折下两条树枝,插在土中,树枝马上长出了绿叶,这个巫士被吓走了。

后来,邵仁祥来到睦州城里,听说建德县令周光敏徇私枉法,祸害百姓,就径直上堂与其理论,结果被周光敏活活打死。邵仁祥死后三天,周光敏白天坐在衙斋里,忽然一声惊叫。仆人还没反应过来,周光敏就死了。大家以为,是邵仁祥显灵了。州城人就为邵仁祥在城外的乌龙山麓建了一座庙,四时祭祀。庙前有一池,若遇干旱年份,人们来此祈祷,会见有一长蛇样的东西从池中出来,进到庙堂之上,不一会儿,天就会阴暗下来,接着就是倾盆大雨。

梁开平元年,皇帝封邵仁祥为真应王,宋熙宁八年封仁安灵应王,绍兴十三年,皇帝亲赐一块上书“广济”二字的庙额。到了明初,洪武皇帝勅封邵仁祥为山神,命当地官员于春秋两季祭祀。后历代对庙都有修葺。民间都称邵仁祥为乌龙神,称其庙为乌龙庙。

由于乌龙神是个惩恶扬善的神灵,民间对其极其崇敬,在睦(严)州一带,建有很多乌龙庙。

言归正传,当乌龙神喝住了龙、狮之间的争斗之后,镇头和廊下立即风平浪静,百姓纷纷来到门口,借着月色看究竟,只见青龙山下的那座小山包上站着一位白衣神人,有人很快就认出了,那是乌龙神。大家立即跪地朝拜。

后来,村人共同集资,把原先山上的一座胡公庙改建为乌龙庙。从此后,镇头、廊下以及远近村坊风调雨顺,乌龙庙中的香火也长盛不衰。

上世纪中叶,谷口上耸起了一座大坝。镇头水库的建成,不仅镇住了喜怒无常的后源溪,还让它听从人们的使唤——发电、灌溉。镇头人真正镇住了后源溪这条龙。

而那座古老而恢宏的乌龙庙,一直高居于村东的这座小山之巅,庙的四周全是参天古树,其中庙后的一株苦槠树要两三人才能合抱,为远近所少见。伫立庙前,放眼西望,眼前平畴相接,屋舍毗连,一派祥和。我想,镇头这个村名的来历,是否也可以解释为因为有了乌龙神的镇守,这里的人一直过着祥和、安恬的生活?

(作者 沈伟富)

责任编辑: 徐巍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