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走读三江——和睦之村(上)
2017-04-10 11:12

□  沈伟富

横看成岭侧成峰。梓里人所谓的巽峰,其实就是和村人的屏山——明山的一个侧面。

和村是一个很大的村,由于人口众多,现在已经分成了新和村、和村及圣江三个行政村(当然还包括周边的一些小自然村)。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就以《和睦之村》为题,把三个村合在一起来讲。

明山原名明和山,后简称为明山,是和村(这里的和村指的是大概念和村,下同)的镇山,整座山大致呈东南——西北的走向,其主峰有两个,当地人称双角峰。主峰的东侧原有一座尼姑庵,庵中住着一个年轻的尼姑。有一年,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和尚,非要在尼姑庵中住下不可。这个非份的要求当然遭到了尼姑的强烈反对。就在这一僧一尼在庵前周旋之际,天突然阴沉了下来,不一会,天上乌云翻滚,雷声隆隆,只听一声炸雷,花和尚被劈死在庵前的一条小涧之中,那尼姑也成了一块巨岩,立在庵后的山崖上。现在我们还能在现场看到一僧一尼一躺一站的姿势,只是那座尼姑庵早已成了一片废墟,湮没在荒草丛中了。

一百多年前,长江上洪水大发,大量的安庆人为了躲避洪灾,四处迁徙,其中有部分迁到明山之下的山间开荒种地。这些安庆人大多姓刘,一百多年来,他们除了下山购买一些日用品外,很少与山下人交往。他们说着安庆话,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直到近几年,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大部分人已经迁下山来脱贫,但还是有少数几户留在山上。

明山脚下有多道小山梁呈不同的姿势,伸向和村。东边有青龙山,西边有白虎山。中间是“五马同槽”,如果从空中看,“五马”中的一“马”像一条盘龙,所以又叫盘龙山。

和村在明山之下。因为最早是何姓人在此建村居住,所以原称何村,流过村前的后源溪在这里也被称为何溪。

何村处在严州通往浦江的要道上,往来的人多,何家不仅种田,也在村里开店,有杂货店,也有客栈。

五代后期,各路英雄逐鹿中原,北方大乱,大批难民南下避难。其中有个叫马裕的年轻人,从无锡来杭州寻亲,结果没找到,又沿钱塘江西进,经富阳、桐庐,来到严州城下。在举目无亲的窘境中,于宋乾德元年(963)四月十八日,来到建德新亭乡孝逊里,最后来到何村,住在何信夫开的店里。何家见这位后生不仅人长得像样,而且聪明能干,就有意让自己的唯一女儿与他亲近。后来,马裕娶了何信义的女儿,成了何家的上门女婿。

何信义去世之后,马裕继承了何信义的全部财产。而何家的其他几房也都先后绝了嗣,何村也就没有了何姓,慢慢地,马家成了这里的望族。然而,何村之名却一直沿用,没有改变。

到了清中期,有一支方姓从淳安来到这里落脚。为了生存,方家租下了马家的一块山,开垦出来种杂粮。开始时,方家每年都向马家交纳一定的粮租。几代之后,方家不知道向马家的谁交租,马家也不知道向方家的谁收租,马家和方家都把这种租种关系给渐渐淡忘了,甚至连这块山的所有权都已经模糊不清了。

可是有一年,某个马家后人突然记起了祖上曾经说过,方家所种的那块山,原本是马家的,于是向方家提出交涉。因为祖上没有交待清楚,方家后人不知事实的原委,所以对马家的诉求不予承认,两家因此闹开了。最后,马家就一纸诉状,将方家告到了建德县衙。

由于没有真凭实据,建德县令也无法判定谁是谁非,从春到夏,又从秋到冬,这场官司始终没有一个结果。

由于方家人种的是山,吃的也大多是杂粮。为了应付这场官司,经常是带着干粮去县衙。那时的守门衙役常常把方家人带来的干粮搜刮一空,自己享用。后来,方家人学聪明了,他们去县衙,只带苦荞麦饼充饥。到了县衙门前,衙役搜走方家人的苦荞麦饼,一吃,感觉有一种难以下咽的苦味,就把饼丢到了一边。从那以后,衙役们再也不吃方家人带去的干粮了——此乃题外话。

再说县令无法作出令人信服的判决,只好把马、方两家人一起找来,进行调解。县令说,既然两家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那块山的归属,那么,本县奉劝马、方两家,不要再为这块山起争端了。俗话说,家和才能万事兴。一个村坊和一个家庭是一样的,只有大家和睦相处,村庄才会兴旺,不仅外人不敢欺负,反而会更加敬重你。

县令的这番话,说得马、方两家人都点头称是,从此以后,马、方在何村和睦相处。县令还建议,干脆把何村改为和村,寓和睦之意。(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